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的構建

2021-04-26 17:21徐文唱肖丹
西部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審美共同體思想政治教育

徐文唱 肖丹

摘要: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構建,就是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審美經驗、審美知識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形成的一種設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人的性格、人的修養中注入美的因素,這也是追求美、鑄造美的靈魂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構建的途徑是:(一)借鑒美學理論,使自身審美化;(二)推廣審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三)編著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各個方面的參與與大力支持。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富有重大意義的工程,只有實現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的融合,才能達到培養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修養和全面發展的下一代的目的。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6-0025-03

每一種教育理論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人們在社會中對所遇到的現象的提問,經過研究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且將答案以系統思想理論的方式形成教育理論。本文中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構建,就是在現代社會中,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實施過程中以審美經驗、審美知識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形成的一種設想。這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研究方式和研究立場。

一、思想政治教育審美的理論與現實背景

(一)中西方古典審美教育思想的傳承

審美思想教育的理念不是從現代才起源發展的。在古代,就有中外許多哲學家、教育家研究探討審美思想教育方面的知識?!跋韧鯓方獭钡膫髡f中,周公就將美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統一,其中的樂教是美學范圍內的知識,周公利用“制禮作樂”來教育人們的性格、修養。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更是將審美與教育緊緊聯系在一起,對人進行禮數教育、思想教育、修養教育,以審美知識為教育形式,以道德知識為教育依據。在《論語·泰伯》中,孔子寫道“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這句話中孔子將人的性格以及修養養成和完善的基本過程寫得很清楚??鬃拥睦碚撝?,只有人們興于詩,才能了解性格修養,并且在平時做到禮,從而在社會中立于禮。但是,僅僅做到立于禮還不夠,因為立于禮僅僅是讓人們將所了解的品格修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還必須成于樂,用樂理知識達到人格與修養相統一。只有在音樂的陶冶中,才能使人格更完全。音樂是自由而又令人神往的境界,同時又是將學到的性格修養理論知識與做法融為一體的審美境界。

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音樂是能夠幫助人類修身養性,提升自身修養,完善人格魅力最好的方式。因為音樂能夠幫助人類尋找自己最淳樸的思想,讓人類摒棄不好的品性。畢達哥拉斯在教育他的弟子時經常讓他們在晚上入眠前,通過傾聽音樂來除去他們白天不好的思想,將他們的思想與心靈都歸于平靜;在醒來時,也會讓他們傾聽不一樣的音樂,來消除睡夢中的不清醒狀態。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在所有教育中,音樂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音樂具有獨特的節奏和旋律,能夠直擊人們的心靈,用合適的音樂去教育人類,就會凈化人類的心靈;反之,用不合適的音樂教育人就會使人類的心靈變得骯臟。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美學這兩門學科的歷史性融合

隨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并逐漸走向成熟,在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經將其與審美學知識進行了融合。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往往會以藝術的特點去看待這項工作。藝術通常都是創造美并且以追求美為目標。藝術脫離了美的創造,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藝術的特點,是因為這其中也是在追求美,創造美。

從教育的作用方面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人的性格、人的修養中注入美的因素,這也是追求美、鑄造美的靈魂的過程。高爾基說過,人類本來就是藝術家,人類在生活中,做任何事物時都是在追求著美的存在。因此,這也同時說明了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也要遵循美學的規律,過程中要符合美的發展規律以及要求。比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要美,這種美體現在其性格美、修養美;工作內容也要美,其體現在思想先進美、內容精品美;工作過程也要美,如工作環境美、工作方法美等。只有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環節都遵循美學的發展規律,才能最終塑造出有良好修養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構建審美共同體,也必然審美化,美是思想政治教育題中應有之義。

二、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問題研究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問題研究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是1950年代到1970年代,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在這一階段,通過結合蘇聯在政治工作方面的一些思想與經驗,提出了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這一時期正是新中國成立及鞏固階段,內外矛盾突出,這個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當時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動有很大的聯系。也就是說,當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結合當時我國的國情以及政治要點而構成的。在這個階段,審美活動主要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而進行相關的文學藝術創造。因此,這個階段可以理解為審美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萌芽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1970—1990年,在這期間我國將發展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中,對思想政治教育和審美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大量的整合研究。如果說第一個階段的主要形式是文學藝術創造,第二個階段的主要形式就是利用兩者的優勢互補為發展經濟服務。在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經濟發展為第一要義。因此,在這一階段,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務于經濟發展。各大高校除了傳播正確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觀,重點是促進其他方面,如德智體美的共同發展。在這種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中,高校的工作方向之一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理論知識進行全方位融合。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本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工作中對于審美知識的思考和運用更多了。首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學的深層次聯系,進一步研究怎樣將審美的理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最好的融合,以便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實踐效果。這個階段不再延續前兩個階段的做法,即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審美學知識分開研究。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學合為一體,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區別于傳統美學的新型社會美。思想政治教育和審美互為主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個考核標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是否能夠在受眾中產生美的認知與感受,在接受思想政治的主體身上是否產生了美的人格和培育出良好的修養。

(二)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問題研究的歷史性特征

1.從教育方法的借鑒走向思想理論內容的融合

以前在研究構建思想政治審美共同體的問題時,大多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者在接受教育時如何能變被動為主動。在研究這個問題時,學者以及研究者都是不斷地在審美學的理論知識中尋找相關的研究結論,將所整理總結的審美學理論知識,如其特點等,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從而達到改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如內容不好理解、形式過于單一等。通過借鑒審美學中的方法,雖然能夠一定程度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現的不足,但這種改善是表面的,究其根本,沒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接受度。最根本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開始從借鑒審美教育方法逐漸發展為與審美思想相融合。

2.從知性研究模式走向辯證性思想方式變革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中,很長時間都是借鑒西方的知性模式,同時又一味地模仿前蘇聯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導致我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客體割裂開來,造成人們對于人的主體以及客體的理解都是非此即彼。也就是說,在人們的理解中,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的相同規律以及相同目的都是分開的,兩者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論。這也充分說明兩個不同領域發展出了各自的理論且不兼容,起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行不通的。隨著對馬克思理論的深度理解,尤其是在了解了馬克思的“實踐的唯物主義”理論之后,開始不再采用傳統的知性研究模式,而是逐漸轉向辯證性思想方式去研究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同時,結合中國傳統的藝術辯證理論,學者及研究者都意識到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而言,馬克思理論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以及中國古代修身文化都是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與現實意義的。

3.從單純觀念性研究走向實踐創新研究

在剛剛開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時,對如何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體系,其中包括精準而又全面總結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對如何綜合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如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成果、相關教育學理論、美學理論、接受美學理論、接受教育者思想研究理論等等,從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體系,我們是抱有很大信心的。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開始接受來自不同文化的價值觀、社會觀,學生也不例外,并且是其中最活躍的群體。教肓者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國高校的學生不僅重要,而且極為必要,其對于中國高校的學生養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大促進作用。因此,研究者開始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對于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的研究逐漸從理論性、觀念性逐漸走向實踐性和創新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構建的途徑

(一)借鑒美學理論,使自身審美化

在人們的認知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審美學是幾乎沒有關聯的兩門學科,而且在現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不會將二者聯系在一起,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兩者不存在聯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接受者全面發展。在審美學中,美也是多元化的,有我們所理解的感情美、外在美、人格美,等等,還包括著理性美,也就是人的感情與人的行為達到和諧統一。從這個層面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學理論是有關聯的,兩者的目的也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增強人們區分人性丑惡、事物真假以及真善美的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做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新人,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兩者有了關聯且目標一致,所以教育者可以利用審美學思想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說,審美學思想能夠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提供理論依據。

(二)推廣審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優美的環境能夠讓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都產生愉快的心情,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造快樂的氛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需要美的環境,同時還需要美的多樣化形式。只有將美的形式多樣化,才能夠將美的內容體現出來,實現以美為媒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傳授出去。在審美理論中,多樣化的美能夠讓人們產生欣賞美、追求美的想法,同時在欣賞美、追求美的過程中產生快樂的情感。這樣的教育方法使接受教育者在美產生時出現追求美的興趣和向往,愿意主動地而不再是勉強地接受教育。精神上的主動會使人處于自由放松的狀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進行時也就更具有趣味性??偟膩碚f,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使接受者主動接受并對其產生興趣,就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擁有美的元素,借鑒審美的傳授方法,這樣才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三)編著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

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不僅僅需要教育雙方的努力,還要不斷完善相關教材。結合審美學理論中的相關知識,使其內容充滿美的色彩,而且將其的各個方面,如教材樣式以及教材內容都充滿美的元素,這樣教育者授課有信心,受教育者聽課被吸引。長此以往,受教育者的性格發展與修養會達到和諧統一,全面發展。當然,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共同體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不是單純只依靠研究就可以實現。它需要各方面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富有意義的工程,只有實現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審美的融合,才能達到培養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修養和全面發展的下一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田.美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21).

[2]李妍囡.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0).

[3]張智慧.美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性融合[J].黑河學院學報,2020(8).

作者簡介:徐文唱(1993—),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單位為長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肖丹(1974—),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哲學博士,長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

(責任編輯:御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學向度研究”(編號:2020B009)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審美共同體思想政治教育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探源與審美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