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融入

2021-04-14 21:30趙曉莉
卷宗 2021年9期
關鍵詞:價值觀思政英語教學

趙曉莉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高職英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創新型、復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本身高職英語課程有較強的思想性,在高職英語課堂中融合思政,可以在悄無聲息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等。

1 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融入現狀

1)課程思政為納入教學評價。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想要對思政融合的內容和效果進行評價,就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社會目前均十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政治素養。一般來說,高職學生之所以要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可以進行專升本和畢業后的求職,之所以要學習英語,主要是社會的要求,而學生并沒有自我的內部學習驅動力。在平常的教學中英語學習資料并沒有結合思政理論,二者之間沒有融會貫通。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相關的考核目標沒有與課程思政相匹配的。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思政脫節,教師不重視英語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義[1]。

2)德育目標不明確。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主,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不重視德育目標,沒有有效結合思政教育,導致在教學匯總缺乏德育目標,無法凝練英語語料中的育人價值,學生無法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的內涵。

3)教學內容的融合生搬硬套。顯性教育結合隱性教育,生搬硬套,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對于思政教育和英語教育的結合點沒有找準,二者只是進行生硬結合。隨著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高職學生目前的生存環境存在著各種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的價值觀,這些問題都需要英語教師通過引導進行解決[2]。

4)教學方法過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雖然翻轉課堂等不斷在進行改革,教師也在不斷探索思政和高職英語的有效結合,但目前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教學過程中師生沒有進行有效互動,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沒有深刻認識和體會到思政思想,無法進行有效反思,所以對于英語學習的感受只是枯燥乏味。最終對教學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2 高職英語融入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1)對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指導意義。高職學習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做好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培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高職院校中,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有廣泛的覆蓋面,在其中融合課程思政后,責無旁貸的指引著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3]。

2)激勵高職學生產生學習內動力。學習內動力會對學習行為造成影響,并對學習效果有決定作用。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常較差,對于英語的學習沒有興趣。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學習目標,學習不刻苦,甚至厭學,不重視考試成績。而通過課程思政可以對學生的不良學習想法進行影響,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意義和重要性,能在自身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充滿學習內動力[4]。

3)培養高職學生中國傳統文化自信。在中西文化教學中,高職英語的失衡狀態較為嚴重,教學內容基本都是西方的節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經典故事等。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了解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并通過英語的形式將傳統文化向外傳播,有助于增加傳統文化自信。

3 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1)教學評價中融合課程思政元素。在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時,可以在其中融合思政元素,將思政評價滲入到整體考核分數中。重點考察高職學生的人格和品性。教師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性。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職英語中時,設計到思想意識形態,所以需要教師將考核形式設置為英語主題演講、分組討論等多種類型,學生能積極參與其中,并為學生建立電子學習檔案袋,其中除了納入教師評價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在學生的形成性評價中納入課程思政考核,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有重要意義。教學評價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評價隨時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5]。

2)課程思政納入教學目標中。課程思政突破了教育理念的層面,所有課程都提升到了思政教育的高度,其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養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高職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明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還要重視德育目標,對高職英語教學的育人功能進行充分發揮,這樣才能統一英語教學的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這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有更高水平的國際視野、職業道德和素養。

3)教學內容的補充和融入。高職英語教師需要對語言中內涵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內涵進行深入挖掘,與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借助英語教學素材,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分析。以課堂這一平臺作為教學主要渠道,對語料內容進行補充,不斷在其中滲透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得到不斷的提升,能通過學習充滿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此外,在英語教學匯總融入課程思政,有助于培訓高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6]。

4)創設思政教育情境。對思政教育的內在價值進行立體化、生動化的經驗解讀,創設出于高職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教學模式不再是單純的灌輸式教學,而是以滲透為主,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將有意義的問題以有趣的形式講解處理,在英語案例中融入鮮活、生動的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感染學生,通過真理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引導,理論結合實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問題,學生也能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思考問題。教學方法需要進行創新,多開展頭腦風暴、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形式的教學。在這些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其會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課堂參與意識得到有效激發。學生只有對思政教育沖思想、情感和行為上有了認同,并進行實踐后,才能在悄無聲息中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教師注意在教學期間投其所好,對于思政理論過于高大上的問題,可以將其轉化為充滿親和力的語料后再進行教學。

4 小結

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高職英語有較為廣泛的覆蓋免疫,是課程思政的載體,所以需要英語教師加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思政教育,通過反復實踐,有效在課堂中融合課程思政,在教學全程貫徹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保證可以為社會輸送更加全面發展的人才。

猜你喜歡
價值觀思政英語教學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