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鮮明的設計語言追尋先輩的足跡
——民族歌劇《與妻書》的舞美設計賞析

2021-04-08 04:44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林覺民設計者歌劇

陳 陽

(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 福州350001)

一、引言

《與妻書》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覺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寫給妻子陳意映的一封絕筆信。在這封絕筆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祖國深沉的愛,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和國家前途、人民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對妻子親人的愛和對國家人民的愛連為一體,闡述一個深刻的道理: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會有個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筆調委婉動人,讀后令人蕩氣回腸,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民族歌劇《與妻書》舞美設計整體情況

讓福建人引以為傲的革命志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因一篇讓后人感懷至深的《與妻書》激起了幾代人的家國情懷。由福建傾力打造一部融合革命壯烈與愛戀繾綣的歌劇,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因素。民族歌劇《與妻書》是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出品,福建省歌舞劇院演出的原創作品。該劇總導演鄧一江、編劇周長賦、作曲章紹同、舞美設計高廣健、燈光設計宋史強。于2018年12月第七屆福建藝術節期間在福建大劇院首演并榮獲第七屆福建藝術節暨第四屆音樂舞蹈雜技曲藝優秀?。ü潱┠空寡菀坏泉劦戎匾勴?。闊別整整兩年后,經主創團隊悉心打磨,該劇于2020年12月再度在福建大劇院上演,受到了專家與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全劇由《序》、一幕《寫書》、二幕《護書》、三幕《嘆書》、四幕《傳書》、《尾聲》組成。結構緊湊、蕩氣回腸、感人至深。

本劇的舞美設計高廣健先生通過前期大量的案頭工作,運用豐富的舞美設計手段,獨具匠心地將革命志士林覺民為代表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情懷及其與愛妻陳意映為國家舍小家的綿綿相思之情用家書的形式酣暢淋漓的呈現在歌劇舞臺,磅礴而不失委婉。本文以這一個性鮮明的舞美設計(修改版)談談我參與此劇舞美工作的體會。

設計者理想的舞美設計需要精準的技術支撐保障,技術的進步給舞美設計帶來實惠和創造力。

設計者理想的視覺呈現在劇目的案頭設計工作完成后,需要考慮大量布景遷換,是否合理可行,吊桿的承重問題,機械運作的噪音問題等。要具備強大的執行、協調多方關系的把控能力和克服種種困難的堅韌毅力。

三、民族歌劇《與妻書》舞美設計組成

《與妻書》的開場序:大幕徐徐拉開,凄凄雨夜,廣州起義的眾志士似雕塑般高低錯落或立或蹲在一塊長約12m,寬約8m,邊翼厚度0.24m的平臺,平臺前沿落在舞臺面,后沿搭在一組高度為1M后區通臺上,形成角度約10°的斜面。平臺自重約2t。由固定在TRUSS架上的四組電動提升機(電葫蘆)起重定位,TRUSS架總高約13M,橫向跨度約17.5m,縱向跨度約9.1m,橫跨在舞臺中區。每組電動提升機最大可提升約2t的重量,加上臺上十幾位演員,而演員又是活動的,需要演唱表演與走位調度,可想而知一旦出現計算失誤,舞臺上的人員安全將無法得到保障,設計者需要考慮大量舞臺設備的技術問題,根據歌劇的特點在音樂中遷換場景。此幕平臺的作用是陣地、戰壕、是殺敵的戰場。

《與妻書》的一幕是《寫書》,表現的是廣州起義失敗后林覺民在獄中用妻子臨行前相贈的那方手帕含淚寫下家書以及回憶與妻子在坊巷中共度的美好時光。此幕的平臺需表現兩個場景:獄中與坊巷。在燈光的暗場中電動提升機已將平臺悄然提升至上場門約1.5m,下場門約4m的高度,傾斜度約為15°。通過下場門燈光側光的投射形成一種極其壓抑陰森的獄室場景,從觀眾席的角度看也許覺得沒有什么危險,其實作為舞美從業者還是捏了一把汗,畢竟這一重達兩噸的大家伙懸在頭頂。由于設計者在設計之初已經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對此已了然于胸,當燈光暗場時,平臺通過數控指令平順而準確的回到《序》中舞臺原有位置,切換場景的時間是根據導演要求以秒為單位來計算。只不過此時舞臺后區已是福州三坊七巷馬鞍墻的造型,其妻意映從舞臺后區緩緩走來,通過時空轉換的手段營造出林覺民與其妻在坊巷中隔空相見互訴衷腸以及為理想報效國家的壯志豪情。在一幕的尾聲,場景又恢復到監獄場景,電動提升機再度通過程序指令將平臺準確無誤的還原至原來高度和角度,遷換時間和樂隊演奏保持高度契合,兩個場景三次遷換,精確計算、精準操作、一絲不茍的執行、有力的協調等多方把控能力使得設計者的視覺設計得以完美呈現。

二幕《護書》和三幕《嘆書》的表演均是在室內空間完成,二幕表現的地點是公堂之上,三幕表現的地點是總督府。此兩幕的平臺已悄然提升到前沿離地面約6m,后沿離地面約4m的高度,前高后低,作為室內空間的頂棚使用,象征著封建統治階級對于革命者及勞苦大眾的統治與壓迫。觀眾看到的是平臺的另一面,由大小一致的50個1m×1.4m的方格組成,設計者將平臺的一面設計為平面的,另一面又是柵格狀的,除了可以減輕平臺自身的重量外,在本劇中又可作為影像投影使用,別具一格,增加了本劇的可看性。

內容與形式的多元交融?!氨撑巡拍軇撔隆彼囆g創意是舞美的生命之源。無論什么樣的舞美設計都是為劇目服務。

四幕《傳書》大幕拉開伊始,平臺重新回到地面,已被燈光染成了紅色,背景影像由投射在后區的血淋淋的殺人告示象征著林覺民即將在此奔赴刑場。在后區通臺上,設計者做了三片隱身的活動門,當劇情需要時,左右上下場門可推拉,中間一道可升降,便于導演調度及大大增加了演員的表演空間。隨著音樂的轉換,中間的一道活動門開合,三坊七巷的窗欞與風中搖曳著竹梢,暖黃色的光與舞臺前區冷藍色的調子形成強烈反差,隱喻著遠在廣州的林覺民與身在福州焦急等待消息的妻子肝腸寸斷即將生死離別的悲壯場景,表現了革命者舍小家為國家的堅強意志與決心。隨著劇情的深入,林覺民與妻在虛幻的空間相遇,此時的平臺已緩緩升起約1m的高度,巨大的平面也一反之前的傾斜與不穩定感,就像一葉愛之舟,林覺民在向愛妻深情告白吟唱。在四幕的尾聲,燈光與場景又回到刑場的環境,林覺民義無反顧的走向刑場,上演了一場感天動地刻骨銘心的曠世之愛。

《尾聲》部分是本劇的高潮,一束冰冷的追光打在妻意映身上,深灰空曠的舞臺、放大的家書顯得無比悲涼。燈光漸亮,林覺民的英魂與妻意映穿梭在坊巷的油紙傘間共讀家書,重溫往日的記憶,仿佛英烈又回家了。隨著林覺民與妻緩緩走向舞臺后區通臺,平臺在群演身后悄然抬升,革命志士林覺民的影像展現在廣大觀眾的眼前,同時由左右各兩組由桁架搭建的寬度約4M、高度約9m的立體的幕墻也投射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影像,伴隨著音樂像四面烈士墻寫意而又不失壯烈,感動而又不落俗套。表現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將這部融合了壯烈與愛戀繾綣的歌劇推向高潮。

四、民族歌劇《與妻書》的舞美設計效果

與兩年前首演相比,新版本在劇本和音樂上作了一些調整和優化。原版劇中的“幕僚”一角,代之以新版的水師提督李準,修改以歷史真實為基礎,塑造了李準這位對林覺民及其革命思想行為有所同情的將軍。這樣,他與林覺民、總督以及總督夫人間就多了糾結,從而進一步豐富情節,加強了戲劇性,同時也讓作品更厚重。而在音樂上,經過微調后的新版本,音樂線條更加優美,音樂形象更加立體。歌劇《與妻書》展現了林覺民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劇中音樂在遵循歌劇創作規律的同時,融入福州閩劇、福建當地曲藝等元素,讓歌劇更接地氣。

本劇中,設計者將這一塊總面積約90㎡的平臺作為貫穿全劇的載體,通過改變平臺的不同姿態與其他舞臺布景相結合使之符合歌劇表演的需求。在演出過程中平臺高度、角度的不同都極大的考驗設計者的勇氣和縝密,舞臺技術的發展也賦予了設計者將這一設計理念付諸實施的可能。劇情感天動地,舞美情感具有豐富的層次,為觀眾帶來儀式感和史詩感,通過強烈的精神震撼,引導觀眾洞悉人性,準確地抵達精神覺醒和抗爭的觸點。

五、結語

從民族歌劇《蒼原》到《與妻書》,跨越了20多年,當今的舞臺技術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廣健先生認為每做一次舞美設計都需要創新,單純拷貝就會失去設計的價值。任何劇目都要運用但不依賴科技,要結合劇目本身特點,做到簡約而不簡單,不走入誤區,才有更多文化內涵的延伸。設計師創新的天性在遇到舞臺技術的局限時該如何面對與解決。這無疑考驗著舞美設計師的綜合把控能力、應變能力和專業素養,這也是我參與本次工作時得到的一些啟迪。深入探究和賞析民族歌劇《與妻書》舞美設計,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用鮮明的設計語言追尋先輩的足跡,充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

猜你喜歡
林覺民設計者歌劇
2020德國iF設計獎
林覺民:不負家國卻負卿
2019德國IF設計大獎
走進歌劇廳
鐵血柔情林覺民(節選)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劇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歌劇在路上
楊敬:深水區醫改設計者
深水區醫改設計者
辛亥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