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街區的景觀提升

2021-04-18 15:54崔歌
藝術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文化創意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深度推進和產業結構發生巨大改變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如火如荼,各地的文創街區爭相建設,致力于擴大其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要求相應提高,應運而生的文創街區也就成為人們休閑娛樂、豐富生活和感受文化的最佳去處之一。作為新興街區,文創街區景觀環境的品質會直接影響街區的吸引力,文創街區景觀設計也因此面臨著許多實際的問題。本文探討對文創街區自身的文創性和功能性進行改造的具體策略,以豐富文創街區景觀的內涵,從而更好地推動文創街區的發展。

關鍵詞:文創街區;景觀提升;文化創意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3-0-02

1 研究意義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省市都越來越注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新興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發展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1]。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古城,除了將傳統文化作為重點傳承和創新的對象外,還逐漸將與之緊密相關的文創街區景觀提升工程當作文化保護與創新的重點項目。與普通的街區景觀不同,文創街區景觀設計不但要在文化層面考慮街區的文化內涵、創意設計,而且還要在功能層面考慮場地空間的合理規劃、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功能的實用性,另外還要考慮到人的需求體驗。但許多文創街區在建設之初對自身的定位目標和前期認識不充分,文創街區景觀只注重其表面的文化內涵,卻沒有結合其自身的功能屬性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導致文創街區不僅文化內涵缺失、功能缺乏,綠化率也無法達標[2]。許多文創街區只注重表面文化的發展,而忽略了街區的景觀環境。所以合理的景觀提升成為引導文創街區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最有效的途徑。

2 調研分析

2.1 街區背景與景觀現狀

曲江創客大街創意盒子街區位于曲江新區翠華路與雁展路的交會處,路西的核心地段是未來文創街區的焦點位置,是曲江核心區首發項目,其地處居民區、學校、產業、金融、創業的核心地帶,同時還靠近唐文化遺址公園和唐文化商業街這個文化圈,周圍交通網絡密布。創意盒子街區是曲江創客大街的重點發展項目,是由60余個集裝箱組成的,集文化與創意、音樂、創業等為一體的文創街區,周邊濃厚的創客文化和唐文化氛圍為街區改造的開展提供了便利的資源優勢和交通條件。

創意盒子街區在剛建設之初雖然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但隨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街區出現了很多景觀問題,這也是目前街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街區過于注重集裝箱商鋪即“創客文化”的發展,忽視了文創街區應該具有的綠化景觀,使得創意盒子街區人流不足,很多商鋪面臨倒閉?,F存綠化多為綠籬和灌木,缺少能夠遮陰和觀賞的植物,植物層次單調,缺乏觀賞價值。街區環境以硬質鋪裝為主,入目皆是冷硬的集裝箱和水泥地,缺乏生態效益。除此之外,街區還缺少休閑設施和景觀小品,顯得單調乏味,同樣也缺乏休憩空間。種種問題使創意盒子街區從一個充滿創意元素的文創街區變成了“露天停車場”。

2.2 街區現存問題

2.2.1 空間利用率低,交通混亂

街區內道路交通雖然設計了人車分流,但街區外側并沒有進行人車分流設計,導致街區外側游客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時也沒有設置人行專用通道,車輛來往給街區中游覽的游客帶來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街區雖然整體規劃了停車場,但停車規劃不合理,導致車輛大規模停放占據了人行空間。此外,共享單車亂停車現象嚴重,場地規劃的共享單車停車位標識不明顯,導致游客無法有效識別,車輛占據了大量空間,因此在后期改造中需要對當前的停車位進行統一改造,以滿足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停車需求。街區當前空間利用率低,存在很多灰色空間,閑置空間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2.2 街區活力不足,功能缺乏

整個街區活力不足,不僅商鋪經營不佳,連原本充滿活力的功能區也被閑置。街區中原本設計的時尚潮流的活動場地如籃球場等,早已被廢棄閑置。街區內的商鋪也頻頻倒閉,有些商家缺乏商鋪管理意識,造成商鋪周邊的景觀環境質量不佳。而入口的廣場占地面積較大,卻僅能起到集散的功能,功能太過單一,空間利用不合理。原本應該充滿創意,兼顧文化、科技、音樂、時尚的文創街區略顯荒涼,很多作為網紅打卡點的裝置也被廢棄,到處都是裸露的空調機箱、管道以及堆積的雜物。

2.2.3 街區景觀與周圍環境不匹配,參差不齊

文創街區與周邊環境不匹配,景觀環境差距過大,影響了街區景觀活力。街區雖然有很多問題,但也有一定的設計感。然而街區東西兩端的景觀環境差距過大,導致景觀整體不協調。街區東面緊鄰翠華路南段主干道,景觀環境相對來說較好;西面則是背街小路,景觀環境極差。街區作為兩條道路的承接路段,并沒有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西面的道路景觀環境與街區的景觀環境差距過大,反而影響了街區的景觀活力。

2.2.4 街區基礎設施缺乏,資源不足

街區的座椅設施欠缺,僅有的一些座椅也是隨意擺放,毫無設計感,甚至存在缺桌少凳的現象。街區的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務設施數量和質量都降低,沒有發揮其服務性質,到了冬季就更無人使用。

2.2.5 綠化種植面積小,環境質量差

文創街區整體呈狹長形,同時又兼具車輛通行的功能,因此街區的綠化種植面積小,僅有的一些綠化種植也并未發揮其應該具備的功能。一些草坪不但泥土裸露,而且還堆放了很多雜物,道路也遭到了破壞,整個街區的環境質量較差,植物種植單一,有很多種植池直接采用仿真花草,但缺乏維護,進一步導致景觀質量下降。

2.2.6 夜間照明設備缺乏,街區路況較差

由于創意盒子街區特殊的街區性質,這類街區在晚上更受年輕人的歡迎。因此夜間照明也非常重要。但街區內的一些空間照明設備不完善,導致街區中的路況較差,一些游客在街區行走時也會有安全隱患。另外,街區很多集裝箱都是雙層,但很多集裝箱和樓梯都只是在集裝箱的立面加了一些創意照明燈管,實用性較差。照明設備單一也導致夜晚的文創街區空間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3 景觀提升策略與目標

3.1 提升策略

3.1.1 合理規劃空間結構,提高空間利用率

本地塊為較為規則的場地,整個街區呈狹長形,因此,在空間布局上采用規則的折線型空間布局。折線型的形式可以給人以時尚、現代化的視覺感受,從場地性質上來說也更為合適。街區以互動、觀賞以及交流為活動中心,可以使年輕人在這里暢所欲言地學習和交流,也適合年輕人在這里開展一些小型的集體活動,這個區域被統稱為入口活動區,可以滿足人們舞臺布景、活動展覽和居民跳舞的需求,實現空間的最大化利用。位于視覺中心的文創集裝箱占據了街區的主題空間,面積大,在改造時通過顏色進行集裝箱功能性的劃分,使場地的空間布局更加多元化;同時加大了場地的綠化量,選擇了可以遮陰的樹木。北側的三角地帶為戶外活動區,與原場地不同的是,改造后這里不僅考慮了年輕人和附近辦公樓白領的活動需求,同時也考慮到了周邊居民區的兒童活動需求,兩個小空間相互聯系,同時又作了區分,在這里增加了綠化種植,可以有效減少噪聲。在南側的機動車通行區也進行了人車分流,原場地街區內雖然有人行道,但車輛行進的一側也經常會有人流通行,場地環境缺乏安全性,而通過街區南側的人車分流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街區北側還設置了涂鴉步行區,主要服務于周圍的辦公樓,方便辦公樓的白領同行,場地內設置的涂鴉墻也可以供白領們游覽和觀賞。在最南側對原本的停車區進行了整合和規劃,將其分為公共機動車停車區、街區內機動車停車區以及共享單車停車區,通過空間劃分對街區進行明確的規劃和管理,為游人提供更加良好的體驗感。除此之外,在一些集裝箱的南側和街區的東北角都設置了休憩觀賞以及私密交流區,這讓整個空間有動有靜。整體景觀軸線連貫、暢通,場地引導性強,避免了游人在活動、觀賞和交流時迷失方向,保障了街區的通達性和安全性。

3.1.2 優化場地交通流線,增加人車分流道路

在交通流線設計上街區改變了原有單一的道路系統,將場地分為三級道路,即主要交通流線、次要交通流線和小環路。主要交通流線分布在場地的集體活動空間,次要道路貫穿整個場地,可以到達各活動空間,在街區的邊角區域以及集裝箱區域附近設計了小環路,供游人休憩、停留和交流。街區增加了人車流線,設計了車行道和步行道區域,用行道樹和綠籬進行道路的分隔,從而實現人車分流,車輛可以由翠華路南段直接轉入文創街區南側的停車場,避免人車交叉通行。街區內各個節點之間相互貫通,路線簡潔明了,指向性強。

3.1.3 傳承地域文化,提升街區內景觀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能通過廣告宣傳的方式體現,文化的傳承性和創意性則可以通過景觀元素來體現,鋪裝、服務設施、雕塑、導視牌、涂鴉等都能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3]。街區為了增加時尚元素,在集裝箱的立面上進行了文創涂鴉的設計,使得街區在視覺上的沖擊力增強。街區的導視牌中也融入了文化元素。例如,在設計標識牌時,采用“創客文化”以及“唐文化元素的提取與解構”的方式進行設計,既貼合了主題,又將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導視牌的設計元素提取主要是在圖形元素的提取上運用消減重構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寶相花花紋為主,并有效結合了創客大街本身的場所標志,再搭配上相應的顏色,使圖案飽滿富有活力。在書法上,選擇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楷體,字體清晰可辨,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寶相花花紋在其中只是作為裝飾元素存在,導視牌的主體設計主要還是對唐代的建筑形式進行提取,最后呈現出的導視牌既具有唐風也充滿了創意色彩。

3.1.4 增加植物綠化量,改善街區景觀環境

創意盒子街區中原有的植物以小喬木和灌木為主,其植物功能的搭配較為單一,數量也較少,只是喬灌的簡單搭配,缺乏植物的豐富性。在改造時增加了綠植的觀賞性,在場地入口、轉折點、節點等處增加色彩艷麗、花型美觀的觀賞類植物種植。因為街區面積不大且呈狹長形,所以主要種植灌木、喬木,通過銀杏、石楠、黃楊、白玉蘭、西府海棠以及貼梗海棠等植物加強場地的植物觀賞效果,豐富了綠化景觀層次。

3.1.5 增加照明裝置,改善街區夜間環境

創意盒子街區照明系統欠缺。夜晚很多年輕人喜歡在這里活動、交流和消費,因此,改造過程中在原有場地的基礎上增設了照明系統,消除了街區內的照明死角,并且在不同類型活動空間中增加了環境照明,以增強環境的導向性和識別性,還增加了地面照明設施,為夜間活動的游人和周圍的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在照明系統設計中以層次性系統設計區分道路照明、環境照明、安全照明等,提高了空間照明的辨別性。在中心活動場地采用一般性照明系統,亮度均勻,可在場地空間中單獨安裝;在休憩空間、入口活動空間增加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滿足周圍居民的基本活動需求;在道路的節點、轉角等處增加地燈類設施,一方面發揮空間環境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保障游人的安全出行。

3.2 提升目標

通過對曲江創客大街創意盒子街區的改造,將街區的空間結構進行整合規劃使其達到相對合理的程度,保證每一處景觀空間都具有其價值,同時做到人車分流,提升街區的文創活力,改變街區活力低下的現狀。對創意盒子街區進行全面的綠化,整理街區衛生,在街區內設計相應的休息空間與交流空間,增加層次性綠植栽培,優化商鋪面積和形式,方便游客的游覽和餐飲需求,給游客營造潮流、時尚的街區空間。通過這些舉措吸引游客,讓游客在游覽、消費的同時感受到創客精神和西安的地域文化以及時尚潮流的氛圍。

4 結語

本文選取了西安曲江創客大街創意盒子街區作為改造場地,從空間布局、功能分區、景觀綠化、文化創意、基礎設施服務五個方面進行提升改造設計,改善了原有的環境狀況,并融入場地文化元素和特色,激活了街區整體活力,打造了一個富有文創內涵、地域特色、景觀優美以及人性化的文創街區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穎.基于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文化創意街區景觀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2.

[2] 俞孔堅.景觀、文化與生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56.

[3] 湯曉敏,王云.景觀藝術學——景觀要素與藝術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68.

作者簡介:崔歌(1995—),女,陜西西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鄉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文化創意
“互聯網+”與服飾產品設計人才培養
湖州傳統糕點的視覺審美及其文化創意研究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