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
——構建“一體兩翼雙融合”的育人模式

2021-04-14 21:30張龍梅
卷宗 2021年9期
關鍵詞:專業課德育思政

張龍梅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2737)

思想政治教育歷來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提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德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以德育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梢?,德育工作是高職院校的基礎,是高職院校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標。

1 “一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體

課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重要的手段。課堂是以“課程思政”為目標,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實踐。創建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重要途徑。因此,大學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舞臺,更是價值導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

在新時期,隨著校園多元文化的沖擊,社會迫切需要學生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為此,我國提出了“課程思政”的理論,充分強調了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重新界定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課程思政理念是解決“知識教育”與“價值教育”分離的積極嘗試,是“課程”與“思政”的有效整合。實施課程思政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合力,即專業課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各類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互滲透,同向同行,特別是專業課教師與思想政治課教師共同努力,增強教育的協同效應。

2 “兩翼”:以“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為兩翼

為此我們提出從理論上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為兩翼,將“知識教育”和“價值教育”深度融合的“一體兩翼雙融合”的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思想政治教師和專業課教師要堅持“傳道、授業、解惑”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三全育人”大方向和優秀人才培養方向,堅持德育第一的原則,堅持基本國情,著眼于更高的歷史站位,更新教書育人觀念,提高教學能力素質,構建創新的教學模式,切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專業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是教育的主體。一方面,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師比專業教師更有發言權,因為思想政治課注重價值教育;另一方面,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時間和關注度遠遠超過了思想政治課。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是“可有可無”的,用大量精力和時間學好專業課。因此,要結合專業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的教育優勢,集聚更強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德育的根本任務,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1 落實德育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

道德教育是大學的基礎,是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暗掠笔菢淞⒑团囵B高尚的思想品德;“德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自古以來,德才兼備是學校的培養目標,德更是重中之重。只有美德不一定是才能,但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德行,他就永遠不會是一個真正的人。

德育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教育任務。高校是德育的主體陣地。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形成以教師為德育引導者的全面立體的教育格局。要始終堅持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思想政治課教師,都要通過教學進行德育,充分發揮專業課和思想政治課的德育作用。

2.2 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有機統一的必然選擇

為了避免現實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脫節,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使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共同育人、相互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思想政治課教師,都要以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價值為己任,以培養“紅與專、德與才兼備”的人才為目標,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共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以德施教,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勇敢地承擔起歷史使命。在專業課教學中,要堅持以德育為基點,開展相關的專業教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通過價值觀教育,以知識的真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以理性說服人,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 素質。

2.3 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

人的全面發展既是衡量人才的標尺,也是教育和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它包括四個方面: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和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是指個人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規律、有層次地發展。從最初的物質需求到先進的精神需求,從低水平的溫飽到高水平的精神享受,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人們需求的不斷滿足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人的個性全面發展是指個體差異化偏好和意志的解放,體現了對主體能動性的尊重和不受外界約束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能力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各種能力的全面發展,主要是指智力和體力的發展,這是人立足社會的重要保證。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意味著人作為社會的一員,不是孤立的,與一切事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處于復雜的社會關系中。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不斷豐富社會關系。它既是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需要,也是適應大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需要。

3 “雙融合”:價值教育和知識教育相融合的實現途徑

在課程思政實踐過程中,與專業教師相比,思想政治教師具有更多的教育經驗和優勢。一方面,在知識方面,能夠整合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掌握了教育對象思想道德價值觀的具體實際情況和特點。由于專業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除了自身的課業和科研工作外,要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必須依靠思想政治教師的幫助,在團結協作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3.1 努力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和能力

隨著課程思政的實施,它實施的有效性備受關注。要提高課程思政質量,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育的“療效”,就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專業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形成教育共同體和合作伙伴,充分發揮教育功能。但專業教師在這方面的意識、素質和能力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學習提高,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積極作用和整體效果。

3.1.1 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認識和理論水平

提高專業課教師對專業課教育功能的認識,理解和指導實踐。只有正確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指導人們實踐,只有高度的認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1.2 完善專業課教師考核激勵管理制度

專業課堂的育人效果的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需要通過一定的考核來檢驗和填補空白,讓專業教師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改進。當然,無論是考核還是激勵,都要形成規范的制度來推進。

3.2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因素融入專業教學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因素融入專業教學。另外,要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教育功能,實現全課程教育,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并將其融入專業教學,是實現協同教育的正確途徑。

3.2.1 分析專業課程的特點和優勢,尋找切入點

課程思改要有針對性,面對不同的專業課程,開發出可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內容。把握專業課程的特點和優勢,實行“量身定做”、“對癥下藥”。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和提高。不同專業的學生思想觀念、道德素質和價值觀不同,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闡述理論知識的同時,深刻理解和分析,找到具體有效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健康的人格。

3.2.2 思政因素與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

當今大學生渴望個性,崇尚自由和獨立。他們對簡單的說教不感興趣。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應避免空洞說教,將思想政治要素與專業知識融為一體,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興趣需求,使學生樂于接受。在深入挖掘專業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同時,更應注重如何巧妙地將思想政治要素融入教學,使教學活動達到更好的教育 效果。

3.3 加強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的互助合作

從課程思想改革的角度看,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共同育人,必然要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诠餐慕逃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師為專業教師提供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專業教師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實際運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論,升華情感,提供強有力的知識支持和智力支持,雙方通過互助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3.3.1 思改教師為專業教師提供理論指導

由于對思想政治理論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系統的理論框架,專業教師很難在思想政治課程中順利實施教育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師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指導,與專業教師共同備課,幫助專業教師正確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育質量,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

3.3.2 專業教師為思想政治教師提供知識支持

專業教師在對思想政治理論有了系統、全面的認識后,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將所學內容融入專業課程。這是對專業教師知識轉移的一次檢驗,也是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專業教師結合自身專業,以專業知識為基礎,貫穿相關思想政治理論。它不是機械嫁接,而是以科學的專業知識為背景,以客觀實際為依據,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和道德素質。這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著廣闊的前景和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專業課德育思政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思政課“需求側”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