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健康管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與臨床價值評估

2021-05-06 08:46羅劍
中國衛生產業 2021年36期
關鍵詞:心內科分值醫務人員

羅劍

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湖南長沙 410006

心力衰竭是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下降的情況[1],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體液潴留等癥狀,還可并發腎功能損害、肺淤血等情況,嚴重者失去生命[2-4]。臨床中治療該疾病以解決呼吸困難、缺氧等威脅生命的癥狀,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為主要治療目標,方法有氧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5-8]。在治療的同時展開科學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因素,鞏固治療效果,挽救患者生命[9]?;A方式管理雖通過管理醫務人員專業水平、管理診治流程、管理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管理,起到管理效果,但仍有一定局限性[10]。強化健康管理是一種效果較好的管理方式,已經獲得一定的認可度?;诖?,該研究選取2020年8 月—2021 年8 月該院心內科工作醫務人員42 名,對強化健康管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與臨床價值進行評估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心內科工作的醫務人員42 名。用隨機抽樣分組法分為參比組(n=21)和研究組(n=21)。參比組中男10 名,女11 名;年齡23~49 歲,平均(36.03±1.26)歲;學歷信息:本科學歷18 名,研究生學歷3 名。研究組中男9 名,女12 名;年齡23~49 歲,平均(35.94±1.28)歲;學歷信息:本科學歷17 名,研究生學歷4 名。兩組醫務人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取同一時間段內該院心內科接收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進行研究,分別由兩組醫務人員進行管理服務,參比組負責的50 例患者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齡39~81 歲,平均(60.13±1.27)歲。研究組負責的50 例患者中男21 例,女29 例;年齡40~80 歲,平均(59.97±1.3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比組醫務人員應用基礎方式管理,主要包括管理醫務人員專業水平、管理診治流程、管理注意事項等內容。

研究組醫務人員應用強化健康管理。①組建強化健康管理小組。由該院心內科專業水平較高、工作經驗豐富、言語溝通能力的醫務人員組成,均需要學習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展開管理技巧培訓,經過相關考核合格后方可為患者進行管理服務,保障管理效果。②完善心內科管理規章制度。組員需要對以往急性心力衰竭管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影響因素,制訂相關防護策略,并將其編入現有規章制度內,為日后管理工作作參考。③展開強化健康管理服務。對診治環境進行管理:組員需要每日清潔心內科診治環境,使用消毒液擦拭桌面臺面,利用消毒液清洗地面,減少室內細菌數量,降低感染發生風險;每日開窗通風,促進室內空氣流通,保障室內空氣清新,利于患者就診時心態平和;維持室內溫度、濕度、亮度適宜,提高診治舒適性,提高患者滿意度。對治療內容進行管理:對缺氧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氧療支持,恢復體內氧飽和度,改善呼吸衰竭情況;對患者應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地高辛、正性肌力藥物等,緩解患者心衰癥狀,注意用藥時核對好藥物和患者信息,避免使用過期藥物,檢查無誤后遵醫用藥,輸液藥物合理控制輸液速度,挽救患者生命。④定期評價管理效果。組員需要每隔1 個月進行管理效果評價,及時發現管理不足之處,制訂改進方案,不斷增強管理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包括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識了解程度、急性心力衰竭治療知識了解程度等,評估工具為該次研究自擬評分標準,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管理后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越高。

②工作能力:包括言語溝通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診治服務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等,評估工具為該次研究自擬評分標準,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管理后工作能力越強。

③管理滿意度:主要是對醫務人員負責患者進行評價,評價工具為該次研究自擬調查問卷,分值90~100 分表示對管理很滿意,分值70~89 分表示對管理較滿意,分值0~69 分表示對管理不滿意,管理滿意度=(很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來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醫務人員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對比

研究組醫務人員管理后的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好于參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醫務人員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對比[(±s),分]

表1 兩組醫務人員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對比[(±s),分]

2.2 兩組醫務人員工作能力對比

研究組醫務人員管理后的工作能力強于參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醫務人員工作能力對比[(±s),分]

表2 兩組醫務人員工作能力對比[(±s),分]

2.3 兩組患者管理滿意度對比

管理后研究組醫務人員負責患者的管理滿意度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管理滿意度對比[n(%)]

3 討論

心力衰竭屬于心內科診治范疇,具有患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11-12]。心內科管理服務質量的好壞與患者病情恢復息息相關[13]。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管理效果。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基礎方式管理已經不足以滿足患者診治服務需求,需要尋找新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服務質量[14-15]。強化健康管理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方式,通過組建強化健康管理小組,學習急性心力衰竭相關知識,展開管理技巧培訓,提升組員專業素養,保障管理質量。通過分析以往急性心力衰竭管理不良事件進行,總結具體影響因素,制訂相關防護策略,為日后管理工作作參考。通過展開強化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對診治環境進行管理、對治療內容進行管理等內容,有效保障治療效果,挽救患者生命。通過定期評價管理效果,及時查缺補漏,不斷增強管理效果[16-20]。該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醫務人員管理后的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識了解程度(96.84±3.11)分、急性心力衰竭治療知識了解程度(96.86±3.13)分均好于參比組(P<0.05),說明應用強化健康管理能夠豐富醫務人員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識,提高醫務人員治療認知,為日后診治服務做好準備工作。研究組醫務人員管理后的言語溝通能力(96.47±3.18)分、隨機應變能力(96.44±3.16)分、診治服務能力(96.51±3.22)分、風險防控能力(96.53±3.24)分強于參比組(P<0.05),說明應用強化健康管理能夠增強醫務人員言語溝通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更好地為患者進行服務,有利于構建良好醫患關系,同時,還可鍛煉醫務人員診治服務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保障診治效果,規避風險因素,提高管理安全性。研究組醫務人員負責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滿意度為100.00%高于參比組的86.00%(P<0.05),說明應用強化健康管理能夠提升管理服務質量,且已經獲得患者的廣泛認可。

綜上所述,對心內科工作的醫務人員應用強化健康管理的效果較好,能夠提升醫務人員認知水平,鍛煉醫務人員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務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心內科分值醫務人員
一起來看看交通違法記分分值有什么變化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心內科重癥監護室患者心理特點及護理分析
對心內科新護士應用人性化帶教模式的教學效果觀察
淺議醫療糾紛中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護
抗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
體育考核新方案出爐 項目分值變化大
按病種(病組)分值結算:現狀、做法和評價
提升醫務人員職業幸福感
讓真誠關懷為醫務人員減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