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內學徒制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

2021-04-14 21:30
卷宗 2021年9期
關鍵詞:工學名師技能

朱 楠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1 實踐背景

現代學徒制是當前我國高職教育領域的重要改革內容[1]。到2020年,國家已經完成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的驗收工作。在三批現代學徒制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各試點單位結合《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和區域產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很多創新性的改革嘗試,呈現出大量優秀的案例成果。同時也總結了現代學徒制在實踐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例如企業協同育人合作積極主動性不夠高[2],招生即招工實施難度較大[3],學校教學制度與企業盈利模式相沖突,企業師傅的法律地位問題以及工學交替地域變化而帶來的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等等[4]。目前,一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嘗試將企業引入學校,校中廠的模式在校企合作、學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各地高校人才引進政策也促進了高校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下和諸多成熟構建元素相結合的基礎上,校內學徒制式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現代學徒制的創新性嘗試,開展了多元協同,共育共享的研究與實踐。

2 實踐的過程

1)引企入校,形成校內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運行模式。引企入校一般由學校提供場地,企業進駐設備和技術,多為中小型企業,工作崗位技術性和針對性相對較強。雙方需簽訂校企合作的協議,明確入校企業在學生培訓、實習、教師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責任。作為雙主體育人的重要一環,校內企業的作用多體現在工作認知、技能拓展及工作實踐,其工學交替的模式即為第一、二、三課堂的交替與融合,第二課堂的拓展和第三課堂的實踐都可以在校內企業中運行實現,使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得以常態化靈活應用。企業的工作氛圍、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進駐學校相比校內模擬的實訓工廠優勢更顯突出,可以起到很好的環境育人的效果。校內企業作為學生邁入崗位的第一次嘗試,在一年級主要以學生學習,企業培訓為主,二年級則以簡單任務為主,三年級以復雜任務為主的方式形成工作難度梯度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校內企業因地理優勢,能讓學生在環境適應方面不必過多牽扯精力,也解決了校企工學交替時學生食宿交通等具體性問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企業進駐學校,其參與學生培養、選拔優秀員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均有所提高。學業完成后,學生和企業可進行雙向選擇實現就業。

2)名師工作室建立穩定師徒關系,師徒學習方式與課堂教學方式相結合。名師工作室在高校人才引進的政策下逐步建立推廣,主要發揮技能名師和教學名師的頭雁作用,在技術改革、教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開拓性工作。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多為技術能手、教學名師、行業企業專家組成,能力強,隊伍相對固定。由名師工作室成員與學生建立穩定的師徒關系,可以解決企業教師不穩定,教學能力弱的缺點,同時也為名師工作室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際工作提供了平臺和具體任務。一般一位師傅每年帶3-5名徒弟為宜。師徒關系是影響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基本要素,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不僅體現教育關系,還體現了生產中的互動關系(陳明昆,2016)。在互動中,師傅與學徒建立“朋友”關系(Williams、Ratima & Grant、Holland,2013),給予學徒更多心理上和經歷上的幫助(Ragins,1990;Russell&Adams,1997;關晶,2019)[5]。這種關系屬性與名師工作室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職能高度契合,師徒授藝也是傳承技藝和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形式。師帶徒學習一般與校內企業學習共同使用第二課堂時間,因方向與模式并不相同,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獲取途徑。師帶徒訓練多為單項技能訓練與強化,以貼近生產實際的項目進行。師帶徒學習與課程教學相輔相成,形成了單項技能培養與綜合能力培養并行的培養模式。這就對校內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提出了綜合性的具體要求。

3)建立校、企、工作室三方聯動的人才培養機制。在校內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需要調動校、企、工作室三方共同設計、制定、實施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要以綜合能力培養為要求,以融合為思路,成果導向為原則,加入新技術、新工藝,對標1+X證書內容,借鑒德國AHK工種考評模式,基于專業大類做足課程體系的論證,明確校、企、工作室三方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任務與責任,由二級分院進行組織監督,協調各方做好教學實施。

綜合能力培養課程要注意課程載體的選擇,以機械設計與制造類專業課程為例,分揀機構的設計與制造課程,其內容包括三維建模與產品設計、工藝編制、普通車銑加工技術、公差與配合、工程材料及熱處理、鉗工裝調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多項內容;成型模具設計與制造課程,包含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數控車銑加工技術、CAD/CAE/CAM技術、特種加工技術、逆向工程與3D打印技術、成型與裝調技術的內容。綜合性課程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單項技能的同時了解產品生產的全過程,最終的學習成果是可見的產品,可以促進學生對于各項技能學習的深入理解,更關注生產流程與技術的關聯性。當然,綜合性課程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可采用分段、分工協作的方式實施教學。

3 實踐反思

1)校內學徒制的運行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制度性突破,在高職第一學年基礎課程較多的情況下,需適度增加學習訓練學時,這是改革成效的基本保障。

2)校內學徒制的實施需要制度性保障和激勵機制,在運行過程中明確校、企、工作室三方的責權關系,提高多方參與的積極性。

3)校內學徒制的實施需試點先行,試點規模受校內企業規模和工作室人員數量限制。

4)學徒制的實施需占用大量的教學資源,在實訓條件建設方面建議從區域單一功能到整體綜合功能逐步過渡。

4 結語

校內學徒制是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化教學改革的研究項目,各項教學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充分融合各方優勢,踐行現代學徒制主旨思想,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與完善。校內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組織與實施是對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研究與探索,也是提質培優的一種體現。

猜你喜歡
工學名師技能
鹽工學人
鹽工學人
——沈 妉
鹽工學人
——李 琦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工學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