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關鍵點,梗概更吸睛

2021-04-06 08:22張凱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21年4期
關鍵詞:故事梗概妞兒阿廖沙

文題在線

同學們,學校征集最受歡迎的少兒讀物,要求高年級每位同學推薦一本最喜愛的書;班里每周請一位同學簡要介紹一本書;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讀一本書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讀的這本書講了些什么。

遇到以上情況,需要我們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簡練的語言介紹這本書。

(配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訓練)

梗概是用簡潔的語言讓讀者了解書的大致內容,在字里行間透露出原著的魅力,可以吸引讀者去閱讀原著。為了讓別人通過簡短梗概了解故事的精彩和奇妙,大家要把握以下幾個關鍵點:

首先是精讀原文,把握脈絡。

想要給別人推薦一本書,首先作者應該精讀整本書,了解這本書的整體內容,把握全書的脈絡,為下一步的刪減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更方便理清脈絡,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分別用簡短的詞句概括整本書骨架。例如在讀《童年》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把全書的十二章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可以選用目錄的內容,也可以自己概括本章的內容。完成思維導圖,相當于理清了整本書的骨架,整本書的內容就一目了然。

其次是刪繁就簡,保留主干。

梗概不能涵蓋全部的內容,要求大家弄清楚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事件,文中出現的小人物,或者與故事情節關系不大的內容和人物,我們都可以通通刪掉或者一筆略過,但是關鍵性的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關鍵內容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對精彩的事件,或者主要的事件,我們用簡潔的語言,講清楚事件即可,少用或者不用修飾性的詞語?!段饔斡洝分杏性S多精彩的片段,例如,三打白骨精、巧借芭蕉扇、大鬧黑風山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幾個事例概括地寫出來就可以。

最后是錘煉語言,連貫表達。

理清脈絡,保留主干后,就需要潤色習作,讓習作連貫,要注意故事和故事之間,要用上一定的過渡性語言,例如“然后、再后來、最后、卻不料”等連接性詞語,在過渡語的幫助下,習作才能渾然一體,結構嚴謹,內容表達清楚。這樣就更符合梗概的要求,既要有簡潔凝練的語言,還要有描述清晰的脈絡,同時要兼顧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事情的發展過程。故事梗概與原著有較大的差別,特別要注意故事梗概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表述,不能和原著相違背。

為了巧妙地寫好梗概,大家可以牢記以下順口溜:

推薦書目要記好,

故事梗概不可少。

精讀原文把脈絡,

刪繁就簡摘要點。

重點環節簡單說,

次要環節勇舍棄。

連段成篇再推敲,

梗概成文閃亮眼。

小手練筆一

英子的痛苦童年

◎劉蕓秀

20世紀20年代,《城南舊事》的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的一條胡同居住。

在那兒,英子認識了“瘋子”秀貞和苦命的妞兒。她老聽秀貞說起小桂子,聊天中得知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一塊青色的胎記。她答應秀貞要幫她找到小桂子。英子在不經意間發現妞兒的身世與小桂子極其相似。有一次她倆玩鬧時,英子竟然發現妞兒脖子后面有一塊青色的胎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尋找爸爸,結果妞兒和秀貞母女連夜趕火車,卻被火車軋死……

后來,英子一家搬到了新簾子胡同,在這里認識了一個“壞”叔叔,他們約定要一起看海去。那個“壞”叔叔為了供弟弟念書而不得不去偷東西,而英子并不知道他是壞還是好,只是覺得他很善良。直到最后“壞”叔叔被抓,英子才明白她失去了一個朋友,非常難過。

后來,英子又認識了蘭姨娘。英子覺得爸爸似乎喜歡蘭姨娘,于是在暗中撮合蘭姨娘和她的鄰居德先叔,最后成功了。還有宋媽,是她們家的一位女仆。因為家境貧寒,還有一對兒女,所以她才出來掙錢的。后來宋媽才得知,黃板牙兒(宋媽丈夫)早把姑娘送人了,她的兒子也淹死了。知道真相后的宋媽失魂落魄,后悔莫及,可惜事已至此,她也只能認命,后來被丈夫用小毛驢接走了。

再后來,英子小學快要畢業時,她的叔叔被日本侵略者殺死了,她的爸爸氣到吐血。畢業的那一天,她的爸爸去世了,英子感覺自己長大了。

英子就這樣度過了一個痛苦而又充滿回憶的童年。

小手練筆二

《童年》故事梗概

◎李雨燦

《童年》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歲至十歲時期的生活。

阿廖沙三歲時不幸染上霍亂,父親為了照顧他,也被染上霍亂,不幸去世。阿廖沙大病初愈,母親因生活所迫,帶著他來到了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并且把阿廖沙寄養在外祖父家。

從此,阿廖沙的生活變得渾渾噩噩。他的兩個舅舅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整日爭吵,有時會因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甚至教唆對方的孩子去做壞事。兄弟倆整天鉤心斗角,母親無法再承受這些,不久后便離家出走。外祖父喜怒無常,脾氣又暴躁,還愛打孩子。把孩子打得失去知覺,這更是常有的事兒。

在黑暗無光而又危險的生活中,敏感的阿廖沙找到了生活中的閃光點:活潑外向的“小茨岡”、剛正不阿的格里戈里老師傅、經常給阿廖沙講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的外祖母……他們使阿廖沙深受感動,在激流中逆流而上??上ё詈蟆靶〈膶北粌蓚€舅舅合謀壓死在十字架下;格里戈里老師傅的眼睛瞎了,只得沿街討飯;外祖母也因外祖父破產而不得不去給富人家當紡織工……

后來母親迫于生活只得改嫁,可是阿廖沙的繼父虛偽無賴。后來因為他在賭場把錢全輸光了,不得不靠敲詐工人的購糧證來賺錢。不久后,他被工廠開除了。

阿廖沙上小學,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可是一件又一件不幸的事情降臨了:外祖父破產了,母親也在不久后因肺結核去世……他只能被迫流落社會,獨立謀生。

《童年》真實地描述了19世紀俄國小市民的自私、無聊和空虛,反映了當時俄皇統治的黑暗。

總評

兩位同學都能夠按照故事梗概的要求來寫,這是在熟讀原文后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凸顯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劉蕓秀同學筆下的“英子”經歷了一次次痛苦的回憶,在一次次的失去中度過自己的童年。李雨燦同學通過介紹阿廖沙命運中的一個個轉折點,通過一個個性格特點鮮明的人物,描繪出阿廖沙苦難的童年。兩個同學的故事梗概都能激發讀者閱讀的沖動,想去探究在主人公身上發生的故事。

【作者系山東鄒平市第一實驗小學六·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張凱】

猜你喜歡
故事梗概妞兒阿廖沙
向著光亮生長
——走進《童年》,走進阿廖沙的成長歷程
我和阿廖沙
釣青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