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1-05-13 12:06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1年4期
關鍵詞:民族服飾服裝設計服飾

(江蘇省濱海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濱海 224500)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中華民族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少數民族元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服裝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服裝設計風格是傳遞美、表達美的重要窗口。我國民族眾多,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服裝風格,有著非常鮮明的民族特征,是各族人民在無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被廣泛接受、認可,并一直傳承下來的。民族服飾元素是一種符號,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所在,尤其是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民族服飾元素的應用為現代服裝設計開辟了新路徑,提供了大量的設計靈感和思路,不僅很好地展示了服裝的特色,而且還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關注與喜愛。

1 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應用的積極意義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長期以來,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一道,為中華民族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十分積極的貢獻。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得以延續至今的文明,這是由于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匯聚在了一起,當前,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文化與傳統也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從本質上來說,服裝設計是將美與藝術在服裝上的深度結合,服裝設計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同時也可以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色彩、地方色彩,比如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融入。一直以來,中職服裝設計教學更傾向于現代服裝設計,即緊跟潮流,或是抓住某個消費群體的喜好風格來進行設計,盡管這種設計方式更符合消費的主流方向,但卻缺少了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別具一格的特色。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服裝的審美需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過去的一味跟風,盲目追求潮流不同,現在的消費者更注重個人意愿的實現,更突出個性化,這也就給現代服裝設計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因為每個人的消費觀念會受其自身的文化水平、生活環境及所處氛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不同的消費者對自身的著裝的定位、審美都有著各自的標準,而服裝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保暖和遮羞需求,而是自我表達的一種途徑,不同風格的服裝能展現個體不同的精神風貌,不同的場合也需要穿著與環境相適應的服裝,這也就是為什么會出現正裝、休閑裝、派對裝、家居服等不同類別的服飾,每一款服飾都有與之相匹配的場景、人群[1]。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十分豐富,而且已經經過數千年的沉淀,其構成非常豐富,涵蓋了生產生活、精神文明追求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元素蘊含著不同的意義,承載著不同的向往,有著強大的精神內涵。所以,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能很好地展現中華民族文化的美與意蘊,同時,不同的服裝元素更符合當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所謂個性化需求,是指獨特的,有著非常突出的個人辨識度的,個性化意味著和大眾不同。

中國民族服飾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同消費群體不同的審美觀和消費取向。同時,中國民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能更好地傳播與詮釋中國傳統文化,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偉大的中華民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币虼?,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運用,是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認識自己的祖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對促進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2]。

2 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要在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融入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起到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的效果,首先就需要對少數民族文化以及獨特的服飾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幫助學生在日后實際的設計工作中更好地將特有的民族服飾元素恰當地融入到設計作品中去。然而當前很多中職學校雖然有意識、有要求地要將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具體的服裝設計教學中,但卻忽略了關于民族文化本身與服飾知識內涵的教育。每一個民族都有一段十分燦爛的歷史,也正是這些歷史賦予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服飾元素特有的內涵,而如果只是將其視作為一個符號,那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就是沒有靈魂的。

當前,只是死板地應用符號或是顏色的現象較為突出,缺少對民族文化與民族服飾知識應有的教育。究其背后的原因,與服裝設計教學工作者的綜合能力息息相關,服裝設計的理念都在發生著變化,而一些服裝設計教育工作者其教學觀念還停留在過去,其自身對少數民族文化缺乏深刻的認知,文化素質功底不夠扎實,這就導致在服裝設計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對于少數民族服飾元素的融入不足、不到位、不準確,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3]。

3 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有效路徑

3.1 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認知與教育

我國民族服飾元素豐富多樣,不同的元素代表了不同意義,蘊藏著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所表達的價值觀以及審美取向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認知與教育,讓學生了解民族的發展歷程、民族服飾元素的精神內涵,切實提高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與服飾知識的認知,然后再以此為依托,明確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實際教學中的融入路徑、方法及具體內容,這樣教學才具有針對性,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3.2 加強服裝設計教育隊伍的綜合能力建設

服裝設計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專業,既要突出時尚性,同時還要體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這樣才能在海量的服裝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被廣大消費者認可并喜愛的產品。教學質量與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息息相關,中職院校作為重要的人才培育與輸出基地,要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大力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通過技能培訓讓服裝設計教育工作者接受更多教學新理念,掌握更多教學新方法,以優秀的教師隊伍來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3.3 服裝設計教學要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形式多樣,其造型、色彩和圖案的內涵十分豐富,有相當高的辨識度。要提升教學質量,僅僅加強文化教育,光有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上。比如,以設計學校的春節聯歡晚會服裝為契機,讓學生進行分組設計,可以借鑒少數民族服飾中的色彩元素、圖騰元素、圖案元素(如圖1 所示的苗族服飾圖案),來烘托春晚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少數民族服飾元素的應用與實踐能力。

圖1 苗族服飾圖案

4 結語

作為服裝設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積極結合當下服裝設計行業的大體趨勢、消費者的審美趨向以及現階段中職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特征,通過將少數民族服飾元素進行更好的解析,利用現代化的審美視角以及恰當的教學手段,將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融入進現代服裝設計教學中,通過更多少數民族服飾元素來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服裝設計教學的內涵及形式,切實提升學生的服裝設計專業水平,為服裝設計業輸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猜你喜歡
民族服飾服裝設計服飾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服裝設計中的“國潮”思維
民族服裝文化視角下民族服飾的國際化與品牌化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代服飾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傳統茶元素與民族服飾設計的融合探討
歡歡喜喜購物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