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下的茶產業扶貧問題研究

2021-05-10 14:48劉穎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1年4期
關鍵詞:產業扶貧鄉村振興

劉穎

摘 要:藏雪茶是青海唯一的本地茶葉,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是其主產區。班瑪縣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藏雪茶產業是班瑪縣的重點扶貧產業,為班瑪縣的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該縣的藏雪茶產業正朝著生態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發展勁頭十足。但是,班瑪縣藏雪茶產業因起步晚、受地域限制等因素,存在許多不足,亟待完善。通過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做好“藏雪茶+”系列文章和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能夠進一步以藏雪茶產業鞏固班瑪縣的脫貧成果,助力班瑪縣早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打造出鄉村振興的青海樣板。

關鍵詞:藏雪茶;產業扶貧;鄉村振興

全面脫貧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是相互聯系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而鄉村振興則是決勝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戰略;脫貧攻堅彌補了鄉村振興最突出的短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提升了脫貧成果。[1]脫貧攻堅戰現已取得全面勝利,各地根據自身實際,積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有助于各地形成脫貧的長效機制和早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近年來,藏雪茶產業逐漸成為青海省班瑪縣的特色優勢產業,在全縣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班瑪縣現已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了絕對貧困人口“清零”,應當繼續大力發展藏雪茶產業,以此來助力班瑪由全面脫貧向鄉村振興轉變。

一、班瑪藏雪茶產業發展現狀

(一)夯實綠色基礎,推動藏雪茶生態化

以花葉海棠和變葉海棠的葉子代茶,是藏雪茶的獨特之處。班瑪縣原本就有藏雪茶茶樹的天然分布,很早之前當地群眾就用其制茶并飲用。班瑪縣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最南部、青海省東南部,總面積6138.66平方公里,總人口30055人,大部分鄉鎮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全縣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產業發展空間狹窄,當地人民致富途徑少。2014年,班瑪縣開始人工種植藏雪茶茶樹,并逐步發展起來了藏雪茶產業,建成了青海省首個萬畝藏雪茶種植基地,基地分布在瑪可河兩岸,[4]目前全縣共種植藏雪茶茶樹23500余畝。[5]高海拔、人口稀少、無污染等特點造就了藏雪茶的原生態特色,為班瑪提供了一條生態致富路。2016年至2020年,藏雪茶產業總產值達2080萬元,幫助了當地5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6]藏雪茶產業同時助力于班瑪縣的綠色建設,藏雪茶茶樹增加了全縣的森林覆蓋率,對改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班瑪縣一直堅持走綠色產業扶貧道路,以“自然保護區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為特色,大力發展藏雪茶產業,推動藏雪茶產業為當地群眾增收、為“綠色班瑪”建設增磚添瓦。在第21屆青洽會上,班瑪縣以原生態、純綠色為標簽,把藏雪茶作為“形象大使”向全國推出。[7]綠色、生態是班瑪藏雪茶最大的底色和特色,未來藏雪茶產業要繼續堅持生態化導向,才能牢牢抓住藏雪茶產業發展的契機。

(二)提升質量品質,促進藏雪茶品牌化

通過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是藏雪茶產業助農增收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茶葉品質和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途徑。2015年,班瑪縣成立了藏雪茶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公司+牧戶+基地”和“公司+合作社+牧戶”兩種產業扶貧模式,并通過讓貧困戶中有工作能力的人經培訓后進入藏雪茶種植、加工等環節,讓當地貧困戶在藏雪茶產業發展過程中可持續受益。[8]該公司僅2018年至2020年就為5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分紅6094元,[9]公司不僅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還致力于產品研發和品牌推廣,共研發了20多種藏雪茶系列產品。在該公司的帶動下,藏雪茶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系列得到擴充,品牌知名度也得到快速提升。在第21屆青洽會期間,藏雪茶還依托“云上果洛”公共品牌進行宣傳,向外推出。[10]為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叫響藏雪茶品牌,班瑪縣多次組織人員到外地“取經”,并邀請相關技術人員到班瑪實地考察指導。班瑪縣還制定了《班瑪縣藏茶基地建設與產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藏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保障藏雪茶品質和推廣藏雪茶品牌進行了總體布局。

(三)激活文化內涵,實現藏雪茶特色化

當地的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與茶文化相互交織使藏雪茶別具一格。班瑪是果洛柯森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蘊深厚。班瑪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紅軍長征時唯一經過青海的地方,“紅軍溝”是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長期以來,班瑪的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茶文化相互交織、相互交融,這就為藏雪茶產業依托“三色班瑪”發展壯大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在第21屆青洽會上,班瑪縣推出了以“紅軍茶”為名的小罐茶,為藏雪茶增添了紅色韻味,豐富了藏雪茶的文化內涵[11]。在2020年的茶葉采摘期,班瑪縣舉辦了以“茶韻飄香、助力脫貧”為主題的藏雪茶采摘節,活動體現了當地的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茶文化,有效推進了藏雪茶產業特色化發展。[12]班瑪縣逐漸構建起了“電視+網絡+報刊+微信平臺”的宣傳格局,不斷加大藏雪茶的對外宣傳力度,深挖藏雪茶的文化內涵,努力依托“三色班瑪”建設走獨具特色的茶產業發展道路。

二、班瑪藏雪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7年來,藏雪茶以產業扶貧方式助力班瑪退出了貧困縣序列,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但是,班瑪藏雪茶產業因起步晚、受地域限制等因素,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藏雪茶產業和當地基層黨建融合不夠深

自2014年以來,從班瑪縣委、縣政府到班瑪各鄉鎮黨委、政府,再到班瑪適宜種植藏雪茶的村“兩委”,都非常重視發展藏雪茶產業,把藏雪茶產業作為至關重要的扶貧產業、致富產業,從政策和規劃上都給予了傾斜。但是,班瑪的基層黨建與藏雪茶產業的契合點仍然較少,有待進一步去尋求。一方面,班瑪縣的基層黨組織在擴大藏雪茶種植規模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宣傳、動員和保障作用,然而在散戶種植的情況下,基層黨組織無法在藏雪茶的茶樹養護、采摘和售賣鮮葉等環節中發揮強大的合力作用?;鶎狱h組織的力量被弱化的同時,散戶的種植風險增加了,收益保障無法有效實現,大部分村集體經濟也較為薄弱。另一方面,藏雪茶產業和當地基層黨建并未真正實現互動發展,當地基層黨建對藏雪茶產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藏雪茶產業對當地黨建工作的作用卻不明顯,尤其是藏雪茶文化功能未能發揮出來,其所含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還未真正融入到當地的黨建活動之中。

(二)藏雪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夠高

班瑪藏雪茶雖然存在已久,但是藏雪茶產業起步比較晚。班瑪藏雪茶產業從起步到如今的發展壯大僅用了7年時間,藏雪茶產業鏈比較短,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仍無法形成特色系列。一方面,藏雪茶產業與當地旅游業的融合層次較低。班瑪的茶旅融合主要停留在銷售產品的層面上,比如喝茶、買茶;像采茶、制茶、茶藝、茶禮等參與式和體驗式的活動很少。尤其藏雪茶文化在茶旅融合過程中體現得較少,這樣就無法打造出藏雪茶的持久魅力。另一方面,藏雪茶產業與其他文化產業融合也較少,班瑪當地的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都非常豐富,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藏雪茶產業未能有效借助它們實現自我發展。下一步,需要進一步探索藏雪茶文化與當地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的融合機制。

(三)藏雪茶產業和互聯網融合效果不夠好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可以提供傳遞信息的便捷手段。因此,當茶產業與互聯網技術結合,不僅能促進茶產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而且有利于茶產品的品牌推廣和網絡營銷。目前藏雪茶的種植、養護等環節主要依靠傳統手段,對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依賴性很大,藏雪茶制茶的各個環節也有較大的技術提升空間,茶葉品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另外,藏雪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雖造就了藏雪茶最大的優勢,但這也成為限制藏雪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給藏雪茶的品牌宣傳和對外銷售帶來了很大不便。藏雪茶品牌影響力仍然較小,知名度不高,未能真正走出青海、走向全國,需要借助互聯網進一步助力品牌的營銷推廣,為品牌成長和傳播添磚加瓦。

三、關于進一步發展藏雪茶產業的對策建議

以藏雪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積極推進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并以藏雪茶助力當地組織振興和文化振興,推動班瑪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是班瑪縣當下的重要任務。依據班瑪縣的實際情況,借鑒其他茶葉產區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推行“黨建+”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1.推行“黨建+藏雪茶產業”模式。班瑪縣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掌舵作用,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涌入藏雪茶產業,促進藏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當地人民提供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收入來源。提倡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用股份將藏雪茶種植散戶和集體進行利益聯結,在激發群眾廣泛參與、實現共同致富的基礎上,又能促進藏雪茶產業規?;l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13]進行藏雪茶茶樹的規?;N植、養護,可以有效解決種植散戶收益低、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利于種植基地基本設施建設和機械化作業展開,能夠使先進的種植和管理技術得到有效推廣,促進藏雪茶提高品質、增加效益,實現集體經濟的穩定增收,切實保障當地人民的穩定致富。

2.利用“黨建+藏雪茶文化”方式。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廉政文化中的清雅、純凈等要素,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促進藏雪茶文化與當地黨建融合,一方面,可以在藏雪茶的種、采、制、泡等環節中發掘其純凈、清雅、堅韌、靜心等特點,運用到當地的廉政教育之中,培養黨員干部飲茶思廉的意識,形成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工作氛圍,逐漸打造班瑪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進而豐富青海省的廉政文化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茶文化中蘊含有豐富的哲學思想,可以運用到當地的黨建活動之中,堅定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通過“黨建+”和藏雪茶的融合模式,不僅能豐富班瑪縣的黨建扶貧和產業扶貧方式,而且還能有力推動當地的產業振興和組織振興,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二)做好“藏雪茶+”文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做好“藏雪茶產業+旅游”文章。班瑪縣是藏雪茶的主產區,同時擁有大量的旅游資源,茶旅融合將給班瑪縣的藏雪茶產業、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一方面,藏雪茶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可以為班瑪縣的旅游業發展增添活力。該縣自然生態條件得天獨厚,有“果洛小江南”的美譽,藏雪茶茶樹又屬于林下經濟作物,藏雪茶茶園本身就是美麗的自然生態景觀,這就為當地的觀光旅游增加了特色。藏雪茶產業發展歷程雖短,但藏雪茶文化很早就存在于班瑪,并與當地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融合,這將帶給游客不同的茶文化體驗。另一方面,班瑪縣旅游業的游客資源和專業人才資源能推動藏雪茶產業轉型發展。通過共享游客資源,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藏雪茶、喜歡藏雪茶。通過共享旅游專業人才,可以讓藏雪茶產業轉型升級更加科學化、專業化。[14]因此,班瑪縣可以充分利用紅色旅游和民俗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集觀光、體驗、餐飲、民宿于一體的茶產業綜合體,延長藏雪茶產業鏈,以拓展藏雪茶產業的增收途徑。

2.做優“藏雪茶產業+文化”文章。班瑪縣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深厚,藏雪茶產業應當繼續以當地的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為載體,努力打造出屬于自身的特色??梢詫⒉匮┎璧漠a品名稱、產品包裝、相關活動等注入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元素,尤其是在產品名稱上可以推出以紅軍命名的系列產品,如“元帥茶”等;在茶葉包裝設計上突出紅色文化;在舉辦茶葉主題相關活動時突顯當地的民俗文化、紅色文化。這樣不僅有助于打造藏雪茶的特色品牌,推動藏雪茶產業興旺,而且還可以帶動當地的紅色文化和優秀民俗文化繁榮發展。

(三)運用“互聯網+”手段,助推藏雪茶走出青海、走向全國

1.用好“互聯網+藏雪茶生產”技術。藏雪茶茶樹的采摘期較短,且受溫度、土壤、濕度影響大。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藏雪茶種植區的氣溫監測、土壤檢測以及水利設施建設等,能夠有效減少溫度、濕度等對藏雪茶茶樹的影響,保證藏雪茶在采摘期的鮮葉產量。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藏雪茶茶樹的病蟲害防治,既能推動藏雪茶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又能推動茶園管理向現代化發展。藏雪茶的加工環節輔以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生產環節的可控、可測,能夠更好地保證茶葉品質。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藏雪茶將在堅持綠色導向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藏雪茶也將更加有底氣走出青海、走向全國。

2.依靠“互聯網+藏雪茶推廣”手段。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的產品推廣,能夠極大彌補藏雪茶產業的地域短板??梢砸劳刑詫?、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宣傳,通過介紹藏雪茶的相關知識、直播藏雪茶生長環境、直播藏雪茶采摘加工過程等,讓藏雪茶更好地走入公眾的視野,逐步提高藏雪茶的社會認可度。2019年,班瑪藏雪茶官方企業店在淘寶上線,藏雪茶通過淘寶薇婭直播活動,5分鐘銷售額便達45萬元。[15]因此,藏雪茶可以進一步通過明星宣傳、網絡直播等方式,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還可以利用“書記代言”“干部代言”等方式,拓展宣傳模式,增強品牌的影響力。

四、結 語

班瑪縣的藏雪茶產業是在充分考慮省情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藏雪茶幫助班瑪縣啃下了多年來深度貧困的“硬骨頭”,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走向富裕,是青海省產業扶貧的成功案例。如今,藏雪茶產業正后勁十足,積極探索藏雪茶產業轉型路徑,有利于促進班瑪縣由全面脫貧向鄉村振興戰略轉變,有助于班瑪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打造出鄉村振興的“班瑪典型”。

參考文獻:

[1]魏后凱.如何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N].光明日報,2020-04-03(11).

[2]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2-26(002).

[3]才太吉,班瑪縣概況.楊松義主編,青海年鑒,青海年鑒社,2019,年鑒.

[4][8]班瑪縣人民政府.班瑪縣藏雪茶產業“錢”景廣闊[EB/OL].http://www.banma.gov.cn/html/2824/341867.html.

[5][6][9]班瑪縣人民政府.班瑪縣林下特色產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EB/OL].http://www.banma.gov.cn/html/2824/344967.html.

[7]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青洽會“班瑪藏雪茶”成為原生態“形象大使”[EB/OL]. http://www.guoluo.gov.cn/html/3124/328703.html.

[10]魏慧敏.果洛遞上“云”名片[N].青海日報,2020-07-26(7).

[11]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班瑪藏雪茶,青洽會上最美的青?!拔兜馈盵EB/OL].http://www.guoluo.gov.cn/html/3124/328651.html.

[12]班瑪:舉辦第二屆藏雪茶采摘節[N].青海日報,2020-06-08(4).

[13]周先才.安徽舒城縣舒茶鎮:“雙十”引領打好脫貧攻堅戰[J].黨建,2018(09):55.

[14]易開剛,李解語.茶旅融合與互動發展:模型建構與效果測度——基于浙江省的實證研究[J].茶葉科學,2017,37(05):532-540.

[15]新華網.電商扶貧大有可為|如何用5分鐘賣掉5000份藏雪茶[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04/22/c_1125888599.htm.

(作者系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

猜你喜歡
產業扶貧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產業扶貧的實踐困境
踐行“產業扶貧”農民增收超10倍
“產業聯盟”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路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