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輕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靜脈溶栓治療臨床研究

2021-04-08 12:08齊明山王文虎齊金喜石志敏
寧夏醫學雜志 2021年3期
關鍵詞:溶栓阿司匹林缺血性

齊明山,王文虎,齊金喜,許 東,王 巍,石志敏

目前,我國仍是世界上腦卒中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1],尤以缺血性卒中為主,半數以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發病早期癥狀輕微[2],未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輕型缺血性卒中(AMIS)患者,約29%的患者在發病3個月時預后不良[3]。有研究顯示,AMIS患者接受靜脈溶栓治療預后更好[4],但也有研究表明靜脈溶栓治療獲益并不明顯[5-6]。因靜脈溶栓增加顱內出血風險,有些研究甚至將AMIS作為靜脈溶栓治療的禁忌。因此,目前關于AMIS患者是否給予靜脈溶栓治療仍存在爭議,區內關于AMIS靜脈溶栓治療研究極少。本研究通過比較接受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靜脈溶栓與常規治療的AMIS患者的預后,旨在探討AMIS患者rt-PA靜脈溶栓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連續性入選2016年9月-2019年6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50例AMIS患者,其中溶栓組75例,非溶栓組75例。溶栓組包括男性45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64.40±12.16)歲;非溶栓組包括男性5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66.76±12.01)歲。

1.2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患者癥狀體征、神經影像學檢查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7]中非心源型缺血性卒中的診斷標準。③NINDS研究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評分≤5分作為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的排除標準[8],多國關于腦梗死靜脈溶栓的研究也將AMIS定義為NIHSS評分≤5分[9-10],將NIHSS評分≤5分作為是否進行靜脈溶栓的界定更符合實際臨床操作,本研究納入基線NIHSS評分≤5分的患者。④發病時間在4.5 h 內。⑤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有重大頭顱外傷史或卒中史。②可疑蛛網膜下腔出血。③近1周內有在不易壓迫止血部位的動脈穿刺。④既往有顱內出血。⑤顱內腫瘤,動靜脈畸形,動脈瘤。⑥近期有顱內或椎管內手術。⑦血壓升高:收縮壓≥180 mmHg,或舒張壓≥100 mmHg。⑧活動性內出血。⑨急性出血傾向,包括血小板計數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況。⑩48 h內接受過肝素治療(APTT超出正常范圍上限)。已口服抗凝劑者INR>1.7或PT>15 S。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劑或Xa因子抑制劑,各種敏感的實驗室檢查異常。血糖<2.7 mmol/L。CT提示多腦葉梗死(低密度影>1/3大腦半球)。

1.4 研究方法

1.4.1 靜脈溶栓組方案:入院后予以rt-PA靜脈溶栓治療,用藥量為0.9 mg/kg (最大劑量為90 mg),其中總量的10%在最初1 min內靜脈推注,剩余90%使用輸液泵持續靜滴1 h;溶栓后24 h 內不使用抗栓藥物,24 h 后復查頭顱CT或MRI,若無禁忌證,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治療21 d,21 d 后改為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治療。

1.4.2 非溶栓組方案:入院后即刻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治療21 d,21 d 后改為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治療。

1.4.3 基線資料收集:包括年齡、性別,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吸煙史等病史,發病至治療時間(ONT),治療前血壓、血糖等。

1.4.4 神經功能評價: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4 h、7 d 采用NIHSS評分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進行評分,評定內容包括意識、凝視、視野、面癱、上肢運動、下肢運動、肢體共濟失調、感覺、語言以及構音障礙和忽視等,評分越高,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1.4.5 療效與安全性指標:主要有效性結局指標為90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結局預后良好定義為[11]:mRS 0~1分;預后不良定義為:mRS 2~6 分(包括死亡)。主要安全性指標為癥狀性顱內出血,定義為溶栓后7 d內CT證實顱內出血伴相關神經功能惡化(NIHSS較基線或最低值增加≥4分)[12]。早期神經功能惡化(END)定義為:靜脈溶栓后24 h內NIHSS評分相較溶栓后最好的神經功能狀態評分增加≥2分[13]。

2 結果

2.1 2組基線資料比較:2組患者年齡、性別、危險因素、溶栓前NIHSS評分、血壓、血糖、發病至治療時間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溶栓組與非溶栓組患者早期療效及預后比較:溶栓組患者有6例出現END,24 h NIHSS評分為(1.71±2.14)分,7 d NIHSS評分為(1.23±2.08)分;非溶栓組患者有8例出現END,24 h NIHSS評分為(3.21±2.23)分,7 d NIHSS評分為(1.52±1.60)分。溶栓組治療24 h和7 d 時的NIHSS評分均比非溶栓組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溶栓組患者3個月后預后良好者為55名(73.33%),非溶栓組預后良好者為50名(66.67%);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溶栓組與非溶栓組患者90 d 內顱內出血情況比較:溶栓組90 d 內出現顱內出血4例(5.33%),其中癥狀性顱內出血2例(2.67%);未溶栓組90 d 內出現顱內出血3例(4.00%),其中癥狀性顱內出血1例(1.33%),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溶栓組與非溶栓組基線資料比較

表2 2組NIHSS評分比較(分,

表3 溶栓組與非溶栓組3個月預后比較

3 討論

根據住院人群的中國國家卒中登記數據,AMIS患者占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事件住院比例的38%,研究證實[14]其中約30%的AMIS患者存在近端大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其臨床惡化與不良結局風險較高,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群體。使用rt-PA靜脈溶栓治療的AMIS患者有更好的預后,雖然會增加腦出血風險,但不會增加死亡率[4];也有研究顯示與常規抗血小板治療相比,AMIS患者并不能從靜脈溶栓治療中獲益[15]。本研究納入了150例AMIS患者,包含溶栓組與非溶栓組各75例。通過比較,發現AMIS患者實施靜脈溶栓治療相對安全,但2組患者在早期療效及預后方面并無明顯差異。

靜脈溶栓治療可溶解血栓,使閉塞的腦血管在短時間內再通,有助于AMIS患者早期改善預后。Mazya等[16]研究顯示合并顱內大血管病變的AMIS患者,約30%發生END,其中約77%的患者臨床預后不良,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可改善部分患者預后。本研究發現溶栓組有6例患者發生END,而非溶栓組有8例發生END,2組END的發生率未見明顯差異。Logallo等[17]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AMIS患者在rt-PA靜脈溶栓后7天NIHSS評分更低,預后良好患者的比例更高。但我們研究顯示溶栓組發病24小時、7天NIHSS評分較非溶栓組偏低,但未見明顯統計學差異,提示AMIS患者靜脈溶栓后早期癥狀改善不明顯,可能與本研究病例數較少,溶栓組患者NIHSS評分略高于非溶栓組,非溶栓組發病至治療時間大于溶栓組等因素有關。

溶栓組預后良好占比73.33%,非溶栓組預后良好占比66.67%,溶栓組有獲益的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RISM研究通過比較靜脈溶栓和阿司匹林治療AMIS患者90 d 的預后,發現靜脈溶栓治療較阿司匹林治療獲益不明顯[12]。chen等[18]研究發現大動脈型獲益明顯,其他病因分型患者無明顯獲益。臨床上常依據患者發病后是否致殘來決定AMIS患者是否行靜脈溶栓治療,但此標準過于籠統,并不能代表患者腦血管病變的真實情況,更無法預測卒中是否會繼續進展,因此,目前尚無標準確定哪些AMIS患者適合溶栓治療,仍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癥狀性顱內出血是靜脈溶栓最為關注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影響AMIS靜脈溶栓決策的主要因素。但研究顯示AMIS給予rt-PA治療癥狀性顱內出血發生率僅為1.80%[19],我們研究顯示溶栓組癥狀性顱內出血的發生率為2.67%,非溶栓組為1.33%,2組癥狀性顱內出血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2組患者治療90 d 均無死亡病例。我們的結果提示AMIS患者使用rt-PA靜脈溶栓治療是相對安全的。

綜上所述,我們研究表明,AMIS患者靜脈溶栓治療與常規治療的預后無明顯差異,但AMIS患者靜脈溶栓治療是相對安全的。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分析,樣本例數較少,結論仍需進一步驗證。

猜你喜歡
溶栓阿司匹林缺血性
白芍-甘草藥對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腦卒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超早期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經活血化瘀法聯合靜脈溶栓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
替羅非班聯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應用效果
溶栓期血壓變化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溶栓療效及預后的關系
Me & Miss Bee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權衡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的獲益與風險
動靜脈聯合溶栓及機械取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缺血性腦白質脫髓鞘病變的影響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