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共建激光制造實訓基地長效機制研究

2021-04-09 05:50陳一峰
時代汽車 2021年6期
關鍵詞:共建實訓基地產教融合

陳一峰

摘 要:產教融合共建激光實訓基地是培養合格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我國激光產業高速發展的必要前提。本論文主要是從分析當前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解決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的策略,最后探討融合共建激光實訓基地的具體實施方案,為高職院校激光制造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 共建 激光制造 實訓基地

我國要從世界制造業大國成為制造業強國,迫切需要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高級技能人才。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方案指出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充分調動各方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帶動各級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該政策的出臺表明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培養高質量技能人才的必要保障。利用校企雙方的優質資源,有助于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1]。

1 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

“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從工學結合到校企合作,再進階發展到產教融合。這些合作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對于產教融合的企業主動性、實訓課程開發、實訓文化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無產教融合的獎懲機制和評價體系

目前?;影俪龅男F蠡虍a教合作都是效果不佳,基本掛一些毫無實質意義的牌子和簽一些無約束力的協議,企業不出錢也不出力建設實訓基地,并未真正成為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主體,主要原因由于各級政府對參與產教融合的企業無可操作性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使得企業方面缺少驅動力,不愿或不主動進行產教融合,形成“校熱企冷”尷尬局面,這是對深化產教融合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頸。

1.2 無產教融合的實訓課程體系

實訓課程的開發是實訓基地建設和有效運行的中心點[2],職業教育要完成對學生的技術技能的培養,就必須開展以企業具體崗位為教學內容的實習實訓[3]。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實訓課程并沒有針對企業崗位進行開發,其實訓內容數十年一成不變,沒有迎合企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革新。所以導致企業常常埋怨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學生進入企業后還要經過漫長的崗位適應培訓,待遇不高,充當廉價勞動力,心懷埋怨,最后流失相當嚴重,不利于學生職業的發展。

1.3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師資薄弱

目前高職院校實訓師資也較弱,一方面校內專職實訓教師沒有企業的一線工作經歷,更缺乏企業一線生產經驗,也不了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課堂上不能給學生傳輸企業文化,不能較好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不能把握行業動態與生產技術前沿,當然難以建好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4]。另一方面聘請的企業工程人員擔任實訓基地教師往往由于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不高,講解的知識點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難以勝任教學。

2 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的策略

要建成實際性的富有成效的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必須要照顧到企業的利益,讓企業愿意參與進來。那么政府相關部門第一要建立一套企業主動參與產教融合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第二校企雙方開發基于企業崗位工作過程的實訓課程;第三提高校內外實訓教師的教學能力。

2.1 政府建立企業參與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

企業的經營使命就是為了利潤,只有讓企業增加創收才能激發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激情和動力,最直接的激勵制度就是針對企業建立一種產教融合績效評價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應包含企業在實訓基地建設中的軟硬件建設資金投入、課程開發、師資培訓、就業、創業等量化指標體系。然后政府根據評價結果給予相關企業進行減稅、補助、土地購買、上市融資的優惠,以有效降低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成本,讓企業在參與產教融合的過程中真正得到好處和實惠[5]。只有這樣才會驅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主動性的提高,企業真正能成為了人才培養的主體。

2.2 開發基于崗位工作過程的實訓課程

(1)實訓課程內容的開發

培養學生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學生技能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具備良好的技能匹配性,因此,所開設的實訓內容始終要與企業、產業發展動態保持一致。不僅要將產業一般通用知識、技能作為基礎訓練內容,確保學生就業的廣度,也要有針對性的把合作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特色技能等融入實訓課程。

(2)實訓課程資源的開發

實訓基地建設需要教學資源,因此不僅要合作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虛擬實訓平臺,還要開發生動、通俗的在線實訓資源,便于使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實訓教學,促進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創新。

(3)實訓基地企業化文化建設

至今高職學生進入企業后流失十分嚴重,即便訂單班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是不適應企業文化,難以完成從學生到員工角色的轉變。因而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文化是迫在眉睫,在實訓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文化建設內容要體現專業特色、體現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展示優秀校友事跡作為激勵榜樣。在實訓中不僅要遵守學校紀律,還要遵守企業制度,通過實訓基地文化的熏陶,提升學生的吃苦、奉獻、愛崗敬業精神。

1.實訓基地師資建設

(1)校內實訓師資培養

作為實訓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實訓理論和技能,還要緊跟產業變化,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因此每年需要組織實訓教師參加行業學術會議、網絡培訓,以提高理論水平;參加企業調研、寒暑假下合作企業開展針對性的實踐鍛煉,學習新增的知識和技能,確保實訓教學水平能夠與企業技術升級保持同步。

(2)企業派遣師資培養

從合作企業派遣具有較高技能水平經歷、扎實理論基礎技術人員擔任實訓教師,這類教師也要具備雙師資格,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具有教書育人的能力。因此,企業外派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教師前,要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原理等知識,學校給他們開展教學能力培訓班,提升了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水平。

3 激光制造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就產教融合激光制造基地建設而言,不僅需要當地政府制定考核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使區域經濟發展;也要學校和企業技術人員同樣具備雙師育人能力,在此不再贅述。

3.1 產教融合激光制造實訓基地硬件建設方案

武漢光谷區域內的激光類企業主要有激光器生產廠家和激光制造成套設備生產廠家,與高職學生匹配的崗位主要有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納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飛秒激光器的生產崗;激光制造成套設備的相關崗位包括切割機、焊接機、精密加工設備生產崗、售后崗位以及工藝崗位。因此校企共建實訓室的硬件配置要包括中小功率光纖激光器和大功率激光器安裝與維修實訓室、半導體激光器安裝與維修實訓室、納秒激光器安裝與維修實訓室、皮秒和飛秒激光器安裝與維修實訓室、激光切割機安裝與維修實訓室、激光機器人焊接機安裝與維修實訓室、激光蝕刻機安裝與維修實訓室等,具體功能見表1。

3.2 產教融合激光實訓基地教學資源建設方案

面向全國激光產業集群,依托武漢光谷激光企業進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以激光制造職業相關崗位職責為導向,實訓教學過程對標企業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具體資源見表2。

4 總結

實踐證明,建設產教深度融合共建實訓基地是確保高職院校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它需要各方繼續往前推進一些工作,政府要建立企業參與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校企雙方要培養高水平的激光實訓教師和開發實訓教學資源,這有這樣的長效機制才能全面促進產教深度融合,企業擔負起育人的二元主體。

基金項目: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度院級課題,基于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研究,(2019y13)。

參考文獻:

[1]魏良慶,彭鳳英.產教融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與實踐.遼寧高職學 報.2019(3).

[2]黎明虹 趙文龍 王燕玲.產教融合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路徑探索.現代交.2019(19).

[3]李文平.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產教一體化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研究.機械職業教育.2019(10).

[4]劉宏.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現狀與對策——以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為例.職教論壇.2016(3).

[5]黃德橋,杜文靜.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

猜你喜歡
共建實訓基地產教融合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高職圖書館與系部合作共建文獻資源新模式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會計實踐教學調研報告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中俄聯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基于汽車專業校企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實踐研究
企業文化與高職高專校園文化共建之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