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美貿易值得期待

2021-05-11 06:45蔡恩澤
進出口經理人 2021年4期
關鍵詞:經貿中美半導體

蔡恩澤

度過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外貿行業在苦難中熬了過來,不少企業韌性十足,有些企業還出乎意料地活得滋潤。那么2021年呢?中美貿易將沿何路延伸?

一系列事件釋放積極信號

2021年2月11日,中美兩國領導人首次通話。中方本著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與美方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中美要增進相互了解,避免誤解誤判;要彼此坦誠相待,不搞沖突對抗;要暢通溝通渠道,推進交流合作。這次極為重要的通話為處于十字路口的中美關系指明了方向,也給兩國乃至世界傳遞了2021年春天第一個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2021年3月18—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舉行。有媒體指出,這場對話意味著世界上兩大經濟體正在努力處理雙方在特朗普任期內跌至冰點的關系。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中美貿易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81.3%,約1 098億美元。在中國所有貿易伙伴中,美國是漲幅最大的。其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增長87.3%,達805.3億美元;中國自美國進口額為292.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66.4%。

2020年,中國再次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額高達5 867.2億美元。2020年11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達到46.1%的高增速,全球一枝獨秀。不管美方承認與否,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事實。經過幾年貿易摩擦,2020年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不降反升,確實有點戲劇性,卻又有不容忽視的合理性——中美經貿互補性強。

又一令人欣慰的事件是,2021年3月11日,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宣布共同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該工作組將可為中美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個及時溝通的信息共享機制,交流有關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加密技術和貿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人們注意到,上述工作組的成立,是鑒于美國拜登政府修訂了向華為出售產品的有關企業的許可措施,此舉進一步限制了這些企業供應可用于5G設備的產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簽署的明確禁止向華為5G設備制造出口半導體、天線和電池等零部件的禁令已生效。對此,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約翰·諾弗爾深表憂慮。他認為,半導體行業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半導體行業深度嵌套、復雜的供應鏈遍布全球,一枚芯片在生產過程中要環游地球2~3次。這意味著,全球供應鏈中任何一環的堵塞都會造成整個行業的危機。

經過幾年貿易摩擦,2020年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不降反升,確實有點戲劇性,卻又有不容忽視的合理性——中美經貿互補性強,難以“脫鉤”。中國已成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又加入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國外貿底氣十足

在此背景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的成立體現了中美雙方對半導體領域合作的高度關注,有意在逆風中盡量引導事態向好的方向發展。

上述一系列事件傳遞出了積極的信號——2021年中美貿易可期。

中美經貿難“脫鉤”

上述諸多事件與中美貿易息息相關,正顯露出好的勢頭——中美經貿難“脫鉤”。僅就半導體而言,脫鉤將讓一些外國公司的半導體業務“去美國化”,這一做法可能進一步刺激中國人自力更生的精神,背水一戰,尋求自給自足。反之,美國這一損招損人不利己,失去中國客戶將導致美國產業損失價值達540億~1 240億美元的產出,危及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另有120億美元的研發支出和13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可能會打水漂。

2020年疫情之下中美貿易之所以逆勢上漲,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出于遏制疫情需要,被迫調降了部分自華進口抗疫商品的關稅。疫情暴發后,美國國內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大增,其本土生產能力又不足,致使包括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清潔消毒用品在內的防疫用品嚴重短缺。美國不得不緊急公布貿易制裁排除清單,將有關防疫的中國產品的關稅全數免除。緊接著,美國又公布了更多批次的排除清單,將部分消費市場緊缺的食品、日用品、電機也納入免征關稅范圍。

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刺激其國內消費需求大幅反彈。2020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出臺了《冠狀病毒援助、救濟、經濟安全法案》,直接發錢給美國居民,促使全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商品零售增速大幅反彈,帶動商品房和汽車等耐用品銷售由衰由旺,對華電子設備、家居等產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中國從維護中美關系大局出發,以最大的克制應對來自美國的貿易制裁,盡最大努力履行中美貿易協定。需要澄清的是,中方始終堅定地努力執行第一階段協議。2020年執行起來比較困難是雙重因素影響導致的,一是疫情在全球肆虐給協議執行帶來嚴峻挑戰,二是美國加征高額關稅增加了現實中協議執行的難度。即便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2020年中美貿易仍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達4.0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12.6%。

樂觀之中也要謹慎

展望2021年,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隨著美國全民接種疫苗,2021年下半年疫情可望出現拐點,繼續上行的補庫存周期將敦促企業資本支出周期加速啟動,有利于中國資本品、中間品出口。如果疫情出現反復,美國或將繼續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為居民消費需求托底,這樣又有利于中國消費品出口。

更何況中國外貿底氣十足,中國已成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又加入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它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協定,覆蓋全球約1/3的人口,經濟體量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約30%。中國躋身其中,將拓展更大的對外自由貿易空間,尤其是能填補中美貿易之間的“縫隙”。

畢竟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中美經貿密不可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誰也離不開誰,政治歸政治,經貿歸經貿,楚河漢界,涇渭分明。貿易是兩國關系的“穩壓器”,生意總歸要做,既有利于民生,又有利于國家關系穩定,何樂而不為?

從根本上說,美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對華關系上都采取強硬的立場。拜登上臺后聯合盟友制衡中國,中美貿易也會循著這個邏輯適當展開。拜登政府會根據本國需要,靈活處置中美經貿關系,該合作時合作,該挑刺時挑刺,或者在經濟困難時利用中美貿易來平衡關系,耍小聰明,拿中國當墊腳石。因此,未來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還存在,我們切不可過于樂觀。

但不管未來如何,中美貿易穩健增長應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貿易摩擦白熾化的悲劇將不會重演。

中美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許多可以合作的領域。在2020年多重因素沖擊下,中美兩國貿易規模仍然實現了增長。我們還是應當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點上,推動中美關系越過坎坷往前看,向著總體穩定的方向走。這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美兩國經貿關系的長遠發展大勢。

(作者系財經媒體專欄作家、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猜你喜歡
經貿中美半導體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國博弈:回顧與展望
太陽能半導體制冷應用及現狀
成功突圍的中美建交
中美經貿摩擦的四種應對措施
中美經貿變局將走向何方
2018第十六屆中國半導體封測年會
采用半導體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對強度噪聲
一種基于MSP430的半導體激光治療儀
經貿促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