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中的作用

2021-05-06 05:31
名師在線 2021年11期
關鍵詞:軸對稱導圖三角形

劉 慧

(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江蘇南京 210046)

引 言

提到數學復習,很多學生表示自己不會復習,復習方式只是簡單地翻閱書本。這種復習方式浮于表面,自主復習效率較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復習,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1]。思維導圖是一種把事物間的關系通過圖示表達出來的工具。思維導圖具有放射性與發散性,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把大腦中抽象的知識構建為系統的體系,從而使知識條理化,使圖像與文字間建立聯系。學生通過關鍵詞將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刺激大腦結構中負責記憶和思考的部位,更好地開發學生大腦潛能[2]。因此,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能夠開闊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更好地把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快速找到解題思路。

一、幫助學生突破概念難點

小學數學涉及較多概念知識,部分知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容易混淆。教師如果讓學生機械地記憶知識,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對數學概念知識產生抵觸感,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3]。教師如果在概念性學習中科學地運用思維導圖,將概念通過不同的分支進行直觀呈現,就能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形成形象的記憶。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從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比如,在小學四年級階段學習“軸對稱圖形”時,總有學生將其誤寫成“對稱軸圖形”。當學生自主復習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軸對稱圖形”內容下面補充一個分支,描繪一個圖形并畫出對稱軸。這樣學生就能提醒自己什么是“對稱軸”,明白“對稱軸”并非圖形的名字。學生區分了模糊的概念才能加深對清晰概念的正確理解。復習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混淆、單元梳理、區分概念、明確特征、尋找關聯等,能夠拓展思維空間,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歸納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樂于自我突破。

二、幫助學生提高單元復習效率

單元復習是數學復習的重中之重。單元復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4]。學生需要利用不同單元學習的內容分析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小學數學各單元的知識點環環相扣,前后內容聯系緊密。時間長了,學生容易遺忘前面的知識點,這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繪制本單元的思維導圖,以某個主題為核心,慢慢地拓展內容,直至將所有知識點呈現在思維導圖中,從而高效地進行單元復習。

比如,在復習小學四年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單元時,首先教師應提取核心知識點,包括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及多邊形。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以“圖形”為中心繪制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見下頁)。例如,在“三角形”知識點中,教師從三角形的特征出發,引出“角”“邊”“高”等知識,將三角形按“角”區分出的直角三角形與按“邊”區分出的等腰三角形相結合,由此引出一種特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整合單元知識點,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分析與整合能力,從而實現高效單元復習。

三、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數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緊密的邏輯關系,需要學生具備嚴謹的學習態度。思維導圖能夠提供完整、有序的思維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深化和應用數學知識點,從而使學生形成數學認知能力[5]。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建構知識體系,能有效提高學生整理、歸納數學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構建系統、全面的知識網絡,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復習小學四年級“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學生整理了“軸對稱”的相關知識(見圖2),對本學期學習的所有圖形進行了“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判斷及如果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的整理;另外,還在三角形和梯形兩個分支中整合了幾種特殊的三角形及梯形。這樣,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實現了對所學知識的重構,不斷復習、歸納、整合知識點,從而更加全面地回顧與吸收這一模塊內的所有知識。

結 語

總之,思維導圖在復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從而使學生在分析、思考、探究知識中,總結出數學思維模型,幫助學生高效地進行單元復習[6]。思維導圖能夠鍛煉學生的抽象性思維與邏輯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實際數學復習中,教師應科學地使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圖1

圖2

猜你喜歡
軸對稱導圖三角形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軸對稱》鞏固練習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沒有三角形
“軸對稱”復習點睛
第6章 一次函數
感受“軸對稱”的洪荒之力
畫一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