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籠養蛋雞常見疾病防治

2021-04-17 21:33陳麗艷
吉林畜牧獸醫 2021年12期
關鍵詞:產蛋率產蛋母雞

陳麗艷

吉林省公主市畜牧總站,吉林公主嶺 136100

1 籠養蛋雞常見的疾病

1.1 疲勞癥

該疾病會造成雞的骨質疏松,這是由于在飼養蛋雞的過程中,雞缺乏鈣、維生素D、磷,或飼料中鈣、磷配比不當?;\養蛋雞在發育生長的過程中,因吸收的營養長期處于不足的狀態,導致母雞產蛋,會消耗過度的鈣,引起母雞代謝的紊亂。再加上在籠子長期圈養,蛋雞缺乏活動的空間,易出現疲勞癥。該癥狀多出現在產蛋前后,具體表現為雞側臥在籠內,不能長久站立,反應較為遲鈍,甚至出現癱瘓。一旦患上該癥,其翅膀或腿部會發生骨折,骨壁脆弱、輕薄。特別容易在產蛋高峰期發生,這期間每只產蛋母雞會流失較多鈣,若飼養中不能及時補充鈣,會對母雞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1.2 啄癖

在籠養蛋雞中,啄癖多發生于輕型品種。該癥狀臨床表現多樣,比如啄羽、啄蛋、啄肛、啄趾等。在幼齡蛋雞長新羽,或換小毛時,蛋雞換羽期、盛產期,常發生啄羽的情況。產蛋后期,常發生啄肛,一些病雞會發生拉稀、脫肛等問題。產蛋高峰期,常出現啄蛋問題,主要因飼料中缺鈣、蛋白質造成。

1.3 脂肪肝及出血綜合征

主要因母雞攝入太多能量,還有遺傳會增加脂肪肝、出血綜合征。在籠養蛋雞出現的疾病中,脂肪肝、出血綜合征是十分常見的,因籠養蛋雞長期受到束縛,缺少活動,使得其體內囤積過多的能量,造成該疾病多發于高產母雞,說明產蛋量與代謝影響發病率。該疾病易發生病變,肝臟腫大、血塊凝結,嚴重的情況下易引起肝臟出血。

2 對籠養蛋雞常見病的防治

2.1 防治疲勞癥的措施

對疲勞癥的預防,最有效的措施是給予充足的鈣,要定期對鈣、磷供應量進行檢查。同時,在飼料中加入4%的青色石小碎粒,讓其自由采食,有助于補充鈣。在產蛋前,要在雞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與維生素D,與蛋雞的成長情況進行結合,合理補充營養成分,確保飼料中鈣含量大于4%,磷含量小于0.5%。此外,要為蛋雞營造良好的環境,盡量提供活動空間,打造較大的雞舍。要合理調控雞舍的溫度,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

2.2 防治啄癖的方法

斷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在1~12周齡,需給蛋雞斷喙。在10日齡的時候,可進行第1次斷喙,到了7~8周齡進行1次修喙。斷喙后需加滿飼料,避免創口疼痛。飼料中要加入適量的維生素K。保障日糧的足夠營養,可加入適量的魚粉、氨基酸等。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食鹽、硫酸鈉等,消失癥狀后停止。加強飼養管理,對雞籠結構進行及時的優化,定期進行檢查,要保障最下層的蛋雞能夠受到光照,若陽光強烈,需遮蓋窗戶。確保養殖的密度,避免過于擁擠。合理設置水槽、料槽的高度,若出現病雞,馬上隔離。

2.3 防治脂肪肝、出血綜合征的措施

為了有效預防疾病,需要嚴格管控飼料工作,依據籠養蛋雞的成長所需,對飼料進行合理的調配,避免籠養蛋雞過多攝入能量。同時,飼養員需要與蛋雞品種、產蛋率進行結合,來對每天的采食量進行確定,使籠養蛋雞的攝入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產蛋的效率和質量。一般狀況下,產蛋率超過75%的籠養蛋雞,需要維持其55%~60%間的能量攝入,對于較低產蛋率的籠養蛋雞,需要適當下調其攝入的能量。飼養員需要對能量攝入的情況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籠養蛋雞出現脂肪肝,在對母雞產蛋率不干擾的基礎上,可將適量氯化膽堿、蛋氨酸、維生素B12等一些營養物質添加到飼料中,有助于減少脂肪的囤積。尤其是在母雞產蛋的高峰期,還有天氣比較炎熱的時期,籠養蛋雞更易發生脂肪肝,還有出血綜合征,這時蛋雞飼養員要加強對疾病的預防控制,飼料中添加的一些氯化膽堿、蛋氨酸,有助于母雞消耗多余的能量,降低患病概率。對脂肪肝患雞,可將一定量的丹參、黃芩等中藥加入飼料中,或投喂維生素E,來對脂肪肝進行緩解。此外,還要注重雞舍的衛生。

在蛋雞養殖中,籠養蛋雞模式易發生一些疾病,不但會對會蛋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還會降低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和做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加強飼養管理,進一步提高籠養蛋雞的管理水平。吉

猜你喜歡
產蛋率產蛋母雞
母雞
提高蛋鵝產蛋率的飼養與管理方法
母雞下蛋
種雞產蛋期的限飼方法
產蛋目標
母雞
動物產蛋王
影響蛋鴨產蛋的因素(上)
母雞喜歡在舒服的地方產蛋
淺談蛋雞產蛋率驟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飼養管理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