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饋教學對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的研究

2021-04-12 03:28韋榕颯李淑民廖金蓮盧佳美潘冬梅
中國臨床護理 2021年3期
關鍵詞:張口鼻咽癌出院

韋榕颯 李淑民 廖金蓮 盧佳美 潘冬梅 章 婕

鼻咽癌是常見惡性腫瘤,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病率較高[1]。放療是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但極易引發張口困難等放射性損傷[2]。據文獻[3]統計,鼻咽癌患者放療后張口困難發生率高達50%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堅持進行張口鍛煉是預防張口困難的有效措施。但若患者對張口困難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鍛煉內容掌握不夠時,其鍛煉依從性往往較低?;仞伣虒W是指醫護人員傳授健康信息后,讓患者用自己的方式復述所提供的教育信息,以確保教育信息準確傳遞的一種教學策略[4]。目前,回饋教學已廣泛應用于國外臨床健康教育,其效果得到公認[5]。本研究將回饋教學應用于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指導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放療科行調強放療的90例鼻咽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組織病理診斷為鼻咽癌;(2)預期生存期>1年;(3)首次接受放療;(4)年齡18~75歲;(5)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意識或認知功能障礙;(2)合并其他鼻部疾病者;(3)鼻咽癌遠處轉移;(4)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嚴重全身性疾病。將在放療科一病區住院的4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6.8±10.9)歲;臨床分期為I期2例,Ⅱ期11例,Ⅲ期23例,Ⅳ期9例。將放療科二病區住院的4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6.2±9.8)歲;臨床分期為I期3例,Ⅱ期12例,Ⅲ期20例,Ⅳ期1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放療期間,責任護士對患者開展常規健康教育,并面對面進行張口鍛煉示范,之后每日查房時督導患者按時進行張口鍛煉;出院時,向患者發放健康宣教手冊,囑患者堅持進行張口鍛煉;要求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時回院復查,并強化張口鍛煉的示范性指導。

1.2.2 觀察組

采用回饋教學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成立回饋教學小組。由放療科護士長1名、高年資臨床護士5名組成回饋教學小組,小組成員均經過統一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對患者實施干預?;仞伣虒W小組成員制定張口鍛煉健康教育內容,并列出針對性的回饋教學用語。(2)回饋教學的實施。由回饋教學小組成員采用信息傳遞-信息復述-信息評估-開放性提問的步驟開展回饋教學,分別于放療期間、出院時和出院3、6、12個月后各進行1次。①信息傳遞。護理人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張口鍛煉的作用和意義,并示范每項訓練的正確練習方法。②信息復述。護理人員根據所傳遞的教育內容,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提問(表1)?;颊哂米约旱姆绞綇褪龌蜓菔窘逃齼热?。③信息評估。護理人員對患者所復述或演示的教育內容進行評價,評估患者對教育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若患者復述準確、全面,則此次回饋教學結束,反之,針對患者的問題再次進行解釋或技能示范,直至患者完全掌握。④結尾開放式提問。護理人員以開放性問題進行提問,力求全面解決患者疑問,使患者完全掌握健康教育內容。

表1 回饋教學用語示例

1.3 觀察指標

1.3.1 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

分別于出院時及出院后12個月后,采用張口鍛煉知識調查表[6]對患者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1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0、5和10分的3級評分,總分為100分,總分≥80分為掌握,總分<80分為未掌握。

1.3.2 張口鍛煉依從性

出院12個月后,評價2組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完全依從:每日行張口鍛煉,且鍛煉次數達標、動作到位。部分依從:張口鍛煉次數不足、動作不到位。不依從:從未進行張口鍛煉[7]。于患者門診復診時收集資料,未能按時復診的患者以電話隨訪采集資料。

1.3.3 張口困難等級

依據SOMA標準[8]評價2組患者張口困難等級。I級:門齒距21~30 mm,張口受限。Ⅱ級:門齒距11~20 mm,進干食困難。Ⅲ級:門齒距5~10 mm,進軟食困難。IV級:門齒距<5 mm,須鼻飼。分別于出院時和出院3、6及12個月后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

出院時,2組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院后12個月時,觀察組患者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例(%)]

2.2 2組張口鍛煉依從性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張口鍛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張口鍛煉依從性比較 [例(%)]

2.3 2組張口困難等級比較

出院時,2組張口困難等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院后3、6及12個月后,觀察組張口困難等級較對照組顯著改善(P<0.05)。見表4。

3 討論

3.1 回饋教學有利于促進鼻咽癌放療患者掌握張口鍛煉知識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張口鍛煉知識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這表明回饋教學有利于促進鼻咽癌放療患者對張口鍛煉知識的掌握,其效果優于傳統健康宣教。傳統健康宣教以簡單的灌輸式教育為主,僅強調信息的單向傳遞,卻忽視了患者對教育信息的理解與掌握,也沒有對教育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和反饋。文獻[9]表明,部分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會忘記40%~80%的教育信息,且記住的信息中有50%以上是錯誤的。對教育信息掌握程度不足是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仞伣虒W是一種雙向信息傳遞模式,首先,醫護人員通過簡單通俗的方法向患者傳遞教育信息;接下來醫護人員利用不斷的提問和反饋的方式幫助患者學會正確的張口鍛煉方法,并及時考察和評價患者信息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及早發現患者對于教育信息的認識偏差并糾錯,保證了教育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不僅增強了患者自信,也加強了護患溝通[10-11]。

3.2 回饋教學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的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回饋教學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的依從性,其效果優于傳統健康宣教。張口困難屬于慢性放射性損傷,在放療初期甚至放療結束后早期都沒有出現任何典型癥狀。因此,患者極易忽視張口困難的預防,覺得自己不會發生張口困難,也沒有進行張口鍛煉的必要[12]。在回饋教學過程中,通過反復的評估及教育,可以讓患者充分認識到張口鍛煉的意義和目的,從內心徹底接納張口鍛煉康復治療, 有助于患者全面掌握預防張口困難的相關知識,調動患者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張口鍛煉依從性的效果[13]。

表4 2組張口困難情況比較 [例(%)]

3.3 回饋教學有利于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困難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6及1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張口困難等級較對照組顯著改善,提示回饋教學有利于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困難程度,其效果優于傳統健康宣教。究其原因,可能與回饋教學明顯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有關。缺乏規范的、持續的張口鍛煉是導致放療后張口困難高發的主要原因?;仞伣虒W從提高患者教育信息傳遞質量的根本環節入手,通過反復的評估及教育,全面提高患者對張口鍛煉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患者張口鍛煉的主動性,提高其張口鍛煉依從性,從而達到改善放療后張口困難程度的效果[14]。

綜上所述,回饋教學有利于強化鼻咽癌放療患者對張口鍛煉知識的掌握,提高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預防和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困難。

猜你喜歡
張口鼻咽癌出院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達水平及臨床價值
集束化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張口受限的影響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保守與手術治療鼻咽癌放療后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比較
仰天大笑
鼻咽癌有哪些癥狀?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