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資本顛覆的教培行業大勢已去

2021-08-02 14:40胡東輝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1年30期
關鍵詞:教培輔導班學費

胡東輝

教育培訓,一個受到資本熱烈追捧的行業,被徹底顛覆了。一份官方的“雙減”文件,明令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并且明確規定這類企業不能上市融資,外資也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這就徹底斬斷了資本流入教培機構的通道,學科類教培的路被堵死了。

盈利模式已被顛覆

消息一出,教培股全線暴跌,中概股崩盤,全行業市值蒸發7000億元,其中新東方一家,港股與美股合計市值蒸發1200億元。這兩天教培股出現反彈,但這屬于技術性反彈,教培股大勢已去。因為大多數教培股都可以歸類到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非營利性機構與上市公司的身份是矛盾的,因此大多數教培股很難再在股市中立足,要么退市,要么轉型。教培股的盈利模式已被顛覆,以后不會再有資本給教培機構投錢了,不營利,也沒錢燒了,大多數教培股都是撐不下去的。

教培行業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被資本作死的。本來,教培機構得到資本支持是一件好事,更多的教培機構應該有利于降低學費,但實際上學生的學費和課業負擔都越來越重。原因很簡單,資本都是逐利的。過去資本沒有涌入教培行業時,教培機構不多,都是采用班級上課輔導的形式,基本上也能滿足校外輔導的需求。但是資本涌入后,為了多賺錢,熱衷于采用一對一、一對二的輔導形式,一對多也不過是5、6個學生,培訓機構和老師反而不夠了。而且還出現了報班要搶要抽簽的現象,平白增加了家長的焦慮感,天知道這背后是不是做了什么手腳。

與減負政策背道而馳

十幾年前校外培訓學費最貴的是鋼琴等藝術類課程,因為都是一對一上課,但一節課也只要100元左右;而學科類的輔導班學費并不貴,上一個學期的雙休日輔導班最多千元也就夠了,一般家庭都能負擔得起?,F在是上一節課就要300元左右,報個假期輔導班要幾萬元,教培行業變成了奢侈行業,而且良莠不齊。資本沒有促進這個行業良性發展,反而把這個行業帶到溝里去了。一是帶壞了師風,一些老師發現校外輔導班掙錢多,私下到培訓機構去兼職,甚至把班里的學生引導到校外輔導班去;二是販賣焦慮,讓家長給小孩多報班多花錢;三是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學校減掉的負擔校外再加上去。

現在學生上校外輔導班已經成為家庭支出的大頭,花了這么多錢,效果其實跟十幾年前花錢少的校外輔導班差不多。也就是說,資本涌入教培行業后,除大大抬高了校外輔導班的門檻,其他的并沒有改進,這也增加了教育不平等。最關鍵的是,所有這些都與國家一再強調的給學生減負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資本的涌入使得這個矛盾更加尖銳,最終促使“雙減”政策出臺??梢哉f,這個政策就是針對教培行業亂象的一劑猛藥。擒賊先擒王,牽住了資本這個牛鼻子,教培機構非營利性機構的定位,徹底斷了資本的念想。沒有了資本的加持,又沒有盈利輸血,很多教培機構只能關門歇業。

不再是原來的江湖了

教培行業會不會因此消失呢?倒也不會?!半p減”政策針對的是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非學科類輔導培訓還是有生存空間的。新東方最初的崛起靠的是留學外語培訓輔導,這并不屬于學科類培訓,對這一塊業務其實是沒有影響的。新東方如果再收縮回原來的老本行,還是能夠生存下去的。另外職業培訓、考公培訓等也是有發展空間的。當然,所有這些都不能跟學科類培訓相比,因為賺小孩的錢最好賺,家長舍得付,而其他培訓是賺大人的錢,就沒那么好賺了。教培行業只能回歸本色。

在這次教培股的下跌過程中,A股的跌幅明顯小于中概股,這是因為這些中概股都是純粹的教培股,而A股并沒有純粹的教培股,都是購并而來的,公司往往還有其他業務,還不至于被徹底顛覆。這些公司今后的出路要么是轉型做職業培訓、考公培訓,這種轉型并不容易;要么是剝離教培資產,資產重組。否則失去融資功能后,前景也不妙??偠灾?,市場的反應已經對教培股的未來作出了詮釋,這個行業再也不是原來的江湖了。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教培輔導班學費
教培轉型
教培機構里的“清北生”
深耕教育賽道 釘釘加速全鏈路數字化
校外輔導班對學生學業影響調查分析
教培中心把西方輿論鐵幕捅了個窟窿(社評)
沒完沒了的輔導班
課外輔導班安排也是一門學問
英國大學獲準提高學費
大學學費不是該漲 而是該降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