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

2021-04-14 21:30羅瑞云
卷宗 2021年9期
關鍵詞:農戶農業農村

羅瑞云

(中共德州市陵城區委黨校,山東 德州 253500)

鄉村振興發展計劃在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實際上鄉村振興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關注的重點,作為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鄉村振興承載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根本希望,當地有關部門應緊握機遇,借助科技力量,以堅實的黨政信念為引導、以智慧的黨政思維制定方法、以完善的黨政規章為要領,為鄉村振興事業增磚加瓦。

1 阻礙鄉村振興,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思考

1)結構搭建不完整。農村振興的口號已經打響,但路徑仍舊不夠明確,部分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看似一年比一年有進步,實際上內在結構調整力度不夠,始終保留原有的經濟問題,鮮少挖掘新型經濟路徑,由于農村經濟發展中,并未意識到自身的經濟發展地域優勢、農作物優勢等,導致經濟發展缺乏重點,當然也存在過于關注經濟發展重點,而忽視系列線路拓展的問題,無論何種思路,總歸是桎梏了農村經濟發展形態,我國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農村經濟模式或單一、或多而雜、或找不準方向,都有可能導致農村經濟只見表面成效,不足以支撐長久發展。

2)農村基礎建設不足。農村基礎建設是支持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反向思考“基礎建筑決定經濟上行”,建筑與經濟是相輔相成的存在,農村過于注重農業生產力,缺乏長遠的建筑設備應用意識,基礎建設比較落后,結合現場勘查發現,建設問題主要在于道路、水利、農機幾個層面,部分農村經濟發展思想先進,但由于建設跟不上進度,只能作罷。

3)農村融資難。農村經濟發展受制于自身的環境,除了自然環境受限外,還存在人文環境的落差,資金問題一直是農村經濟的一大阻力,農民自身難以進行高額融資,且傳統經營理念下,融資意愿不強烈,企業投入資金有限,且企業資金注入后有一定的話語權,干擾農村經濟轉型,企業較為注重當前效益,公益性融資少,在土地承包責任制下融資不夠規范,缺乏靈活性與標準化。

2 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發展的意義

1)增強農村基層組織服務能力。農村經濟的發展看到了希望,基層組織也能夠發揮崗位精神,體現自我價值,基層組織應具備較高的服務意識,在專業培訓與自我進步下,圍繞自身農村生活的經驗與對社會發展的研究,找尋更加適合當地環境的經濟建設路徑,農村經濟發展主要依仗的是人力與思維,基層組織只有在農村經濟發展振興的目標要求下,才能夠不斷提高綜合能力,進而將能力作用于農村 實務。

2)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小農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只有小農戶根本上改變農業理念,銜接現代農業方式,利用有機農業經營方法開展工作,才能夠改善農村經濟落后的局面,農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相應的農機設備等技術支持得以保障,這也就讓小農戶看到了新型農業的優勢,更容易讓小農戶接受現代經濟體系,參與進來,為農業的全面結構重組提供保障。

3)推進農民共同富裕目標的達成。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農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作為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話題,鄉村振興理念下,農民從思維到行為,均在黨的帶領下不斷的更迭,剔除了傳統老農思想,善于借助現代科技運作農業,使得農民共同富裕不只是希望,而漸漸成為事實,農村經濟模式的創新,使得農業本源制度發生了改變,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同時也使得廢棄的荒地得到了保護與再開發,一定程度上為環境建設、土地建設貢獻了力量[1]。

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思考

1)尋求融資投資可行途徑。鄉村融資固然存在一定的桎梏,也并非無路可循,一方面可尋求政府的幫助,結合鄉村的現狀,向政府提交對應的融資訴求,另一方面可以進行商業合作,利用當前農民比較信賴的農村信用社等,構建針對農村的特別服務政策,如對農戶放寬貸款條件,對于鄉村項目提供前期資金支持等,而信用社也同時能夠吸引農戶存儲,為農村經濟發展保存基本經濟力量,政府應明確農村經濟經營范疇,了解當地的農業特色,分析當前與未來幾年市場份額的充足與否,避免早期投入與后期的產出失衡,據德州市陵城區委組織部消息,全區共拆除違規使用宅基地面積10065平方米,拆除私搭亂建地塊面積27675.98平方米,盤活資產105.49萬元,開發資源5325.72畝,實現增收1267.444萬元,可利用直播帶貨、直銷等渠道幫助農戶打通銷售路徑,也為填補鄉村道路建設不足而提供其他營銷空間[2]。

2)農業結構搭建合理性。農業種植應形成有重有輕、輕重緩急、季節性的模式,有重有輕是要求農業種植以當地較為熟絡的方向為主,保持基本生產力持續供應,同時挖掘新型農業種植方式,創新種植內容,從重點種植層面出發拓展周邊經營業務;輕重緩急是指經濟發展中應有一定的層次感,要有一定的先后順序,為不同的經濟路徑提供載體,不能承載于某一條經濟路徑上,應設定多條經營規劃并將其貫穿融合。季節性的模式就是結合當地的季節變化,分別銜接適應季節的農業活動,這樣能夠保障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如收回到期的集體土地,清理閑散土地,計劃發展辣椒等特色種植,建設黑魚養殖示范基地等,實現集體增收。

3)了解營銷需求。農村經濟發展應注重成本與效益的相互平衡,這就需要對成本進行測算,而后分析農業生產力的大小,為營銷提前做好準備,庫存不足的進行補足,庫存較多的經濟營銷,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可借助互聯網宣傳當地特色,利用農機等加強生產力,解決庫存系列問題,當然農村經濟不能總把眼光放在農業上,要在農業基礎上,持續開發旅游等第三產業,可構建生態產業、休閑娛樂等模式,爭取為后續的系列融資提供機會。應合理計算農作物經營成本,改變傳統的隨意化經營思路,始終推行農業生產計劃,調節作物配比,構建較為經濟的作物經營體系。

4)產權與人力的改革。農村產權改革正在繼續,相關保障措施下,應快速解除當地的土地束縛,依照法律相關實施土地流轉,減少荒廢土地,為鄉村建設集體項目標準生產提供用地,同時需加快對當地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應構建大學生回鄉計劃,為有能力、有先進思想的大學生提供回鄉建設機會,可在校企聯合等形勢下,引進技術型人才,還可以在鄉村集中地建設指導服務站,轉為農戶經營問題提供服務,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形成生態化的經濟模式,可對當地的農戶進行培訓,免費提供農業技術支持,以黨員為首起帶頭作用,開辟試驗田,尋求農業種植新突破。

4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經濟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農村應摒棄傳統的建設思想,積極接受現代科技,利用現代農業有機理念,使得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戶的思想覺悟提升。有關部門應從多視角展開對農村經濟建設的思考,為全面奔小康打響號角。

猜你喜歡
農戶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