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壺文一體 欣然共榮
——淺談紫砂裝飾的傳承與創新

2021-05-13 07:27周小明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天工 2021年4期
關鍵詞:泥料紫砂壺紫砂

周小明 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凝魂,是中國手工藝制品共有的特征。各行各業的優秀工匠以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為手中工藝品注入蓬勃的生命,使得靜態的物件得以最大限度的擬人化并呈現在世人眼中。今天要說的紫砂壺就是其中之典型。小小一把紫砂壺,集聚著多年來宜興人民對茶的獨到理解和思考。在宜興人心中,茶與紫砂一如魂魄與肉體的關系。歷經千年,兩者在人間煙火的熏染中已逐漸合二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作為茶文化的主要載體,宜興紫砂壺浸潤在歷史長河中許久,已逐漸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雅韻,導致外界提起宜興就逃不開紫砂這個話題。這是一種珍貴的文化標志,亦是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

杰出的手工藝制品必有獨到之處,紫砂壺的獨特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器型精巧且變化萬端,裝飾多樣且含韻不一,泥料稀有且種類繁多,工藝繁雜且精妙絕倫,功能實用且兼具收藏價值。紫砂壺,不僅講究單一層面的完美,還十分注重泥料、工藝、裝飾等的配合和統一,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綜合度量始終是貫穿匠人創作過程的根本理念。接下來要展開論述的紫砂裝飾,就是紫砂壺造型藝術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受不同環境、不同需求等影響從而自然催生出的一類下屬藝術。歷朝歷代的能工巧匠們在傳承紫砂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裝飾工藝,賦予了紫砂文化帶有時代印記的深刻內涵,進而推動了紫砂向前持續不斷地蓬勃發展。

一、紫砂裝飾的發展歷程

紫砂裝飾藝術就是研究如何把紫砂壺打扮得更多姿多彩、如何把紫砂壺裝扮得更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的藝術。紫砂壺和其他工藝品最大的區別就是講究實用性和審美性的高度統一,基于這點,工匠會結合生活實際經驗,充分調動起想象因子,針對不同泥料的特性,靈活運用陶刻、泥繪、鑲嵌等技法對手中的壺進行合乎邏輯又超乎邏輯的藝術處理。

早期,紫砂壺在人們的認知里僅僅是用于煮、泡茶葉的普通器皿。隨著茶文化逐漸興盛,文人的審美意識較之其他社會群體要發展得更快。在皇家園林、廓宇名勝中的碑刻、壁畫的啟迪下,他們開始察覺到可以通過在紫砂壺上劃刻詩文以抒發情韻,不僅能增加紫砂壺整體的視覺美感,還能彰顯出中華文化的博大魅力,從而使其上升到藝術品的全新高度。紫砂裝飾的文化屬性不言而喻。

各工匠所擅長的技藝有區別,美學理念有差異,五花八門的紫砂裝飾風格自然而然地誕生,紫砂壺單一素雅的標簽終于被取走,“多樣”成了人們對紫砂壺的全新印象。

發展到今天,紫砂裝飾的技法種類已遠遠趕超之前的任何一個時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20世紀70年代起,除去傳統的刻字飾畫技法,又額外發展出絞泥、鑲金銀絲、貼花、雕漆等,可謂琳瑯滿目,進一步豐富并壯大了紫砂裝飾這一藝術。

二、較為常見的幾種紫砂裝飾技法

方器、圓器、花器、筋囊器……這些紫砂壺的基礎器形本身便體現出一種裝飾美。方器、圓器和筋囊器以云肩線、凹凸線等立體線條對壺進行裝飾處理,花器則通過塑出云水紋、菱紋等紋路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進行仿生藝術處理。有的線紋勻稱,大大增強了器體的牢固度,使造型更為傳統大氣;有的則刻意追求不完整的線紋走勢,以瑜掩瑕,使壺整體呈現出別樣的新潮質感美。

1.泥繪、堆塑技法。在泥坯還未完全干透之時,用他色泥或本色泥在壺身繪紋樣,多為花鳥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象。此技法清初開始流行,至17世紀晚期趨近成熟。

2.絞泥技法。充分利用紫砂泥料所固有的肌理、質感高潔的造型和不同泥色變化的特點,在泥坯成型過程中同時完成裝飾工藝,令其集各泥色性情為一體,為壺大大增添了神韻。

三、紫砂裝飾在紫砂作品中的實際應用

談到紫砂裝飾在作品中的具體應用,不得不提《中華魂》。創作者以中國陰陽學說“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為整壺設計的切入點,方圓為一體,亦暗含為人處世應“外圓內方”的思想理念。為凸顯生生不息的深意,創作者把蘊含喜慶祥和、繁榮昌盛之意的千年中國龍作為創新元素添加進整壺的創作之中,再使用浮雕技法將龍在壺身進行細致刻繪,輔以陶刻技法于壺身隨心刻出寥寥幾語,皆為肺腑之言。綜觀此壺,一龍首自壺嘴與壺身銜接處昂首威嚴現出;一龍首與壺嘴處龍首相背,在壺把上靜臥;一龍首在壺蓋怡然地悠悠吐水。三龍匯于同一水平線,此謂鎮一方宅、納八方福。最后入窯經柴燒,此壺氣韻一瞬提升。柴燒所帶來的獨特老味與上圓下方的壺體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敦實可愛與滄樸沉穩達到了剛剛好的微妙平衡感。撫過這把壺,你會感到老者的非凡智慧與稚子的青澀懵懂交織在一起,化作一種令人感到回味悠長的力量,叩擊心靈深處。

《四方盈瑞》

在我看來,傳統文化就是紫砂裝飾技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沃土,脫離了文化,再華美的裝飾技法都是沒有靈魂的。文化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博大胸懷擁抱著紫砂,滋養著我們這些和紫砂相伴、以紫砂為生的手藝人。因此,紫砂裝飾是為彰顯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而服務的,同時傳統文化賦予了紫砂裝飾擬人化的意蘊。有了文化的參與,裝飾不再是冷冰冰的客觀物象,相反變成了有溫度、知冷暖的惹人憐愛的靈性之物。兩者互相成就,在傳承這條漫漫長路上感動著沿途一位接一位的尋藝旅人。

四、結語

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印記與身份標識,紫砂在競爭激烈的多元文化框架下,仍能屹立于世界陶苑之中,其中少不了紫砂裝飾技法的作用。它的誕生和不斷發展大大提升了紫砂本身的美觀性,讓紫砂壺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輝,使其成了名副其實的文化氣韻濃厚的藝術品。

現今,紫砂裝飾藝術的發展已邁入新階段,對我們中青年紫砂藝人而言,紫砂裝飾的表現手法、文化內涵依然是永恒的探索課題,需要在日常創作中繼續摸索。

猜你喜歡
泥料紫砂壺紫砂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無相
淺談紫砂壺手工成型中泥性的應用
劉少白
顧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壺
購買紫砂壺4忌
購買紫砂壺忌4
紫砂雕塑的藝術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