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化學習,促深度學習發生

2021-04-15 16:03姚偉騰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43期
關鍵詞:倍的認識深度學習問題

姚偉騰

【摘要】本節課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為例,以學生問題為主體,學科問題為基礎,教師問題為引導進行問題設計,構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反思”的問題化學習模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提問能力,提升教師的問題意識,促進深度學習在數學課堂中發生。

【關鍵詞】問題? 問題化學習? 深度學習? 倍的認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3-0132-02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數學課堂賴以生存的不竭動力。問題化學習,是以學習者對問題的自主發現和提出為開端,通過系列問題的解決,促進知識的有效遷移和經驗的高效建構。在問題化學習的課堂實踐中,須始終堅持以學生問題為主體,學科問題為基礎,教師問題為引導的問題設計?;诖?,筆者提出了“問題提出(Propose)—問題解決(Solve)—問題拓展(Expand)—問題反思(Reflect)”的PSER模式。下面,我們將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為例,對問題化學習的PSER模式的實施和反思展開敘述。

【教學案例】

一、問題提出

師:這節課,我們要與一群快樂的小動物一起交朋友??匆豢?,有哪些小動物呢?

生:有小松鼠、小鳥、小猴……

師:對啊,它們正在樹林里開心地玩耍著。數一數,它們各有多少只呢?

生1:小鴨子有6只。

生2:小猴子有3只?!?/p>

師:觀察得真仔細呀,那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小鴨子和小猴子一共多少只?

生2:小鳥比小猴多幾只?……

師:同學剛才提出了很多用加法或減法來解決的問題,你們可真厲害!以前,我們可以用兩個數的差來表示它們的關系,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的朋友,它也可以用來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它的名字叫“倍”。對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什么是倍?

生2:怎么用“倍”來表示兩個數的關系?……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可真好啊,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吧。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創設“快樂的動物”這一情境,以尋找數學信息和提出問題兩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二年級的學生,是首次接觸到“倍”這一概念,腦海中肯定充滿了疑問,所以在此處設置了“根據課題提問”的環節,有益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方向的聚焦。)

二、問題解決

(一)獨立學習環節

師:每位同學在組長處領取一張獨立學習任務單,并完成填寫。(此處教師可做示范)

(二)協作交流環節

師:小組成員依次匯報自己的獨立學習任務單,確定無誤后貼到協作學習任務單上,并討論你們發現了什么。

(三)匯報展示環節

師:下面,我們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臺分享。(一組四位同學依次進行分享)

師:通過合作交流,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1:我們發現用倍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生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p>

師:看來通過小組學習后,同學們對“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用“倍”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將問題任務化,以“獨立學習—協作交流—匯報展示”三大環節進行推進,使每位學生都能對“倍”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用“倍”可以來表示兩個之間的關系,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三、問題拓展

(一)比一比

1.比較①和②,都是和松鼠比,為什么一個是3倍,一個是4倍?(比較量不同)

2.比較①和③,都是和鴨子比,為什么一個是2倍,一個是3倍?(標準量不同)

3.比較①和④,比較的動物不同,為什么都是3倍?(標準量和比較量都不同,但倍數關系相同)

(二)想一想

第一行:△△△△△

第二行:△△△△△? ?△△△△△? ?△△△△△? ? △△△△△

1.第一行有(? ?)個△,第二行有(? ?)個△,第二行的△數是第一行的(? ?)倍,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第二行的△數是第一行的5倍,你可以怎么擺?

(三)說一說

師:在“快樂的動物”這一情境中,你還能提出其他與倍有關的問題并解答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說一說吧。

生1:小鳥是孔雀的幾倍?8÷1=8,小鳥是孔雀的8倍。

生2:小鴨是孔雀的幾倍?6÷1=6,小鴨是孔雀的6倍?!?/p>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問題練習化,設置“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三個題組練習,使學生理清“倍”的本質,體會“倍”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加深對“倍”的理解。)

四、問題反思

師:今天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嗎?大家來說一說吧。

生1:“倍”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生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p>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1:如果兩個數除不了,怎么用“倍”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嗎?

生2:那求一個數的幾倍,又該如何計算呢?……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置既是對新授課教學問題的反思與總結,也可以讓學生呈現他們的疑問。教學問題的解決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終點,它應該成為學生解決新問題的起點,學生的學習就應該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循環反復中進行。)

【教學反思】

一、問題化學習,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提問能力

以“講授式”為主的傳統課堂根深蒂固,問題總是由教師提出,學生僅僅作為課堂的參與者而非“主人”,教師害怕讓學生提問,擔心學生的問題打亂本來“有序”的課堂,長期以往,學生只會解決問題而不會提問題,提問能力整體偏弱,創造力也被扼殺。而在本節問題化學習課例中,筆者創造了多次讓學生提問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強了學生的提問能力。

二、問題化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

問題化學習堅持以學生問題為主體,學科問題為基礎,教師問題為引導進行問題設計,需要對學生問題、學科問題和教師問題進行梳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師的問題意識。本節課的學科問題是倍的意義是什么;學生問題在問題提出和問題反思環節較為集中,如“什么是倍?”“怎么用倍來表示兩個數的關系?”等;教師問題則更多體現在問題解決和問題拓展部分,將問題任務化和練習化,讓孩子們在小組合作和課堂練習中去深入理解“倍”。

三、問題化學習,有利于促進課堂深度學習的發生

問題化學習,讓學生經歷了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落實了新課標的要求。它也是實現深度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新知識的創造和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指向人的全面發展,是形成學習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在本節課中,每一環節的設計和實施,意圖都是使學生對“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促進深度學習在數學課堂中發生。

參考文獻:

[1]馮吉,顧峻崎.小學數學問題化學習課堂實踐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顧志能.問題點燃課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7.

猜你喜歡
倍的認識深度學習問題
“倍的認識”教學紀實與反思
關于《倍的認識》的教學與研究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倍的認識”一課的教學與思考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