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初探

2021-05-14 15:53李貴軍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造林方法育苗技術林業

李貴軍

摘要:近幾年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這一過程中,工業的飛速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破壞,直接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若想最大程度的減少負面影響,就應當重點落實環境保護戰略,并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而本文主要針對植樹造林過程中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見解。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造林方法

自從進入到21世紀以來,我國林業的發展步伐逐年加快,在發展林業的同時,也將目光放置在戰略方法以及育苗技術等多個層面,以求推動環境綠化工作的開展。但是,很多時候連育苗技術的應用以及造林方法的選擇存在諸多不足,這就要求相關的技術人員必須做出改進,將問題扼殺在襁褓中,從而為我國林業發展注入動力源泉。

一、選種及處理

(一)選種

選種過程中通常會運用水選、風選以及粒選等多種途徑,通過全面、有效的挑揀,從而留下飽滿、成熟的籽粒。

(二)消毒

育苗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當首先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盡可能減少病蟲害的威脅,較為常見的消毒方式有紅外線照射以及燙種等等,通過以上方式,達到消毒的目的,以免種子受蟲害與病害的干擾無法健康、快速成長。

(三)苗芽助長

第一,去除油膩。技術人員在助長苗芽的環節,應當首先將表皮存在蠟質以及油脂的種子及時去除,并準備溫度在七十攝氏度左右的草木灰水,而后再用堿面水對其進行稀釋,稀釋至2000五百倍左右的范圍,而后再將種子全面浸泡,這一過程中若溫度下降直至變涼,技術技術人員則可將種子表面的蠟質以及油脂等及時清理,這樣的助長效果將會大大提升[1-2]。

第二,浸泡苗芽。浸泡苗芽的過程中,要求將種子全部浸入水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將會不斷膨脹,并吸收周圍的水分,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苗芽助長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苗芽浸泡過程中的溫度及時間的控制極其重要,需要結合外部氣溫、種子質量等等進一步決定。比如,某些樹苗只需運用噴霧器作噴濕處理,即可自行發出嫩芽,而一些樹苗則要運用溫水浸泡才可發芽。

(四)播種

較為常見的播種方法最普通的栽植方法,一是裸根,主要為落葉松,和杏樹苗等闊葉樹,再一個是容器袋栽植,一般為樟子松和油松等。裸根栽植為秋季,容器袋栽植為雨季。在播種過程中應當結合樹苗的質量,選擇最為適宜的播種方法。若想保證播種效率,就應當通過人工與機械并行的方式,借助機械完成輔助播種,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播種速度,還能大大提高播種效率,還能保證種子成活率。播種完畢后還應當覆蓋厚土,盡可能滿足種子的成長需求。這一環節,需要結合蓋土厚度以及種子的特性進行有效調整,如若所種植的為大型樹種那么則要覆蓋厚土。此時,也要結合土壤類型,比如,沙土則應當盡可能保證其厚度,粘土則要盡可能減少覆蓋厚度,確保覆蓋的均勻性,從而使種子的生長速度趨于一致[3-4]。

(五)育苗

林業育苗技術的應用極其必要,若想保證幼苗健康、穩步生長,就應當從多個方面入手,比如,溫度、光照、養分以及通透性等等,盡可能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不僅如此,技術人員還應當重視過程中的管理,積極落實松土、澆水、施肥以及除草等各項工作,還應當確保幼苗生長過程具有足夠的水分,這樣才能保證幼苗生存環節的養分供給。管理人員還需要定期實施澆水灌溉,3月是澆水灌溉的重要階段,而5月6月則要做好除草工作,對幼苗作施肥處理,促進幼苗生長,為其提供必要的養分。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要定期松土,此項工作的落實可以保證幼苗充足吸收,促進幼苗健康成長。最后,管理人員也需要做好修剪工作,減除干枯無用的枝葉,為其他新鮮枝葉的生長提供充足養分,避免養分過度流失。

二、常見的造林方法探討

中國林業,特別是人工造林,對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所做貢獻巨大,中國人工造林每年以7000萬畝以上的速度推進,使中國人工林保存總面積達到8億畝,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總面積分別占世界的53.2%和40%,居世界首位。簡而言之,中國人工造林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而本文則主要針對現階段較為常見的人工造林法進行分析,詳見下述。

首先將儲存完好的樹苗及時栽培,以期增強幼苗的適應力,確保幼苗快速、健康生長,同時也可減少外界干擾,不受負面因素的影響,從某種角度來講可提升幼苗成活率。這一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予以重視,積極肩負自身職責,加強幼苗管理,特別是要保護幼苗根系,避免損壞幼苗根莖,或出現水分流失嚴重的情況,這樣方可最大程度的確保日后的造林效果。

所采用的造林方法也是較為常規的手段,首先需要事先挖出若干個苗木,而后再栽植苗木,其中的苗木有一年生、兩年生......苗木栽植前,自行焊接與鐵鍬形狀相似的栽植工具,狀窄又尖,約五十公分左右。栽植過程中,要求技術先把工具一踩到底,而后活動出狹窄空間,將苗木放置其中,而后距離苗木三到五公分時,再將鍬踩進去,其中的重點就是先往懷里帶,后再推出去,此操作方式可掩實苗木根部避免懸空,同時也有利于苗木成活。

需要注意的是,播種的過程中,還要選擇最為適宜的播種方式,以確保最終的播種效果。播種的過程中還要對種子之間的距離進行把控,此外,還要控制播種深度、控制行距。播種時需確保種子均勻入溝,而后用土加以覆蓋,覆蓋厚度同樣要重點控制,確保苗床的濕潤度,同時也可避免土壤板結,防止雨水過度沖刷。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況下在北方植樹造林過程中,都會選擇樟子松以及油松,將其作為主要的栽植品種。值得一提的是,杉苗種植相對普遍,管理人員需要在春季完成播種任務。在春季播種杉苗,苗木的抗逆性以及生長期均會有所延長,不僅如此,這部分苗木的出苗期也會相對較小,扎根深,這樣可減少儲存苗木的程序,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春季播種大多都會在2月完成此項任務,3月以后對于苗木的生長相對不利。

通過人工種植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的減少資金投入,減少幼苗購買環節的成本,使得造林方法更具針對性。不僅如此,還能大大提高幼苗成活率,確保幼苗健康、快速成長,也增強了林木自身的抵御能力,即便不對其定期管理,同樣可穩步生長率[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同時也要呼吁民眾參與到環保事業中,除此之外,也要推動林業的發展,將工作重點放置在省內建設層面,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而本文則主要針對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建議與思考,希望可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注入動力源泉,進而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霍旺,付玉.關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19):91-92.

[2]黃彩霞.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現代園藝,2015,24(24):71.

[3]呂蕾.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初探[J].新農村(黑龍江),2017,18(27):142.

[4]王顯勝.有關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初探[J].大科技,2015,25(23):159-160.

[5]劉繼燕.有關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科學與財富,2016,10(11):359-359.

猜你喜歡
造林方法育苗技術林業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林業資源與林業造林方法分析
有關營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畢節市早實核桃實生育苗技術
欒樹種子育苗技術探析
關于林業造林技術的研究
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略談植樹造林程序方法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