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2021-04-03 07:07李晨
建筑與裝飾 2021年21期
關鍵詞: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

李晨

安徽省城鄉規劃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研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這次會議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梢?,環境保護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關注度高且影響深遠的工作,要想切實保證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就必須將生態建筑理論貫穿到設計建造的全過程,共同建造我們的綠色家園。在住宅建筑設計當中,把生態建筑理論融入設計環節,可以有效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推動綠色生態住宅建筑的創新建設,在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也可以最大化維護生態環境。

1 關于生態建筑理論的概述

1.1 生態建筑理論的基本內容和含義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礎,科學的建筑住宅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生態建筑理論始終秉持這一原則,通過實現生態學、建筑學以及環境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實現建筑結構以及住宅生態環境的合理性優化。通過住宅建筑設計中運用的生態建筑理念,能夠進一步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促進建筑行業朝著可持續性發展的方向不斷進步。綜上所述,生態建筑的發展和應用,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住宅的要求,但與此同時,具體應用需要科學的理論支持,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1]。

1.2 生態建筑理論的特點及使用原則

普遍認為,生態建筑理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美觀、健康、綠色以及舒適等方面??茖W地應用生態建筑理論,能夠有效提升建設階段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資源造成的不必要浪費。在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堅持以下幾點原則:首先,堅持以人為本,在建筑設計及后期的建設工作中,技術人員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業主建設自由且健康的居住環境。其次,堅持可持續發展。只有建立住宅建筑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關系,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生態建筑的價值和設計意義。除此之外,還應堅持共同發展原則,實現建筑物、人與自然三者間的有機融合,實現三者的共同進步與發展目標。

2 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2.1 重經濟回報而輕視生態技術

現階段,我國住宅的設計與建設,特別是商品住宅主要由地產企業來主導開發,政府在其中主要扮演指導、審核的角色。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大部分開發企業都注重經濟回報,而綠色生態技術在住宅中的使用,往往會增加建設成本,減少企業利潤率,導致開發企業在住宅開發中使用綠色生態技術的意愿不高,這也是生態建筑理念在住宅設計中一直難以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

2.2 重外觀效果而輕視生態效能

在目前建筑設計中,不少建筑企業還存在重外觀效果、輕生態效能的問題,認為綠色生態建筑就是利用各種先進的建設技術,并且建設成本較高。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建筑企業缺乏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經驗,導致在實際的設計中常常生搬硬套國外的一些設計方法,往往外觀效果很吸引眼球,但實際生態效能很一般。如較為常見的生態植物墻設計,雖然看似綠色環保,但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植物一段時間后就會枯死,不僅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低下,而且對周邊環境也未起到作用。

2.3 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我國的生態建筑理論建立時間較短,目前國內的生態建筑設計和建設工作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及技術人員,且在崗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普遍處于偏低水平,無法形成對生態建筑理論內容的系統化和深刻化認識,對專業技術的理解和掌握也存在不足之處,從而使得生態住宅建筑的重要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雖然當前國內在太陽能技術、室內通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在技術的具體操作應用層面仍未形成系統、規范的科學應用體系,從而使生態建筑理論的優勢,無法在實際工程中得到充分體現[2]。

3 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3.1 充分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而新型城鎮化則新在以人為本,其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生態住宅建筑的設計和應用核心思想,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從精神層面和生活品質上實現較大質的飛躍。因此,在住宅建筑的實際設計與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與建筑的融合力度,根據實際施工的環境狀況和項目具體要求,科學地規劃和調整設計方案。政府也應積極鼓勵引導開發企業在住宅建設中應用綠色生態技術,給予開發企業一定的政策支持與獎勵。

3.2 合理規劃,優化住宅建筑布局

3.2.1 注重住宅周邊環境的合理規劃,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在不破壞周邊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做好住宅規劃、布局的設計工作,通過對建筑的方位朝向、建設面積等進行合理規劃,確保提高建筑的土地利用率。住宅規劃布局宜采用組團式布局,在組團中心規劃中心綠地,提供居住組團的休憩活動中心;組團內部規劃健身活動場地、兒童游樂區、垃圾分類設施等,提高人們居住質量的同時,建立新型的生態文明環境。

3.2.2 注重居住區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生活圈。在居住區周邊完善中小學、幼兒園、菜市場、鄰里中心、社區醫院以及社區超市等公共配套設施,減少長距離出行需要,生活圈內以步行、騎行、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為主,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的同時,使居住區周邊的自然環境保持健康、可持續性的活力。

3.2.3 注重居住區內通風、采光,建設舒適宜居住宅。在設計中,可利用Phoenics、Fluent等生態模擬軟件,模擬居住區內部風環境、空氣流動,可在設計中通過建筑布局,爭取夏季西南風,避免冬季東北風。利用一些日照分析軟件,滿足住宅大寒日三小時日照要求。同時還應充分注意室內的通風、采光等實際問題,使用合理的措施,實現住宅的舒適居住體驗。

3.3 采用綠色生態技術,改善室內居住環境

3.3.1 采用新風系統,改善室內空氣環境。隨著近年來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品質住宅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新建商品住宅中,采用精裝修交付住宅,越來越多地采用新風系統。新風系統用室外的新鮮空氣更新室內由于居住及生活過程而污染了的空氣,不用開窗也能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可避免室內家具、衣物發霉;有效排除室內各種細菌、病毒,是住宅建設中較常采用的低能耗綠色生態技術。

3.3.2 采用新型保溫材料,改善室內熱環境。新型保溫材料的應用,可以在有效改善室內熱環境的同時,滿足防火、保溫、隔熱及綠色環保的要求。如合肥市采用的勻質改性復合防火保溫板,在滿足住宅防火要求的同時,起到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合肥市住建主管部門也同時頒布了《勻質改性復合防火保溫板建筑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導則》,指導并推廣應用新型保溫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 住宅建筑自然環境的規劃設計

建筑附近的溫度會受到輻射、建筑布局、氣流以及建筑材料等不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目前較多的建筑工程布局設計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雖然部分建筑工程有較大的綠化面積,但由于設計不合理,使得建筑附近溫度依然處于較高狀態,降低了居民的體感舒適度,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此類情況的出現,主要由于建筑自然環境的規劃設計中,只重視提高水景和綠化的數量規模,而忽視了設計的科學性,綠化設計未能與建筑布局和環境情況相結合,而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的同時,沒有實現生態建筑設計的效果。在生態住宅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同時兼顧建筑外部環境及內部環境的設計,增加建筑與周邊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性。設計人員可以合理調整建筑附近的綠化形式及綠化面積,做好綠化植物類型的選擇和搭配工作,在提高建筑整體美感的同時,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生態住宅建筑設計。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建筑內部加入綠色環境設計,利用綠化和水景凈化住宅內部的空氣,調節住宅建筑周圍的溫度,為居民帶來更佳的居住體驗。

3.5 住宅建筑的采光與遮陽規劃設計

設計人員需要重點關注室內采光與遮陽方面的設計,即住宅建筑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采光條件,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遮陽功能。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各個季節、各個時間段的光照變化情況,根據建筑在不同時間范圍的光照需求,進行采光功能的合理設計。根據不同的光照需求,設計人員還需充分結合建筑所在區域的氣候條件,對住宅建筑的地理布局、整體結構以及建筑的外形進行精準計算,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日常的光照需求。

3.6 住宅建筑的噪聲和空氣污染防控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噪聲和空氣污染的問題也在不斷加劇。在建筑工程的建設管理過程中,若不能對噪聲和空氣污染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將會對居民的身心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在生態建筑的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需要及時做好噪聲和空氣污染的防控設計。首先,進行方案設計前,設計人員需要對建筑周邊的環境情況進行嚴格考察。通過對噪聲和周邊空氣質量的檢測,確定建筑附近的空氣污染指數及噪聲的主要來源。其次,根據檢測結論制定有效措施,對噪聲源及空氣污染源進行統計、排查,同時,通過科學的設計降低污染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后,在建筑周邊種植綠色植物,提高環境美化效果,并降低空氣污染帶來的危害。此外,在建筑建設過程中,應選擇使用隔音效果較好的玻璃,以降低噪聲污染帶來的影響,整體提升住宅建筑噪聲污染的防控效果。

3.7 住宅建筑的節能設計

在生態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中,節能環保是整個設計工作的核心內容。在確保住宅建筑具備正常使用功能,且整體達到美觀度標準的同時,設計人員還應合理、科學地做好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規劃;節省材料費用開支的同時,滿足建筑施工要求,實現美觀效果。建筑的節能設計從總體上可分兩方面內容,首先是材料的節省。設計人員進行建筑施工方案設計時,要精準計算建筑材料的配比及建材費用,科學計劃建筑材料的選用和使用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開支,同時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其次是實現能源的節約。設計中應包含對光能、電能以及熱能等能源的節約方案,具體可通過改變建筑結構或選擇含有高新技術的建筑材料實現。同時,合理地運用太陽能及風能的應用設計,也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浪費[3]。

4 結束語

總之,綠色生態建筑設計不僅符合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同時還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實現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綠色生態建筑的研究,促進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猜你喜歡
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
小型商業建筑設計
Jaffa住宅
水稻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探索與實踐
掛在“樹”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綠色生態園里的“小康”人家
綠色生態的企業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