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背景下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融合創新

2021-04-10 16:34滕瑞芳
電視技術 2021年12期
關鍵詞:受眾生產信息

滕瑞芳

(武威市廣播電視臺,甘肅 武威 733000)

0 引 言

在新形勢下,5G時代的到來促使5G技術在各行各業得以應用。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5G技術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技術優勢。與其他階段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相比,5G技術可以切實提升數據傳輸速度,為新聞生產提供更多支持,促使新聞生產可以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基本需求[1]?,F階段,5G技術在主流媒體新聞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專家學者對于如何充分發揮5G技術應有的效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本文開展研究提供了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只有深入理解5G技術的發展歷程以及突出優勢,才能更深刻地闡述5G技術對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產生的重要影響,這樣才能真正探索到5G技術促進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融合創新策略。

1 5G技術的發展歷程與突出優勢

5G技術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主流媒體行業是眾多應用場景中的一種。當前,5G技術為主流媒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種通信技術,5G的發展經歷了以下5個具有不同特征的發展階段。

1.1 5G技術的發展歷程

一代移動互聯網絡的技術還未完全成熟,發展水平較低,仍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進行信息傳遞,利用模擬信號實現信息傳遞,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對于某些客觀因素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在一代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第二代移動互聯網絡獲得了新的發展,對于信號傳輸技術進行了革新,數字化語音通信逐漸取代了模擬信號傳輸。在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影響下,3G移動互聯網絡開始出現,同時,多媒體發展有了新的方向,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隨著4G技術的到來,信號傳輸速度得到極大地提升,而且能夠很好地規避不良客觀因素產生的影響。在前四代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基礎上,5G技術應運而生,其信息傳播速度不斷提高,傳播的渠道與方式更加多樣化,尤其是信息傳輸“高效率”逐漸成為5G技術的重要特征。除了“高效率”之外,5G還極大地提高了新聞傳輸的質量,有助于實現主流新聞高品質傳播[2]。

1.2 5G技術的突出優勢

在5G背景下,受眾接收媒體信息和閱讀信息的方式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閱讀泛在性特征更加顯著。受眾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移動電腦等多種智能化產品搜索與接收新聞信息,而且在有限時間內更傾向于在上述智能化終端產品上完成相應的閱讀行為。

在電子閱讀方式的影響下,紙質媒體的生存空間逐漸縮小。在“互聯網+”背景下,5G技術極大地擴大了主流媒體傳播的空間,打破了新聞信息傳播的時空局限,促使主流媒體可以更好地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閱讀的基本需求,而且可以為受眾提供更為多樣化的閱讀渠道[3]。除此之外,5G技術為媒體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完善了硬件設施,硬件設施的革新可以為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提供重要基礎。

2 5G技術對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影響

5G技術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為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既可以提升新聞生產效率,又可以為新聞生產創設仿真情境。在主流媒體新聞生產過程中,5G技術通過創設仿真情境帶給受眾“真實”的新聞信息。主流媒體新聞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涉及文字、圖像、音視頻資源,文字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干擾因素的影響較小,圖像和音視頻資源卻很容易受到干擾因素的影響,甚至會出現失真的問題,這樣就會對受眾接收與理解新聞信息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礙。

5G技術可以從新聞生產環節提升圖像、音視頻資源的品質,進而有效解決新聞傳播存在的失真問題,讓受眾接收到高品質的新聞信息。在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過程中,5G技術可以縮減新聞編碼與解碼所需的時間,精簡新聞生產程序,還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新聞生產效率,提升仿真性。

5G技術的應用轉變了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中心,由以往的傳統電視逐漸轉變為以受眾為中心,生產方式由單向生產轉變為互動生產。在5G時代,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主體逐漸表現出非人化特點,促使生產主體變得更加多元化。5G技術憑借強大的帶寬,為主流媒體新聞信息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存儲空間,避免在新聞生產過程中出現信息丟失的不良問題。除了5G技術應用于主流媒體新聞生產外,AI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技術,均為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提供了可應用的技術。各個新興平臺為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提供了重要載體,導致新聞信息數量成倍激增,新聞生產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3 基于5G技術進行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融合創新策略

3.1 以新聞主陣地的黏合度拓展市場

在5G時代背景下,主流媒體新聞生產需要牢牢站穩主陣地,不斷提高粘合度,為擴展市場空間做好準備。提高傳統受眾粘合度是主流媒體新聞生產需要關注的重點。以往的主流媒體新聞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突出劣勢,此種突出劣勢可以概括為一個詞,即“高高在上”,主要是指對于新聞傳播效果缺乏重視。主流媒體要想提高新聞生產的受眾黏合度,必須從新媒體汲取走“親民”路線的經驗,在生產過程中,要考慮信息的受眾群體,關注不同的受眾群體接受信息后會有怎樣的反映與感受。與此同時,主流媒體還要考慮受眾喜歡的語言風格,盡可能地使用受眾群體喜歡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生產。在5G時代,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群體越來越向沉默和附和的人群轉變。就媒體提示的信息而言,對劣勢意見的人際支持呈現出螺旋式下降的態勢,對優勢意見的人際支持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因此,主流媒體新聞生產一定要深入理解受眾需求,剖析受眾接受新聞信息的基本方向,先讀懂受眾意愿,深刻分析受眾需求,再利用新聞生產內容吸引受眾。

3.2 以新聞產品的美譽度贏得受眾

傳統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產品與5G時代的新聞產品存在較大差異,為受眾群體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新聞服務產品。在5G時代,主流媒體行業面臨著新的市場競爭,也引起了受眾對新聞產品服務內容的擔憂。為此,主流媒體新聞生產需要緊密結合受眾的基本閱讀需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新聞生產內容,精選具有價值的生產內容,解決受眾被海量信息困擾的問題,又能夠將內容優質的新聞產品呈現給受眾,這樣才能共同提升新聞產品的美譽度,進而逐漸提高新聞產品的創造價值[4]。此外,面對媒體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主流媒體需要打造獨特的品牌,在打造品牌的基礎上逐漸研發衍生新聞產品。這樣既可以利用5G技術的便捷性,又能夠有效推廣新聞品牌,以此不斷提高新聞產品的美譽度。

3.3 以新聞生產的連通度增強產品活力

在5G背景下,傳統新聞生產存在著組織結構較為單一的問題。在新聞生產過程中,媒體單位往往會設置一個新聞生產組織,還會設置獨立的子部門,新聞生產任務都由所設置的組織或部門完成。從新聞生產流程來看,影響新聞生產成效的關鍵因素在于生產內容,而對生產內容的選擇與受眾的閱讀基本需求緊密相關。在新聞生產內容確定的前提下,主流媒體需要革新新聞生產形式,對新聞生產流程進行重構,尤其是需要不斷提升連通度[5]。5G技術促使主流媒體新聞數字化成為可能,新聞數字化導致生產流程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減少了印制、儲存、運輸環節,但仍然很好地堅守了新聞生產的核心和宗旨。因此,在5G技術影響下,主流媒體新聞生產流程需要進行重構,這樣既可以依據某種內容構造不同樣態的新聞產品形式,也能夠為新聞產品增加新活力。

主流媒體是黨和政府宣傳國家政策、法律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眾接收重大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承擔著傳播社會正能量的重要職責,是人民群眾與政府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為了將新聞信息傳遞給人民群眾,各主流媒體需要利用5G技術拓展渠道,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訴求,借助新聞信息為人民群眾發聲,這樣有利于讓有關部門及時了解真實的民情,以便于做出正確的利民決策。例如,2017年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后,中國地震臺網“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用25 s生成了全球第一條地震的有關簡訊,包括地震參數、震中地形、歷史地震和震中天氣等十幾項內容。同時,“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幾乎在同一時間生成一篇1 628字的詳細版報道,配以9張圖片,極大地方便了救災工作的開展。5G將為算法新聞的常態化應用和進一步優化帶來更多可能[6]。

在5G時代,各種新興知識與技術不斷涌現,如何利用新興知識與技術進行新聞生產,逐漸成為主流媒體新聞工作者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主流媒體新聞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新聞生產需要依賴于技術,因此,主流媒體新聞工作者要在新聞生產中樹立科技思維,具備一定的技術應用能力,以此不斷提高自我業務能力與素養,提高新聞生產的連通度。一方面,實現制作、包裝以及傳播的一體化[7];另一方面,確保新聞內容的連通性,提高新聞內容與受眾之間的連通度,可以將新聞內容以“接地氣”的方式帶給受眾,這樣更便于受眾理解與接受新聞內容。

4 結 語

伴隨著互聯網絡的普及,5G技術發展的態勢逐漸增強,對各行各業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給主流媒體工作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面對5G技術發展與應用過程中表現出的巨大優勢,主流媒體工作者只有接受并善于利用新興技術,才能為自身在5G環境下探尋到新的出路。

猜你喜歡
受眾生產信息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訂閱信息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展會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