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培機構里的“清北生”

2021-04-14 11:33楊布布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14期
關鍵詞:網校教培畢業生

楊布布

在大大小小的教培機構里,擁有一個清華或者北大畢業生的身份,意味著薪水高出一大截。無論線下還是線上,“清北生”都是教培行業青睞的對象。這些選拔制度下的優勝者,擁有學生家長信賴的招牌。他們從應試教育中走出,最終又回到了這個系統。

“清北生”備受教培機構青睞

在北京,市教委在3月對校外教培機構展開聯合檢查,線下教培尚未全部復課。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培行業的衰落,在另一些角落,比如沿著中關村創業公社的下沉廣場走入地下兩層,就會發現清華和北大畢業的老師使用的網課直播間成簇地盛開著:在毛玻璃或白墻背后開辟出間隔緊湊的格子間,連接主講老師和來自天南海北的學生。

瀏覽招聘信息時就會發現,許多教培機構都為清北學生單獨開了一欄,以注明他們區別于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工資,比如新東方在線給清北院校畢業生開出每月高于普通985高校1萬元的底薪。

2021年3月“BOSS直聘”所顯示的招聘信息中,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則在招聘宣傳中寫明:“年薪200萬,上不封頂”。在北大清華的學長學姐中,流傳著當教培老師暴富的故事:2009年畢業的本科生投身教培行業,入行即受重用,10多年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對清北學生的爭奪非常激烈。一個北大畢業生向幾家招聘主講老師的教培機構遞出了簡歷,很快就有一家機構聯系她面試。她順利通過了前兩輪,第三輪被安排到了下一周,但另一家網校在最后一個工作日直接讓她進行了三場面試,“一路開綠燈”,當天晚上就給了offer,把她“截胡了”。

她剛入行的時候,領導讓她想一句自己的口號,其中必須凸顯老師的清北畢業生身份,自我介紹時也需要多提及名校生活,以激發學生的向往,贏得家長的信任。

成為一名教培老師的理由很多

無論排在什么位置,教培總在大部分清北畢業生的可選清單里。

在北大畢業生梁雨晴的規劃里,讀研是第一選項,但現實卻不斷地將她推向別處。2018年秋,保研考試前一天,她發現學院推出的準考名單中沒有她。 接著她開始準備考研。但連續兩年,她都失敗了。父母不再支持她考研,梁雨晴開始重新找工作,最終教培行業向她伸出了橄欖枝,一家她曾實習過的線下教培機構很快錄用了她。

一些清北的學生保研失敗后,會把教培機構當成一個保底的選擇。

選擇成為一名教培老師的理由多種多樣。有人在里面發現了暴富的機會,還有人希望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因學術道路過于擁擠,一名北大博士也轉身加入教培行業。那家教培機構在2018年同期錄用了4個博士,還有一個是劍橋畢業的。

又回到了這個循環的系統

白浩是北大的學生。他所在的公司直接和各地中學對接,輸送清北學生到中學給高中生培訓,當地中學會挑選出應屆最有希望考上清北的一批學生來上課,在幾個小時內聽取知識點串講和做題技巧,并讓他們相信自己真的可以考上清北。不講課時,他的工作是每天早上9點來到工位,做各種類型的數學題,一道接一道。他們一路上靠做題通關,就連應聘教培這份工作也是如此。

有時候,白浩會回想起自己當初的選擇,如果重新報志愿,白浩可能會選擇復旦大學經濟系,而不是去北大讀小語種,可惜在當時,他感到“北大是沒辦法拒絕的”。

北大畢業的教培老師周敏也放棄了很多,開始做網校主講老師之后,她把未來可能實現的高收入當作了自己不能實現夢想的安慰。

她聽同行講,為了讓家長相信孩子的無限潛力,給孩子塑造夢想,一名哈佛研究生需要在直播時講出小時候考試不及格的故事,周敏覺得“避重就輕了”。她明確記得,自己小時候“放棄很多人在青春文學里面有共鳴的事情”,努力,也有追求,不是玩著上清北的。

成為一名教培老師后,梁雨晴在教課的時候,最希望的是能給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知識的興趣,只是這在應試培訓中很難有機會落實。

一名北大畢業生從2018年開始做教培。一次,他讀到學生給他的留言:“老師,謝謝你,我對這門科目有了興趣?!薄袄蠋?,我覺得北大確實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p>

他覺得,讀到這些話的時候,那個光環賦予他的東西,他也終于還回去了一點。(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據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4.1 )

猜你喜歡
網校教培畢業生
教培轉型
被資本顛覆的教培行業大勢已去
深耕教育賽道 釘釘加速全鏈路數字化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教培中心把西方輿論鐵幕捅了個窟窿(社評)
華為應用市場全面接入滬江網校產品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留守兒童”基礎教育探索與挑戰
“火種計劃”啟動 扶持小微網校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