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個5年,讓勞動者 “飯碗”端得更穩

2021-04-16 11:13職建設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1年2期
關鍵詞:飯碗群體崗位

職建設

“要加強打擊或監管勞務派遣公司用不正當競爭擾亂勞動力市場秩序的行為,建立合理價格機制?!?/p>

“當前,農村養老問題日益嚴峻,而年輕人外出務工居多,希望地方政府多規劃發展產業,增加當地就業機會?!?/p>

“支持家鄉人才回流,鼓勵創業?!?/p>

……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開展的“我為家鄉‘十四五規劃編制獻一策”活動中,“就業”也是各地網友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截至1月5日,全國31個省區市黨委已陸續審議通過本地《“十四五”規劃建議》(下稱《建議》),多地把促進就業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明確要推出就業優先戰略和保障就業政策,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健全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成為多地共識,并寫進當地《建議》。如北京提出統一城鄉失業保險政策,建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天津提出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全面提升重點群體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安徽將通過持續開展“四進一促”穩就業專項活動,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受災群眾、退捕漁民等群體就業工作,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

在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山西推進大學生見習基地和創業園建設,深化與省內外高校就業合作,打造大學生就業全鏈支持體系;遼寧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等人群的落戶限制;湖北計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安居、子女教育、醫療、社保等人才保障政策。

除了穩住現有就業崗位,多地還在《建議》中提出將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河北提出引導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創新模式發展;吉林提出要完善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的體制機制,落實創新創業優惠政策,深入實施“返鄉創業”工程,建設“雙創”示范基地和實訓基地;湖北計劃通過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探索對新就業形態更加友好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模式;重慶計劃支持和規范平臺就業、網絡就業、共享用工等新就業形態,健全就業需求調查和失業監測預警機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部分省區市在本地《建議》中,把保障就業作為推進扶貧工作、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黑龍江計劃通過強化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等后續扶持,加強扶貧資產監管,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廣西提出將易地扶貧搬遷戶列入幫扶就業的重點群體,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寧夏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發揮“兩個帶頭人”作用,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和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提升行動,鼓勵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興業。

此外,浙江、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六省還根據當地實際,推出了獨具特色的就業政策。

其中,浙江明確要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落實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湖北提出要堅決糾正和防止就業歧視,營造公平就業制度環境;湖南要求抓好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廣東將高質量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加快實施“農村電商”“鄉村工匠”“高素質農民培育”重點工程;海南建立并完善廣大農民參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機制,確保自由貿易港建設新增就業崗位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四川提出發展“互聯網 就業服務”。

就業關系百姓“錢袋子”,關乎千家萬戶“獲得感”。未來五年,各地將持續發力提高就業質量,讓勞動者的“飯碗”越端越穩,使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猜你喜歡
飯碗群體崗位
成長與“飯碗 ”
“丟掉飯碗”的由來
達到群體免疫,沒那么容易
“小團體主義”帽子不要隨便扣
調查
中間群體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我為什么不能享受事業單位八級崗位退休待遇
對年輕人的兩個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