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探析

2021-05-10 14:24杜云鵬劉永梅
科學與財富 2021年34期
關鍵詞:抗挫折能力體育教學小學

杜云鵬 劉永梅

摘 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各界的關注,在對小學生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學則具備有利條件,能夠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身體、精神、意志力等得到充分發展。通過體育教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所需制定健康有利的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抗挫教育,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從而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小學;抗挫折能力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其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壞境的能力?!睂W生對于挫折的承受能力是其在學習、生活甚至于日后的工作過程中的一種必備的能力,抗挫折教育正是為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設置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在挫折中盡快恢復,勇于面對挫折。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階段,人們對于培養學生抗挫折的能力越來越重視,有很多家長和學校故意為學生創造一些挫折情境。以使小學生們在面對挫折時能夠經受鍛煉,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一、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背景分析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父母對孩子百般呵護,疼愛有加,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之下長大,所以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不能吃苦,不能遭受批評。但是進入學校后,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這樣的學生面對困難沒有解決的能力,常常受挫,所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得到教師和家長格外重視。通過體育教學中抗挫折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認識挫折,遇到挫折以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在各樣的環境中都能夠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導致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受挫的因素分析

(一)身體上的差異

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學生中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發育良好,熱愛運動,有的則發育遲緩,對待體育項目沒有積極性。在同樣的體育訓練下,每個學生的身體承受力不同,所以會導致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有不同程度上的壓力。

(二)心理承受力不同

有的學生性格外向,天生活潑好動,在教師和同學面前愛表現,時刻想要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表揚。但是如果遇到稍微困難的體育鍛煉時,自尊心太強,硬著頭皮也要完成鍛煉,不能完成時,自尊心就會受挫,也會造成他心理上的負擔。

(三)環境的影響

一個班級的學生有很多,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一旦成績落后,就會有焦躁的情緒。面對那么多的競爭者,在比較中心理會有些挫敗感。

(四)教學不合理

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內容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會導致一些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聽教師安排,擾亂課堂秩序。有些教師對待有這些行為的學生懲罰過度,罰站、跑圈、扎馬步的等讓學生有不滿的情緒,內向的學生也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覺得這樣丟面子,不好在教師和同學面前抬起頭來。

三、提高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徑分析

(一)面對挫折要有正確的認知

在體育課上進行抗挫折教學前,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告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對。選一個戰勝挫折的事例,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引出接下來體育訓練的內容。例如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從小家里貧窮,有個嚴厲的父親,他逼著貝多芬學習彈鋼琴,利用貝多芬的才華去賺取錢財。常常因為貝多芬彈錯打他耳光,長大后漸漸失去了聽覺,但貝多芬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打倒,反而更加努力地練習,運用他對音樂的天賦進行創作。

(二)面對挫折要有積極的態度

消極對待注定會成為失敗者,但積極面對,我們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人為設置一些情境,或者利用當時的天氣優勢,比如出大太陽的時候,在保證不中暑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一些體能訓練,鍛煉他們的意志力。

(三)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形象來接觸學生,偶爾講幾句笑話,讓學生放松一下,增進彼此的關系,卸下對教師刻板印象的包袱,讓學生從心底愿意向教師敞開,情感上達到愉悅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在訓練中如果有學生遇到困難,教師一定要第一時間發現,了解學生所需,并給予一定的幫助,在訓練中成為學生的伙伴和榜樣。當學生之間發生口角或肢體沖突時,教師也要用最好的辦法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緩和他們的關系,并帶領他們一同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四)創造健康有趣的體育活動

教師可根據學生狀態制定適合的比賽或者游戲,豐富多樣才能吸引學生想要加入的興趣。若是單一的幾個動作,反復一直練習就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小學生意志力薄弱,無法整節課都全神貫注,所以也要根據學生的變化而改變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不能過于死板,執拗于課前制定的訓練計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根據學生的需要做臨時改動,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適應競爭環境

有比賽,有競爭,自然就有成敗輸贏,面對失敗,雖然有失落的情緒,但不能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影響。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比賽失利的學生進行疏導,輸掉比賽不可怕,成績不好也不可怕。要鼓勵學生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結果,以后還有比賽的機會,自己加強鍛煉,下次成績一定會有進步。

(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每個學生所生長的背景不同,導致性格上也大有不同,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要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身體素質,制定教學內容,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同時還要根據極少部分有個體差異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有的學生內向,身體素質弱,沒有較強的心理,這時候教師需要去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中去,或者適當地降低活動的難度,盡量讓每一個同學都積極參與。

四、小結

困難和挫折,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是必修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鍛煉身體,也強健心理,讓小學生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再被打倒,不再焦慮,不再有挫敗感,而是有健全的人格,有堅強的毅力,有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能夠在一次次挫折中,獲得勝利所帶來的喜悅。通過抗挫折訓練,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成長中留下寶貴的經歷。

參考文獻:

[1]劉長亮,崔維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J].中華少年,2018(12):152.

[2]陸方紅.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抗挫折教育探討[J].新課程(中),2016(03):48.

猜你喜歡
抗挫折能力體育教學小學
應用音樂教育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培養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
從容面對挫折:青年成長中的必修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