?

不同基質對油橄欖扦插愈合生根的影響

2021-04-02 03:06莫明鋒韋奕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21年6期
關鍵詞:油橄欖

莫明鋒 韋奕

摘 要:為了解百色干熱河谷氣候油橄欖扦插的基質選擇,做好下一步扦插激素配置、繁育技術研究前沿探索。通過設置黃泥土基質、椰糠黃泥土混合基質、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椰糠基質,比較分析不同基質的愈合生根數量和愈合生根時間指標。結果表明: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愈合生根率為87.80%,24天出現愈傷組織,70天生根,為最適合油橄欖扦插基質。本研究可為提高油橄欖扦插繁育效益,助力木本油料發展,實現生態文明效益做出貢獻。

關鍵詞:油橄欖;基質選擇;愈合生根率

中圖分類號:S723.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Callus Rooting Rate of Olea europaea Cuttings

MO Mingfeng,WEI Yi

(Baise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Baise,Guangxi 53302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optimum substrate for Olea europaea cuttings in the dry-hot valley region in Baise,we should do research on hormone proportion an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cuttings. Prepared yellow soil substrate,mixed substrate of coconut bran and yellow soil,mixed substrate of coconut bran and sandy soil,and coconut bran substrate,and compared the rooting number and rooting time of the cuttings on those med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substrate of coconut bran and sandy soil was most suitable for Olea europaea cuttings,on which,callus appeared in 24 days,rooted in 70 days,and the rooting rate was 87.80%.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Olea europaea cuttage breeding,assi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ody oil,and realizing the benefi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Olea europaea;matrix selection;callus rooting rate

油橄欖(Olea europaea L.)是世界四大本木油料之一,抗寒性強,適應pH值在6.5~8.0之間,土壤疏松透氣、光照充足、鈣質豐富、土壤肥沃為最在佳生長環境[1-3]。對人體具有抗衰老、抗輻射等多功能作用[4],促進人體健康,享譽有“植物油皇后”、“液體黃金”、“地中海甘露”等著稱[5,6]。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理引進油橄欖栽培于全國8個省份,其后我國逐漸實現油橄欖大規模栽培[7]。廣西柳州市三門江林場便是早期引種油橄欖地區之一[8]。至今油橄欖的扦插技術研究還比較少,油橄欖早實豐產、低產林改造、示范推廣等領域研究還需進一步擴大。加大對油橄欖扦插技術研究,提高食用油品質,對林業產業化升級,打造生態產業,促進鄉村振興有著重要的意義。

影響油橄欖扦插成活有溫度、濕度、空氣、土壤等多個氣候環境因子,不同地區的氣候因子影響不同,因此油橄欖扦插繁育的技術也應因地制宜[9]。在播種繁殖、組培繁殖、扦插繁殖三種繁殖技術中,由于油橄欖果實為核果,其休眠期長,導致播種繁殖的效益不穩定[10];組織培養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且需要一定的實驗設施場所。因此在不具備實驗設置和組培技術條件的地區常以扦插為主,扦插技術的發展研究對油橄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油橄欖扦插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小苗圃,地里坐標:北緯23°58′58″,東經106°37′34″,海拔179 m,氣壓980 hPa。雨熱同季,2021年1-5月平均氣溫為25.6 ℃。

1.2 試驗材料

油橄欖插穗360株,種源屬四川省西昌市涼山州中澤有限責任公司;黃泥土基質、椰糠基質、沙土基質、純椰糠基質各25 kg;強力生根粉1包(全水溶多元復配,鄭州銀之?;ぎa品有限公司);0.3%高錳酸鉀溶液;管狀容器360只;土壤溫度計。

1.3 試驗方法

1.3.1 苗床準備

在規劃建設好的苗圃大鵬內,建設長8.3 m,寬1.3 m,深0.6 m(內側:長8 m、寬1 m、深0.6 m)苗床,填入0.4 m厚度泥土。

1.3.2 插穗準備

選擇生長健壯、芽體飽滿、長勢和粗細基本一致、無病蟲害(兩年生為宜)的油橄欖枝條,剪成7~8 cm的穗條,每個穗條保留2~3個芽節,保留上部半片葉子,上切口距離上芽0.5~1 cm,平切,下切口以能破壞下方芽節為宜,斜切,切口平滑。

1.3.3 溶液配置與插穗處理

將生根粉稀釋200倍,兌水成0.2 g/mL;將插穗放于生根粉溶液浸泡6 h。

1.3.4 基質配置與高錳酸鉀消毒

以黃泥土基質為扦插基質的對照組,基質按照黃泥土基質(100%)、椰糠黃泥土混合基質(1:1)、椰糠沙土混合基質(1:1)、椰糠基質(100%)比例混合均勻后,放入排列設計好的苗床容器中,用灑水壺噴灑高錳酸鉀溶液對基質進行消毒,土壤溫度計測定平均值為10.1 ℃。

1.3.5 插床管理

進行10~15 d定期澆水,保持實驗地的衛生,避免雜草爭光、奪肥、嚴重影響生長;使用適量的螯合鎂鋅微量元素水溶葉面肥噴灑,便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營養用于促進根系發育。

1.3.6 試驗設計

試驗設計3個重復,每個基質1個重復10株,3個重復30株,共計120株插穗。

1.3.7 扦插時間

2021年1月10日至2021年5月8日。

1.4 數據收集與分析

每3~5 d定期觀測插穗愈合、生根情況,并記錄愈合時間、生根時間;120d后,揭膜清點統計各基質的愈合生根數量,未愈合或者死亡數量。收集數據后,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各基質的愈合生根時間分析,愈合生根率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愈合生根率等于愈合生根數量與總扦插數量的比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基質愈合生根時間差異

扦插后,定期對愈合情況、生根情況調查。表1顯示各基質愈合時間、生根時間相近,愈合時間從快到慢依次是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椰糠黃土混合基質﹥椰糠基質﹥黃土基質;其中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愈合時間24 d,愈合最早,黃土基質愈合時間為30 d,愈合最慢;椰糠沙土混合基質生根時間為70 d,生根最快,黃土基質生根時間為78d,生根最慢,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愈合生根速率均最優越,方差分析結果顯示,4個不同基質間愈合時間、生根時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2.2 不同基質愈合生根率差異

扦插120 d后,揭膜統計不同基質3個重復組合中的愈合生根數量、未愈合數量,進行方差分析分析。表2顯示愈合生根從大到小依次是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椰糠基質﹥椰糠黃土混合基質﹥黃土基質,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愈合生根數量3組均值為26.3株,愈合量最大;總體愈合生根率比較從高到低依次是椰糠沙土混合基質的愈合生根率為87.80%,愈合生根率最高;黃土基質愈合生根率為18.87%,愈合生根率最低;方差分析結果顯示,4個不同基質間愈合生根數量、愈合生根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3 結果與討論

3.1 討論

相同技術管理下,植物生理特性、不同基質、環境的影響,導致愈合生根時間、數量上不同。黃土基質受干熱河谷地帶氣候影響,當水分、濕度降低時,土壤易板結,透氣性弱,影響愈合生根;椰糠黃土混合基質,其板結性得以相應改善,但透水透氣仍存在不足,未能最大程度提高愈合生根;而椰糠基質比較輕便、易保水,但也會由于濕度過大,導致插穗根部腐爛致死,養分也比較缺乏;椰糠沙土基質兼容了保濕和透氣特點,且油橄欖喜鈣質土壤的特性,在繁育技術下,愈合生根才最理想,才比較適合油橄欖在干熱河谷地帶的作為扦插基質選擇。

同時,相對于不同的基質,在一定的技術管理下才能發揮其扦插優勢,通過對基質的通透性、保水保濕以及養分含量等特性研究,實施相應技術管理,才能發揮一種基質對扦插成活率影響的極致。本試驗采用相同通技術管理,為結合地區氣候總結出比較適合試驗地的油橄欖扦插基質和能更便捷的提供苗木繁育技術做出探討研究。

3.2 結論

在油橄欖扦插繁育中,基質的選擇對油橄欖愈合生根產生影響;在黃泥土基質、椰糠黃泥土混合基質、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椰糠基質4個不同基質中,均能愈合生根,油橄欖的愈合生根時間相差不大,愈合生根率存在一定差異;椰糠沙土混合基質愈合生根率為87.80%,24 d出現愈傷組織,70 d生根為最適合油橄欖扦插基質;其次是純椰糠基質愈合生根率為74.40%,28 d出現愈傷組織,75 d出現生根。

參考文獻

[1]? ? ?付利衡. 油橄欖特性分析及栽培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1):65-66.

[2]? ? ?王志祿,金樸,吳巧娟,等.武都引種油橄欖氣候生態及應用研究[J].陜西氣象,2000(2):24-25.

[3]? ? ?史艷虎. 油橄欖繁殖生態學特性研究[D]. 蘭

州:甘肅農業大學,2014.

[4]? ? ?王成章,高彩霞,姜成英.油橄欖的化學組成和加工利用[J].林業科技開發,2006(2):1-4.

[5]? ? ?王一峰,陳耀年,趙淑玲,等.不同基質處理對油橄欖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J].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41(1):41-45.

[6]? ? ?鐘文,王衛東.安寧河谷油橄欖種植意義及品種形態特征和生長結果習性概述[J].農民致富之友,2018(5):32.

[7]? ? ?王成章,陳強,羅建軍,等.中國油橄欖發展歷程與產業展望[J]. 生物質化學工程,2013,47(2):41-46.

[8]? ? ?徐緯英.? 油橄欖在我國的引種[J].? 林業科學,1981(1):78-83.

[9]? ? ?王亞婷,何銀忠,嚴毅,等.不同基質對油橄欖(佛奧)扦插育苗生長的影響[J].林業調查規劃,2015,40(1):147-149,157.

[10]? ? 王一峰,宮崢嶸,王瀚,等.不同插穗處理對油橄欖扦插生根的影響[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8(2):142-146.

猜你喜歡
油橄欖
基于改進EfficientDet的油橄欖果實成熟度檢測
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油橄欖種植技術
姜成英 將油橄欖本土化進行到底
油橄欖的早實豐產栽培技術研究
涼山州引進油橄欖品種初榨油品質分析
重金屬鎘脅迫對油橄欖幼苗生長的影響
甘肅省隴南市建成全國最大油橄欖生產基地
油橄欖葉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