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電視天氣預報的優化舉措

2021-04-10 16:34李珊娜
電視技術 2021年12期

李珊娜

(華風氣象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1)

0 引 言

電視天氣預報一直都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向受眾傳播天氣信息。隨著理念的不斷更新,天氣預報為農業、工業、交通、旅游等一系列領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服務。在十多年的時間里,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媒體的收視率不斷下降,電視天氣預報也不例外。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電視天氣預報一直在積極應對,從精細化預報服務內容、豐富畫面呈現手段、擴大服務領域、制作原創服務產品、技術創新、拓展發布渠道以及促成媒介融合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及嘗試,以此實現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1 新媒體的崛起以及傳統電視媒體面臨的挑戰

1994年,我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互聯網大家庭中的一員。之后,網絡技術不斷發展。2008年北京奧運會助推了我國網絡媒體的全面升級,網絡媒體開始躋身主流媒體。2010年以后,新媒體發展態勢更加強勁,互聯網和手機用戶數量持續增長,新的應用和傳播形態不斷涌現,電視等傳統媒體面臨巨大挑戰。

1.1 新媒體的特性

新媒體與傳統電視模式的本質差異主要有:傳播狀態,從過去的“一點”轉變成為“多點”;主導狀態,由以往傳統媒體主導受眾類型,轉變成為受眾主導類型;受眾狀態,以往的傳統媒體對象沒有明顯劃分,而新媒體在該方面進行了細致分類[1]。

1.2 新媒體對電視媒體的沖擊

新媒體依據自身內容廣泛、交流互動等優勢,打破了傳統電視媒體播出時段、節目播放時序、播放次數等因素限制,這讓電視媒體存在的壟斷優勢不斷消失。人們看電視的時間逐漸縮減,其中主要人群結構逐漸步入老齡化階段。年輕人更喜歡利用手機、電腦等終端進行節目觀看。當前,電視已經不是人們的第一或是唯一的選擇。相應地,由收視費、時段廣告組成的電視媒體盈利方式也受到了嚴重沖擊[2]。

2 新媒體時代電視天氣預報已采取的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新媒體對電視受眾市場的搶占,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在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目前主要采用對內對外兩手抓的應對方式。

2.1 尋求節目自身的突破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國家級及市縣級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秉持“提供更加精細氣象服務”的理念,從多個方面進行優化[3],比如提前預判天氣搶占氣象服務先機,深度挖掘氣象數據,加強大數據分析;制作并發布獨家原創圖文服務產品,加強高科技、精細化氣象產品運用;多樣化圖形設計,深化科普概念解讀,提升氣象科普傳播力;強化特色氣象服務,滿足公眾多樣化需求,將人文關懷做到位;遇重大天氣,加強與主流電視媒體直播合作,提高服務時效性。電視天氣預報始終堅守為公眾提供優質公共氣象服務的責任,給公眾提供既嚴謹又不失溫度的氣象服務內容和產品,充分發揮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2.2 借助新媒體平臺

2010年是媒介融合年。電視天氣預報抓住時機,紛紛開設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通過新媒體平臺,向公眾發布節目視頻的同時,隨時關注各種天氣變化,與社會熱點新聞掛鉤,及時跟進實況數據,第一時間權威發布預警預報信息。通過及時回復網友疑問、不定時發布節目制作花絮、開展能產生共鳴的主題活動并設置有獎問答環節等方式,提高網友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快速拉近了欄目組和網友們的距離。同時,打通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和新媒體端的出入口,不僅讓節目走進新媒體,也讓新媒體走到節目中,即節目中出現了官方微博或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供電視受眾掃描,或是在節目的最后一屏展示欄目組郵箱。另外,在遇到重大天氣時,欄目組會對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圖形和語言進行再創作,改造成適合新媒體端發布的節目。

3 電視天氣預報的進一步優化舉措

電視天氣預報在節目內容、主持人、節目包裝、原創服務產品、新技術手段、媒介融合與推廣等多個方面依然有可優化的空間,具體分析如下。

3.1 節目內容

電視天氣預報作為視覺性的節目,內容質量的優劣程度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吸引觀眾注意力[4],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1)注重節目的話題性。話題一是來源于客觀事實,二是主創人員自主尋找話題。話題一定要與受眾有關聯,能夠產生共鳴和共情。

(2)提煉天氣關鍵詞。傳播規律是少即是多,訴求要集中明確。節目開篇可以通過字幕提煉的方式來加強信息的聚焦效果,幫助受眾拎出核心信息,如未來天氣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3)善用過渡詞。不同的內容板塊使用相應的過渡語,有助于加強內容的邏輯性,便于受眾理解節目內容。

(4)信息編輯和內容編排要懂得用減法。天氣預報節目往往都短小精悍,如果在有限的時間里填充大量的信息,主持人的語速勢必加快,會讓受眾產生緊張情緒從而導致注意力下降,所以需要適當做減法,不能貪大求全。

(5)要注意各天氣要素之間量的匹配。篇幅過滿,又沒有數據或動畫等要素支持,節目會顯得過于單調。

招遠東湯地熱田地熱水的14C分析結果見表3,將所測數據帶入上式,得出招遠東湯地熱水年齡在3000a左右,而末次冰期發生時間在10ka以前,因此可以排除時間因素對D與18O值的影響。

(6)掌握權威播報和口語化表達之間的度??谡Z表達最有傳播力。對于專業術語、科普知識,要用受眾能理解、能接受、口語化的語言進行解讀,最好是能將專業知識轉化成受眾生活中接觸的東西。另外,添加網絡流行用語甚至地方方言,有助于提升節目的親和力和地方特色。

(7)注意圖形細節的把握,重點要突出。電視畫面想要突出重點信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改變字的顏色或者加大字碼;柱狀圖或折線圖,對比度要大一些,數值落差大一些,效果就能出來。從視覺的角度看,畫面信息不能太多,要做到重點突出,有利于受眾快速捕捉關鍵信息。

3.2 主持人

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承擔的是電視媒體、氣象科學與受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其在節目中的表現至關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1)主持人在表達的時候,要注意空間移動、手勢以及臉部表情的變化。主持人要根據屏幕的切換而走動,避免無謂走動,要善于運用手勢。手勢只有兩個功能,一是指示功能,二是強調功能。如果動作或手勢過多,就會造成傳播效率低下,使觀眾對主持人過于關注。另外,臉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也是表達的符號,但是過多使用抬眉和睜眼的方式會顯得有點夸張,要適當減少。同時,主持人要管理好表情,找準科學性與親和力之間的吻合點,讓自己變得既有親和力又有可信性。

(2)善用重音,有利于提高播報的清晰度,比如對比詞、方位詞、程度副詞、時間副詞等使用重音。要有意識地匹配好重音,分辨一句話中哪個要素更重要,不能全是重音,要素關系要處理清楚,語意才能清楚。另外,漢語表達方式是焦點在尾,不僅僅是一句的重點在尾,有時候一段的重點也在尾,因此無論在句尾還是段尾進行強調的時候,重音都不能丟。

(3)語調、語氣、語速會對節目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播報時語調和語氣要有起承轉合的意識,根據不同的播報內容要有所區別,層次越豐富,受眾越覺得貼心。而且,口語化的播報過程中,主持人要多用語氣,少用“啊哪吧呢呀”這種語氣詞。主持人要對語句的節奏進行科學掌控,對于即將發生的天氣現象關鍵詞要放緩語速、加重語氣,進行重點式的播報。

(4)當遇到信息量無法刪減時,主持人要在語言上有所強調。在銜接和過渡的地方,通過轉折詞和重音的方式做出轉換,同時,要找到能夠換氣的氣口。只有找到落點,從表達上找到氣口,主持的時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5)主持人要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不斷翻新、與時俱進。當主持人有了自己獨有風格,就會產生價值,才會有相對穩定的粉絲。因此主持人播報一定要有個人色彩,尋找自己的定位,這也是節目獲得到達率的一個有效途徑。

(6)表達時的交流感和對象感很重要。只要小幽默或小失誤不是原則性的,觀眾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會讓主持人變得更親切、更真實、更立體、更鮮活、更接地氣,同時愉快的氛圍也會讓受眾更愿意接受主持人所說的話。

3.3 節目改版和圖形包裝

目前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都非常重視節目改版和圖形包裝,這主要是因為節目改版和圖形包裝可以給受眾感官上最直接的沖擊。特色明顯且貼合節目定位的改版和包裝,更能夠在受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改動較大的節目改版要每隔幾年進行一次,在受眾出現審美疲勞前制作出更有亮點的包裝。為了時刻讓受眾感受到節目圖形的不同,還要找準時機,比如重大天氣、重要事件、重要節假日等,在背景、字幕、天氣元素等方面進行改變。不過包裝只是外部形式的展現,關鍵還是節目內容,不可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3.4 原創服務產品

電視天氣預報可以從重點天氣出發,以大數據分析為切入點,圍繞氣候背景、未來天氣、公眾關注熱點,貼合公眾生產生活服務需求,挖掘制作有針對性的原創服務產品,例如穿衣、出行、積雪、賞雪、滑雪、花粉過敏、柳絮、花草種植、農作物生長、洗車、曬被、賞月、賞紅葉、體感溫度、感冒、紫外線、晨練、人體舒適程度、中暑、高血壓等氣象指數服務產品以及應對災害性天氣的各種防護指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天氣息息相關,都可以成為服務性產品制作的思路和素材。

3.5 新技術手段

目前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要通過演播室摳像制作。為了增強節目吸引力、抓住受眾注意力,需要通過虛擬技術手段呈現氣象信息的逼真立體效果,增強互動效果,讓受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近兩年,發展迅速的拓展現實(Extended Reality,XR)技術(即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及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等多種形式的統稱)能否應用到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是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如果可以應用,該技術將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無縫轉換的“沉浸感”體驗,讓節目創作更具想象力,讓受眾的視野變得更廣闊。

3.6 媒介融合與推廣

媒介融合就是要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打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保持良性循環[5],合力推廣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大小屏聯動,加強和受眾的互動。當遇到重要天氣發生時,人們會格外關注天氣預報,這是抓住受眾注意力的契機。節目組應首先通過節目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對即將發布的錄制花絮進行提前預熱,充分激發受眾好奇心,其次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展現節目緊張的錄制過程,在結尾留下懸念、拋出問題,讓大家在即將播出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找答案,最后在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進行有獎問答活動。對于優勝者,除了送紀念品,還可以請到演播室真實體驗主持人的工作,這些都可以拍攝并發在網上,作為節目宣傳的一部分。

(2)拓展發布渠道。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布平臺不限于電視臺、節目自身的官方微博和公眾號,還可以與當地影響力較強的網絡媒體、知名線上平臺、廣告商官網進行融合、合作,對節目進行推廣,增強信息推送的頻率,實現資源共享。

(3)在國家取消學科校外培訓、回歸校園教學的政策影響下,為了豐富校園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電視天氣預報欄目組可以聯合學校、教委、校外非學科培訓機構,開發適合中小學的自然科學課程或者App、微信小程序。對于課程學習優秀的學生,可以請到演播室當一次小預報員,整個過程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對外發布,有助于提升節目的宣傳效果。

4 結 語

新媒體的出現對電視天氣預報產生了沖擊,但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通過細致分析新媒體時代電視天氣預報已經采取的應對措施和可以進一步優化的舉措發現,電視天氣預報只有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優化、更新迭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