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鵝雛成活率

2021-04-17 21:33
吉林畜牧獸醫 2021年12期
關鍵詞:孵化場飼養者鵝群

高 華

吉林省前郭縣吉拉吐鄉綜合服務中心,吉林前郭 131100

一般來講,孵化出殼到出殼后一個月的鵝都被稱為雛鵝。雛鵝絨毛發育不完全,有著自身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抵抗外界溫度變化能力較低、消化機能發育不完善等特點。能否在雛鵝期間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對雛鵝的生長發育及存活率有著直接影響,這也關系到后期成鵝的飼養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依據雛鵝期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特性科學合理的制定飼養管理措施對提高雛鵝成活率尤為重要。

1 育雛前期準備

針對雛鵝絨毛稀疏的特點,要提前準備好育雛室的保溫措施,增設加溫設備,維持室內適宜的溫度,保持空氣干燥、環境清潔、通風和光線良好。此外,料槽、水槽等飼喂工具以及日常消毒藥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2 雛鵝的選擇

2.1 觀察雛鵝外觀

雛鵝引進前要對其臍、肛、絨毛進行觀察。首先,雛鵝應選擇腹部柔軟、臍部發育良好且肛門清潔的個體。雛鵝絨毛潮濕甚至互相粘連的一般為發育不完好的個體。所以,絨毛粗、干燥、有光澤是一個優質雛鵝的基本表現。

2.2 觀察雛鵝精神狀態與體態

一定要剔除掉外形存在明顯畸形的鵝雛,而后采用手撫摸觸檢雛鵝背部,骨骼發育較為軟弱的判定為弱雛,同樣不宜選擇。雛鵝體重同時也是一個重要判定標準,大型品種的鵝雛初生重一般130 g左右,中型品種在90 g左右,小型品種也要70 g以上。健康的雛鵝出殼后便能平穩站立,一般表現的活潑好動。選擇鵝只目光有神、叫聲清脆明亮、體重在正常范圍內的鵝雛。還可以用手握住其脖頸將其提起,鵝雛表現為雙腿掙扎迅速有力的;或將雛鵝推倒使其背部貼于地面時,能迅速站起的,一般為生長發育正常的個體,生存力較強。其次,頭部直立較高的雛鵝活力更好,更適合飼養。

3 雛鵝飼養

3.1 飲水

鵝雛到來前應檢查好育雛室的溫度、衛生環境及配套設施。鵝雛由孵化場到來后立刻安排進育雛室,稍微休息后應立即喂水。當孵化場與養殖場距離較遠時,為提高鵝雛存活率應先給鵝雛配制10%的葡萄糖水飲用,之后可正常飲用潔凈飲水,但應注意保證飲水的溫度。雛鵝稍微經過安頓后,飼養者可將其逐只放進飲水器中與水接觸,若群體數量大可通過先訓練一部分,讓其余進行模仿從而學會飲水的方式。因為剛出殼的雛鵝腹中尚有部分未被完全吸收的卵黃,而且卵黃被吸收利用的過程會伴隨大量水分的消耗,因此在鵝的養殖過程中初次飲水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雛鵝一旦開始飲水,后期就不能再停止喂水,應保證雛鵝隨時能喝到水,天冷時要保證水溫適宜。

3.2 開食

飲水后一般要進行的是開食,也就是出殼后1~1.5 d。成鵝擁有嗉囊,但相比而言雛鵝的消化器官發育并不完全,只能儲存較少量的飼料。針對雛鵝生長發育特點,飼養者最好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優質飼料,或直接飼喂雛鵝專用料。條件不允許時可將青綠飼料與玉米面、碎米、小麥粉、豆餅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配制。為了養成雛鵝吃食習慣,開食當天要秉承少量多次的飼喂原則,室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延長雛鵝采食時間。每次飼喂間隔約為2 h,重復多次直到形成呼喚即來的條件反射。開食第2天起,慢慢由每天8~10次遞減至每天飼喂3~4次,采取食槽飼喂專門配制的全價混合料。當鵝群體數量較大時可采用分批飼喂的方式,保證每只鵝都能吃飽。在開食3 d后飼料中可摻入1%左右的沙礫以促進消化,沙礫大小以能吞食又不致隨糞便排出為宜。

3.3 日常管理

日常飼養管理中應多注意觀察鵝群,當發現有行動緩慢、精神萎靡、體型偏小的雛鵝時,及時挑出分欄飼養,給予體型較小的雛鵝特殊飼養使其盡快追上同群。飼養密度應該不高于15只/m2,要注意觀察育雛室溫度,避免雛鵝群扎堆,以免軋死。如見有發病鵝只,應記錄好病鵝發病表現,立即挑出及時聯系專業獸醫進行剖檢,盡早診斷并對鵝群實施針對性治療。吉

猜你喜歡
孵化場飼養者鵝群
被鵝追
孵化場的預防措施
鵝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孵化場監控和維護的重要性
孵化場監控和維護的重要性
騎車撞狗倒地受傷 飼養者有責賠四萬
豬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紅糖水防止鵝中暑
小尾寒羊飼養存在的問題和疾病防治探究
牧鵝技術要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