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2021-05-14 13:48張恩閣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綠色防控水稻病蟲害

張恩閣

摘要:水稻栽培期間受各類病蟲害影響較為明顯,科學、有效的種植和病蟲害預防,充分發揮綠色防控技術實效性十分重要,可大幅降低各類病蟲害發生率。實際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的過程中,還需重視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透光和通風性優良,科學控制田間溫度,有助于更好的確保水稻健康成長。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

水稻種植是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為了有效提升水稻種植的質量以及產量,做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關鍵。近年來,隨著水稻防治技術的不斷發展,綠色防控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該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還能加強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對促進水稻產業的穩定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合理使用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一、水稻常見病蟲害

1水稻常見病害

在水稻生長時期,由于小氣候較簡單,物種多樣性少,導致其病害發生概率較高。在水稻生長過程中,發病率較高的病害為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其中紋枯病主要表現為水稻葉鞘、葉片不規則灰綠色、暗色云紋斑,主要發生于水稻分蘗期。

2水稻常見蟲害

在水稻生長時期,出現概率較高的蟲害主要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二化螟等。其中稻飛虱主要包括白背飛虱、灰飛虱、褐飛虱多種類型,其成蟲、若蟲均對水稻具有較大危害。

二、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

1理化誘控技術

理化誘控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按照科學的劑量和規定使用昆蟲性誘劑、誘蟲板、殺蟲燈類似的綠色防控技術,以此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蟲害的危害度,最大程度為水稻的健康生長創造綠色、無公害條件。理化誘控技術使用的關鍵是要掌握好時機,并正確選擇藥劑位置。例如,在二化螟羽化初期,也就是水稻生長初期,就應把二化螟性引誘劑放在適合的位置,確保其能夠高效地吸引二化螟并將其徹底殺滅,以此控制水稻受病蟲害的威脅。同時,在水稻生長末尾階段,也需要及時回收性引誘劑,為二次利用做好準備。實際的性引誘劑用量應結合水稻的種植面積與范圍大小來決定。一般來說,每534m2水稻對應一個性引誘劑,依賴于此性引誘劑控制特定種植范圍內的雄蛾量。將數目控制在理想范圍,維持水稻種植區雌雄蛾比例的平衡,以此來高效控制蟲口密度,使其達到理想標準,維持水稻的綠色、健康生長。

2生態調控技術

生態調控技術就是借助各種生態化調節、控制措施防范水稻的生長受外部環境的干擾,具體方法為:優先選擇優質的抗病害的品種,并以科學的方式種植水稻,或者翻耕灌深水滅蛹等。此外,也要維持稻田地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通過利用生物物種間食物鏈科學規律來自然滅蟲,通過這些方法能有效提升水稻的抗病蟲、防病害能力,進而控制病蟲害所形成的威脅,保證水稻健康成長。水稻最常見的病害為稻瘟、稻曲病等,為了有效應對這兩種常見的病害,通過深入研究不同水稻品種的生命力特征,最終研究出早稻兩優287、晚稻品種豐源優299、岳優712等,而且要切實參照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的自然環境特點,積極推廣水稻抗病品種,從而有效地抵抗外部病蟲害威脅,為水稻的綠色種植與健康生長創造有利條件。

3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則是借助自然界生物圈、食物鏈內各類動物、植物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或者利用水稻病蟲的天敵等自然地消滅蟲害,這種生物防治技術不會對客觀自然環境帶來太大影響?,F階段,最值得信賴的生物防治技術有:向稻田內釋放稻螟赤眼蜂、稻鴨,利用這兩種生物捕捉稻田內害蟲,通過減少害蟲數量提高水稻產量。稻螟赤眼蜂一般是用來消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控制其數目在合理范圍,從而減少對水稻的破壞,也就間接地控制了整個水稻的生長過程。隨著稻田的生長,稻縱卷葉螟與二化螟也都走向集中爆發時段,此時不妨先后分3次釋放某一數目的稻螟赤眼蜂,具體釋放的數量要在15萬只每公頃,或者也可以在水稻成長一周以后向稻田內釋放稻鴨,通過稻鴨來捕捉害蟲,一般來說,單位種植面積內的稻鴨數量要在75—150只,一直釋放稻鴨,當水稻成長為成熟的孕穗為止,一般需要50天左右。通過反復捕捉與尋覓稻鴨,能夠有效地控制二化螟的數量。同時,稻鴨也能及時吃掉稻田內的雜草,省去了人工除草勞動量,而且稻鴨經常在稻田內游泳,踩踏田內土壤,也能提高稻田土體的通透性,進而控制病蟲害的出現。

4無公害栽培技術

此技術應用的前提是要選擇優良水稻品種,將其置于無公害環境內進行無公害培育、施肥、栽培。同時,對水稻實施綠色病蟲害防治,通過采取一些綠色防控技術保護水稻的安全。所謂的優質水稻品種指:產量高、抗病蟲害強、抗逆生長、生育期適合的品種。這些高質品種通常能妥善地適應自然環境,抵御各種自然因素、病害因素等的威脅。無公害的自然環境指: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無公害,同時具備優良的可持續經營的自然環境區域,這其中要求灌溉用水要達到一定的pH,一般處于5.5—8.5;測試水體內的汞含量,要控制在0.001mg/L,鎘含量也要在0.01mg/L以下,砷含量也要控制在0.05mg/L,鉛含量應在0.1mg/L以下。水稻的無公害栽培也要重視水稻的種植密度,其中要重點優化設計單株結構、群體結構,維持適合水稻生長的光照條件,為其光合作用提供保證,實現水稻內有機物的合成,為水稻高產創造條件。

5基因防控技術

基因工程生物技術作為新時代的高端科技,應用于水稻種植與培育中可以增加分子育種,從而增加水稻的產量并提升其質量,以此培育出能夠妥善適應各類環境條件的抗病害水稻,為水稻的高效、安全生長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已經研制出的優質基因水稻品種如華恢1號,經過多重實踐檢驗證實此品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夠有效抵御病蟲害。

三、結語

水稻的生長水平與病蟲害防控水平直接關系到后期的稻米產量與糧食供應,關系到農業經濟的發展,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全新的綠色防控技術,善于運用先進、高端的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保護好水稻安全,維護水稻的健康成長,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堯劍。淺析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集成運用[J].種子科技,2019,37(16):85,88.

[2]陳欣鵬。探究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J].現代農業研究,2019(11):65-66,74.

猜你喜歡
綠色防控水稻病蟲害
水稻種子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究
梨病蟲害防治時間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