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踐行“文化潤疆”對我國現代戲劇文化發展的啟示

2021-05-14 12:16郭亞婷
錦繡·上旬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

郭亞婷

摘要:戲劇藝術根植于每一處它所在的文化土壤中,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審美內涵的思想精神。換言之,戲劇是需要深入洞察到由社會、現實以及人民的文化價值判斷所構成的思想底蘊的深處。習近平總書記秉持著“文以化人、日新其德”理念開展“文化潤疆工程”,就是正確引導民族戲劇文化踏上創新性發展、生活化呈現、現代化探索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進步的道路。中華民族的戲劇文化作為群眾對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摯向往的重要載體,可以在踐行“文化潤疆”思想中發揮著團楊文化建設、振興文化基石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文化潤疆;戲劇文化;思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強調要深入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紤]到新疆各民族作為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且以多民族聚居為主的現實狀況,就更應當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每個群眾的心靈深處。而走進人民內心深處,戲劇文化似乎有著天然的優勢。不管是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還是鞏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或是進行各階層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起到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的作用。而且在踐行“文化潤疆”下的戲劇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在貼近現實、追求思想的基礎上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團結一致。因此,讓戲劇藝術貫徹“文化潤疆”這一思想,可以促進戲劇文化創新性發展、生活化呈現、現代性探索。戲劇文化的思想內涵在與時代精神達成某種一致,才可以流露真情實感,才可以在實現目標的前提下講思想與精神深入基層、進而深入人心。

一、戲劇貼近現實,文學追求思想

現代戲劇藝術似乎面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使戲劇身處這樣一種尷尬處境的根源就在于戲劇創作的困頓。換言之,絕大多數戲劇已經無法以深刻的思想、生動的形象、真切的感情、脫俗的語言來震撼人們的內心深處。然而追根溯源,這其實是因為現代戲劇創作者剖析社會問題的潛能還沒有真正激發出來,類似這種戲劇文學性的缺失幾乎成了現代戲劇創作者的通病。因此,戲劇文學是否具有與其他文學藝術同樣深刻、廣泛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思想性就決定了它能否擺脫窘境,找到至關重要的突破口。正如亞里士多德在總結戲劇的六要素時就把屬于文學的思想、情節等其他因素放在首要位置。所以戲劇的發展需要依靠文學中豐富的思想哺育和推動才可以完成。舞臺戲劇就是要真切地反映的是現實的社會生活,而戲劇文學也要達到一定通過加工提煉的思想高度。

“文化潤疆”明確指出以“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為主的思想理念作為傳統文化的發展目標,就充分地考慮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的社會環境,而且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這一社會現實。除此之外,其中又飽含了積極引導疆內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思想。因此,“文化潤疆工程”的方向是可以實現新疆的文化文明發展的目標的。而戲劇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枝,因其叩問人之為人的本質存在所傳達出的沁人心脾的思想感情,無疑是“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的秘寶。極具影響力的戲劇表演藝術作為民族的文化名片,通過一定的藝術融合促進藝術家與觀眾、甚至是社會與群眾之間建起心靈溝通、普遍理解的橋梁,并為民族賦予特色鮮明的文化品格。因此,“文化潤疆工程”為戲劇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必不可少的機遇,戲劇藝術也可以為“文化潤疆”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首先,每個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歷史與文化,一個民族的文明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積淀、創新與傳承。相反,每一種文化也反襯各個民族的社會現實和生活環境,展現各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形象。戲劇作為一種備受矚目的表演藝術文化,除了其嘆為觀止的舞臺功底之外,還因其走向了普通民眾的實際行動指導,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的因素。所以,戲劇的創作必須或多或少的貼近現實生活?!拔幕瘽櫧こ獭本涂梢越柚鷳騽∥幕褎撟鞯挠|角深深植根于廣大社會民眾,虔誠地呈現民生、傾聽民聲、感受民意、觸摸民情,并在大眾的憂慮、困惑與期盼中思索文化的痼疾、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矛盾,進而探尋出文明的走向、矛盾的轉化和現實的出路。只有這樣,“文化潤疆工程”才可以在戲劇領域切實可行地實施,更好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與時代的律動合拍。其中就包括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這一點就契合了戲劇在藝術審美中承擔著開啟民智的啟蒙育人作用,通過表演來發揮戲劇感人的藝術魅力,進而透過生動的人物形象濃縮地反映當代人的現實生活與思想感情。魯迅先生也說過:“文學藝術應該是‘為人生的,而不是僅供人們消遣的‘玩意兒?!爆F如今,戲劇的生命就在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民族團結現實無縫接軌,在戲劇的“小舞臺”中反映并推動現實“大舞臺”的生活,進而不斷地向疆內人們提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食糧,取得合理存在的社會價值,并為戲劇自身開辟不斷前進的道路。

“借助戲劇真的聲音,才能感動疆內以及全中國的群眾;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使疆內人們和全中國的人們共同美好的生活”,“文化潤疆”對戲劇的期待大概應是如此??傊?,把戲劇當作一門可以反映社會現實人生的嚴肅藝術,可以更好地達到戲劇在藝術審美中開啟民智的啟蒙力量。

其次,戲劇潤疆可以為實施“文化潤疆工程”起到關鍵作用,另外原因之一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可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在幫助其受眾建樹正確的藝術創作觀的同時,形成了優秀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精神風貌??v觀戲劇歷久彌新的歷史,其作為文學藝術在如今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思想性。無論中外戲劇史,真正永久保存下來的戲劇著作都是飽含思想內涵的經典。然而,戲劇所追求的思想內涵并不單純止于思想說教?!拔幕瘽櫧边@一思想理念只是案頭工作,真正可以擔任實踐之舉的當文學藝術的思想融合。在已知“文化潤疆”對公正的、人性化的社會理想發出向往的憧憬的同時,戲劇創作者也需要發自內心的作出個人鑒于“文化潤疆”對社會和人性的洞察和價值判斷所構成的思想,從而化為戲劇藝術的意識形態規范的思想。

而思想融合并非易事,在戲劇創作之前本就承載著“文化潤疆”思想重量,創作者又需要進一步加以個人對社會生活和復雜人性的洞察和價值判斷所構成的一得之見。以中國戲劇史上最著名的經典之作《茶館》為例,老舍在劇作中揭露了那個社會的現實處境,對生活在那個環境下的形形色色人物的洞察和價值判斷,正是因為摻和了劇作家個人見解的思想情感。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劇作中表達的思想與時代精神達到了某種一致,這種真情流露的思想必然會得到大眾的認同,勢必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毫無愧色地以一個巨人的形象屹立。因此,在“文化潤疆”這一理性的乳汁的哺育和創作者精心的照料下,戲劇這一感性的果肉才可以甘甜可口。

進行思想融合的結果必然是戲劇化的思想,可以說這種文學性的思想是具有超越和永恒特點的思想,總是有意無意地引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聯想,使得經典的戲劇劇作有了某種永恒的戲劇思想。在現代戲劇舞臺上獨樹一幟的女性編導田沁鑫就有這樣一種戲劇思想。其中劇作之一《生死場》中最為觸動的是創作者以近乎冷酷的眼光刻畫了物質匱乏、精神貧瘠的環境下,每個人一開始都如蟲豸般茍活到排除異己后人性的覺醒。其間濃縮了生死困境下人的心里震蕩和思想斗爭,所傳達的對“生老病死”不動情動性的麻木態度和“靈肉名利”迷惘糾結的反復輪回的揭露,到最后對人性深處潛藏的反侵略反壓迫和為救國救民的赴死決心的表露,都是具有某種超越性的思想哲理。以至于今天的中國觀眾很容易聯想到如今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以及擁有敢于反對一切干涉主義、全球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破壞主義和違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民族分裂主義的信念。正是這種無法預測的可能性,使本部劇作在某些方面具有了永恒性和超越性的戲劇思想。

戲劇附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必然會使戲劇艱澀難懂,但這不能阻止戲劇藝術思想強有力的推動,而是要做到在避免戲劇說教的前提下完成它在新時代寄予其繼承與創新的任務。就像在“文化潤疆工程”的思想方向下達的情況下,戲劇作為一種文學性藝術應當主動背負起不可推脫的責任,在戲劇變革的時代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正如魯迅好友許欽文有言:“要利用戲劇這個藝術武器來宣傳新思想?!?/p>

總而言之,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強的文學藝術是要反映并貼近現實生活來表達現代人的思想情感的。在“文化潤疆”這以理念下,戲劇創作者就必須憑借自身對社會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對藝術的敏感度,以及對如何借鑒戲劇藝術深入貫徹“文化潤疆”的真知灼見,對于引導戲劇創作、戲劇繁榮、民族團結、文化多元做出貢獻。把“文化潤疆工程”真正打造成凝心聚力的鑄魂工程,真正做到“文以化人,日新其德”。

二、貫徹文化潤疆,開創戲劇前景

歲月更迭,時光荏苒,中國戲劇藝術緊跟時代的腳步,隨著國家、民族發展前進的步伐,從“新時期”跨越進入了“新時代”。然而,中國戲劇的“歷史遺留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而且一直是藝術領域中容易忽視的存在。就像以上折射出關于解決戲劇脫離現實、思想匱乏的問題目前還沒有達到質的進步。相反,戲劇舞臺上部分深刻感人、有啟迪性的劇作中,也摻雜了大量采用浮華淺薄的舞臺形式、布景直白圖解簡單概念的作品。這樣的現狀不由得讓人反思如何才能深度刻畫出劇作中社會的矛盾和人物深厚的生命內涵?如何思考劇作對于現實、對于生活、對于社會乃至時代真正的價值?如何讓劇作蘊含超越表面生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情懷?新時代的中國,呼喚著表演藝術、文學藝術的創新創作,特別是超越性和永恒性的創造發展?!拔幕瘽櫧闭翘峁┝诉@樣一個機遇,使新時代的戲劇夢與新時代中華民族復興、富強美麗中國建設同步發展,進而和綜合國力、國家地位相適應。

戲劇夢承載著“文化潤疆”的中國夢通過創新的、現代的、生活的劇作觸動疆內甚至全中國觀眾的情感,震撼觀眾的心靈深處,才能更好地實現未來戲劇創新性發展、生活化呈現、現代性探索。讓戲劇藝術在中國文化藝術土壤之中,尤其在“文化潤疆”所包含在內的新疆土壤之中更高層次地體現我們民族戲劇的神韻,追求我們民族藝術的風采。

第一是戲劇的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藝術發展講過很多高屋建瓴的重要談話,其中多次論述的就屬“創新”二字。因此戲劇文化想要在“新時代”站穩腳跟,就必須以創新性發展為引擎和動力。正如著名戲劇家契訶夫那種以敢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以一代文壇巨匠的形象推動戲劇藝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留給我們的是價值連城的財富。

然而,我國戲劇界普遍缺乏創新品質的優秀劇作,在現代戲劇舞臺上主要表現在:煥然一新的戲劇作品匱乏,上演最多的仍然是中國戲劇史上最著名的經典之作《雷雨》、《茶館》等劇目,其他能體現時代特征的精品卻是鳳毛麟角;戲劇的核心元素的創新程度不高,情節設置、思想內容、表現形式等墨守陳規,與年輕受眾日益膨脹的審美需求日漸脫節;尤其創作者的創新意識也有待提升,大多數創作者固守慣性思維模式,文化創新心態衰老,導致筆頭艱澀、靈氣缺乏,優秀劇作鮮有出現?,F如今“文化潤疆”就給戲劇提出了新時代民族性的難題,戲劇藝術就是要本著迎難而上的態度面臨各式各樣的創新課題,而不是固步自封吃老本?!拔幕瘽櫧边m宜地給予了當下戲劇創作必須面臨的創新課題,優質資源整合的創新、社會合作模式的創新、以現代理念進行宣傳推廣和市場開拓的創新、持之以恒地對疆內觀眾以及全民族受眾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培養計劃等方方面面的創新。

中國創新型戲劇的文化任務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宣揚中國文化”“促進民族團結”,要塑造有生命質感、愛國守紀的中國式形象。表達有文化深度、思想高度的中國是情感哲思,要在戲劇藝術表達中力圖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例如小劇場黃梅戲《薛郎歸》,就勇敢地做出了貧困戲曲實踐之舉,雖說故事還有些老套,但都進行了一系列具有現實意義、思想內涵的實踐或探索。該劇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推陳出新,勇敢地采用貧困戲曲的創作理念和小劇場的運營的方式,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戲劇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有勇氣地客觀面對、靠自覺地積極踐行、不驕不躁地深入思考,才能完成在基本戲劇觀念層面上延宕已久的的創新,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各個方面的藝術創新,才能真正有文化信心、有藝術底氣地接受習總書記給我們提出的“新時代”的“文化潤疆工程”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性任務。

第二是戲劇的生活化呈現。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有言:“戲劇與任何藝術相比都更要求中肯恰當,如果一出戲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這樣的,那么即使它的缺點再多,仍然不失為一出好戲?!庇纱丝梢?,戲劇的重要特征是需要真實地反映生活的。然而在追求戲劇思想性時,難免在只有普通教育的大部分群眾心目中思想會有些艱澀難懂、道德說教的層面,要避免這種問題就使處理劇作的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的關系就尤為重要。

關于藝術概論中提及最多的就是“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可知藝術真實也源于且高于生活真實。藝術真實既然要保有生活真實,就要求戲劇劇作通過表演、語言等對現實生活進行具體可感的刻畫,通過情節、人物、環境等對具體現象或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真實景象進行寫意還原。但在還原反映社會生活的同時,不能止于停留在表象、還需要反映出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生活規律、內在聯系、實在本質、社會結構等更為深層次的現實生活的真理本質。

“文化潤疆工程”同樣也給戲劇藝術一個將“中國共同體意識”生活化的發展挑戰。戲劇藝術使需要借助通俗化、生活化的表現形式,弘揚正向“民族團結”的價值,謳歌中國夢、民族夢、文化夢與戲劇夢并肩同行的時代新貌,從而有力地推進文化及民族民風民俗的良性發展。譬如以通俗、簡潔、生趣的語言展現社會生活,擴大戲劇藝術“文化潤疆”的受眾覆蓋的范圍;借助契合普通大眾生活于景的通俗化的舞臺語言,當代新創劇作得以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態,合理、充分地進行演說,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凝聚民心,強化文化向心力與認同感,確立新疆各民族身份歸屬。而就像戲曲表演中程式化動作也并非虛擬化的動作,看似虛擬實則寫意概括,也正是由于取材的生活化和表演的象形化才使得戲曲也貼近生活現實。在戲曲四功中“做”“打”尤其體現生活化的特色,在具體的表演中,其動作摹仿又并非完全照搬,而強調“以虛寫實、以簡代繁、以神傳真,以少勝多”的寫意法則來超越客觀現實,達到戲劇藝術空靈飛動的寫意且真實境界。要知道,戲曲的“生活化”,表現的卻不是生活原態,而是生活的情韻。而戲劇藝術生活化呈現,亦是要如此。

戲劇生活化呈現有很多表達方式,并非亦步亦趨的再現生活?!拔幕瘽櫧本褪切枰獞騽∷囆g借用生活化特征使戲劇藝術拓展表演空間,增強表演趣味性的同時拉近與各民族的親和力,才能將“文化潤疆”落到實處。

第三也是最后一點戲劇的現代化探索。20世紀時,中國戲劇的產生發函并不是簡單的一個藝術形式問題??梢哉f,它先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部分,而是中國人的現代化。即中華民族再也不是外來文化的奴役,在思想精神層面上追求個性的獨立和解放。正如魯迅先生文集《墳》中的《文化偏至論》里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在這里,所言皆表明中國文化在吸收外來先進思想的同時與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結合現代化的探索,找到自己的文化進步的道路。

“文化潤疆工程”明顯指出中國戲劇應當在繼承前輩們創作和深刻闡釋的基礎上走向進一步拓展中國戲劇更深入、廣闊的民族化、現代化的可能。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含蓄、謙虛為優秀品格,在古代的藝術傳統中的大千世界里,風云變態、山之嶙峋、海之波瀾,都是中國人氣質品格、襟懷、情操。而藝術所追求的也以一種隱喻、寫意的方式來傳達思想。對于中國戲劇創作者而言,創造一種“中國意象現代表達”文化結構是最具體現中國現代個性的方式。所謂“中國意象現代表達”是在戲劇舞臺上創造一種集“傳統意韻”和“現代需求”于一身的詩化意象。中國戲劇“中國意象”應該體現出現代審美的某些特質,它必須有現代審美的創造機制所構成,傳達出來的可以是充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代性文化信息,即“現代傳達”。關鍵就在于要體現出現代社會的人性洞察和生命思索,要傳遞具

有現代中國戲劇夢的思想情感的文化哲思。其間毫無疑問的是要從中國戲曲中汲取豐厚的養分,不僅是停留在簡單套用的程式化表演和技巧。

“文化潤疆”所需求的中國戲劇現代性探索就是要在講述情節、塑造形象、傳達情感、傳遞哲思的過程中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傳統戲曲的美學意韻,要在更加現代化的文化語境中進行傳達充滿中國情感和中國文化內涵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當前,我國戲劇文化發展刻不容緩,面對問題和困難。發揚“文化潤疆”的中國夢精神,把戲劇打造成可以提供強大思想引領和文化支撐的鑄魂工程,使疆內充分浸透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血脈。

結語

對于此次“文化潤疆”,戲劇藝術日后的文化任務必須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戲劇的特質及民族心理結構,要塑造有生命質感、現實意義的中國式藝術形象,表達有文化深度、思想高度的中國式情感的哲思,而且要運用和發展創新性、生活化、現代性中國式的文化表達方式來進行這樣的塑造和表達,要在舞臺藝術表達中力圖體現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風采,創造一種中國式的詩化舞臺意象,進而達到中國創新戲劇總體性的美學目標??傊?,有利于繼承文化遺產,把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軌跡。

參考文獻

[1]鄒平,《戲劇永遠需要思想》,當代戲劇,2007.

[2]黨建,《習近平: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 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 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2020.

[3]高子文,《新觀念的植入與困境: “悲劇”與中國戲劇現代化》,戲劇,2020.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建構與解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的民族主義因素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一次函數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思想的樂章
思想的樂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