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后的中美貿易走勢:競爭還是合作?

2021-05-11 06:45李春頂章潤
進出口經理人 2021年4期
關鍵詞:中美摩擦貿易

李春頂 章潤

2020年,中國再次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美貿易總額為5867.2億美元,同比增長8.3%。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4518.1億美元,同比增長7.9%;中國自美國進口額為1 349.1億美元,同比增長9.8%。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貿易博弈沖擊了雙邊關系,但中國在2020年仍然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充分證明了中美雙邊貿易增長的巨大潛力和互補性。

美國經濟復蘇面臨不確定性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經濟低迷,全球供應鏈循環受阻,商品流動減緩,外商直接投資受到影響,國際格局發生了深刻調整。

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也未能幸免。隨著疫情在美國本土的不斷蔓延,眾多企業受到沖擊,多個行業活動陷入萎縮。

內憂外患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陷入衰退。一方面,在勞動市場上,疫情引發了美國失業潮,使其自金融危機以來的史上最長就業增長期走到盡頭;另一方面,在金融領域,疫情的擴散打擊了市場信心,以至于2020年3月美股在10天內4次觸發熔斷機制,資本市場震蕩史無前例。美國經濟遭受了堪稱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沖擊。

面對疫情的影響,從2020年3月初開始,美國政府運用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的策略,不僅推出了一系列的緊急財政救助和刺激計劃,其規模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用以疫情防控和刺激經濟,而且不斷嘗試用寬松的貨幣工具來啟動相應的救市措施。

救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企業和家庭的現金流壓力,降低了大規模破產的風險,有效穩定了恐慌的金融市場,減小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的破壞力。但是,美國政府前期對疫情的忽視和淡化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后期匆忙重啟經濟又削弱了疫情防控的有效性,這些都使得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另外,疫情及相應措施加大了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增加了美國政府的赤字問題和債務風險,加劇了美國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疫情和貿易摩擦雙重沖擊中美貿易

作為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疫情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增長,而且沖擊了中美兩國的產業鏈,多個行業受到影響,兩國經濟同時面臨多重壓力。

疫情期間,美國在處理對外經濟關系時單邊主義傾向越發明顯,中美之間的產業鏈脫鉤呈擴大和加速趨勢。中美兩國截然不同的抗疫態度和天差地別的抗疫成果對比刺激了美國對華強硬派的情緒。加之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疫情沖擊下美國疲軟的經濟態勢促使當時的特朗普政府試圖將鍋甩給中國,以推卸抗疫不力的責任,從而轉移美國國內矛盾,換取選民的支持,為自己的選情造勢。在此背景下,中美經貿關系面臨諸多挑戰。

中美貿易摩擦方面,2018 年3月,特朗普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無端指責中國通過“強制技術轉讓”“竊取知識產權”等損害美國企業利益,并提出對價值約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施加25%的懲罰性關稅。對此,中方也宣布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兩國貿易摩擦由此展開并不斷升級。直到2020年1月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雙邊貿易摩擦才暫時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息。

中美貿易摩擦對雙邊貿易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未來中美貿易的競爭和博弈關系不僅難以在短時間內化解,而且會成為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絆腳石”。

疫情后的中美貿易走勢

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改變了奧巴馬時期的外交政策,對中國不斷施壓,中美關系一度降至冰點。美國大搞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產品施加額外關稅,將多家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新總統拜登已經上臺2個多月,目前還未明確對外透露對華政策。拜登政府核心內閣成員以建制派精英為主,代表了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對華態度基本一致,強調自由、規則與競爭。但是當前將中國視為美國頭號競爭對手已經獲得美國兩黨的一致認可。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必然會維護美國利益,聯合盟友,在避免冷戰、脫鉤的基礎上制衡中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高速持續增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鼓吹“中國威脅論”,惡意打壓中國,不僅在貿易問題上步步緊逼,還利用自身科技霸權對華開啟技術封鎖。美國的這種敵視態度對中美貿易關系極為不利。

但中美經貿關系中也存在一些積極因素。隨著中國不斷擴大開放,巨大的市場優勢進一步凸顯,多數美國企業仍看好中國市場,愿意在華投資。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發展息息相關,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摩擦,不僅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而且會危及第三方,包括美國的盟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都渴望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國際呼聲也將推動美方重回中美合作的軌道上來。

整體上看,疫情后的中美貿易走勢仍然不容樂觀,中美貿易摩擦將會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雙邊的貿易競爭和博弈不會停止和消失,大概率長期處于競爭中求合作的狀態。不過,疫情之后,預計中美貿易增長的潛力會進一步釋放。

(本文作者:李春頂為中國農業大學領軍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章潤為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生)

猜你喜歡
中美摩擦貿易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國博弈:回顧與展望
成功突圍的中美建交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貿易統計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