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中的設計應用研究

2021-05-14 15:57王澤霖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化內涵設計

摘要:經過5000年的發展、演變和傳承,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正確發掘中國文化元素,合理運用設計理念,也是中國設計師的重要使命,對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從藝術設計的角度,研究中國文化中儒釋道的思想、特點和色彩,探討中國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基本特征和運用技巧。中國文化元素和理念作為公共環境空間的設計資源,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體現公共環境空間設計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傳承文化藝術審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漢文化;公共環境空間;文化內涵;設計

一、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應用的基本特征

(一)藝術性

對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應用的藝術性體現在:人們對公共環境空間內所表現出的思想感情的美好程度。通過公共環境空間空間內所傳體現獨特的漢文化元素包括了圖文樣式、布局意境、線條色彩、造型光線、材料對比等構造出的空間效果,從而感受到美好的精神審美價值,對升華人們精神審美的藝術性有重要作用。

(二)功能性

任何公共環境空間的設計都離不開功能,或者使用功能,或者審美價值的體現。隨著人們對精神審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不僅是滿足大眾人群的使用功能,更注重空間環境效果是否滿足心理需求,從內心發出感嘆。而這些美好的事物來自公共環境空間所反映出來的信息,是設計者文化內涵和情感創作的表達。

(三)時代性

漢文化五千多年的積淀是一個漫長的文化傳承過程。而當今人們對社會價值觀、審美觀、精神追求不同,出現社會意識、審美多元化,在多種文化需求的影響 下就誕生了符合當代時代性特征的設計作品,從而標志著這個時代的獨特。

(四)前瞻性

在對公共環境空間設計與文化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空間設計的結合時,就應當注重對創新型設計的預見性。在文化信息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不同文化交融滲透,和人們對現代簡約、時尚、新穎的追求,這就要求設計者在民族文化與設計傳統文化與現代空間設計的融合時也應該有預見性的考慮受眾人群。

(五)民族文化傳承

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適宜的提取漢文化為公共環境空間服務,使公共環境空間富有濃郁的漢文化氣息,使人們能深刻感受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存在價值,對傳播、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藝術設計離不開文化,民族文化的傳承方式多種多樣,藝術設計就是能很好傳承和弘揚漢文化的方式之一。

二、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應用方法探討

(一)傳統處理手法的應用

對稱是自然的普遍規律也是建筑園林空間的審美要求,彼得.柯林斯曾說“從有機的軀體來看一目了然,自然界是有意對稱的,同理,建筑也應該有意對稱?!?/p>

其二是借景手法。借景入室和借景生景是傳統園林建筑空間的常用手法無論室內還是室外都能看到不同界面的景色,有移步換景的效果。是各空間靈活組織創造有是墻窗、隔斷通透開敞、合理應用的體現,借景手法又分多種,如遠借、仰借、俯借和鄰借,又有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之分。

其三是留白處理,這里的留白主要是“畫境”的處理,是空間的靈活布局、陳設藝術及比例尺度的處理所構成書畫的畫境效果,中國建筑空間的劉白與中國書畫是相輔相成的,能表達出朦朧、含蓄的意境效果。

(二)簡練化提取

一是對量的簡化,也就是形體本身的簡化,任何形體都有一個或多個元素組成部分,量的簡化就是對這些組成部分或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簡練化,去掉設計者認為多余的部分。其二是對形體骨骼線條的提取。是把握形體特征的有效方法。是在了解形體內部結構,看到形體本身骨骼的基礎上對形體骨架結構的提取。而往往很多形體的骨骼是以線的形式存在的。其三是表達意境的簡練化。是對形體形態所傳達意境神韻的提取,在簡練化提取過程中就不能定位于表面現象和本身的形,也就是不能照搬照抄,傳統元素在很多仿生與形體本身表現出來的傳神都極具生動,如雕塑、浮雕、圖文樣式、及飾品、器具、園林建筑所體現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都是傳神和意境表達的豐富資源。

(三)靈活多變的創造性

靈活多變的創造性是在簡練化的基礎上對文化元素的靈活應用。在古為今用時應該是設計者的在設計,對文化元素的合理變化,即創新,創新也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不是莫無需有的出現,也不是模仿,所以不能局限于元素本身造型,應該有敏捷的思維,和掌握豐富形式美的法則。

對于一件設計作品來說創新就是他的新生命,設計作品是需要符合大眾需求的,要能讓大眾解讀,如果拋開一切歷史文化,就很難創造出能讓大眾認可的設計作品。

(四)與時俱進,預見未來

與時俱進是時代的發展要求,預見未來是對時代發展變化的把握,對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也應當符合現代設計的發展需求并對設計的發展趨勢有一定預見性,只有注重時代前瞻,才能把握設計主流,體現設計亮點。只有順應時代發展,找到漢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空間設計的結合點,才能賦有創造性的設計出優秀的作品。在當代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設計作品中對不同文化風格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空間設計的融合應用,也是設計發展的一大趨勢。

三、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應用的意義及價值

漢文化元素及思想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代表,是華夏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真正的設計是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設計,深入了解漢文化元素及思想并附有創造性的應用到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符合我們生活習性和審美要求的。對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角度看,是保留了歷史文化和傳播了漢文化思想。從應用來說它是“古為今用,借古開今”設計思想的延伸和發展。從創新來說它是“在設計”是文化精髓提取與變化的體現。從視覺感染力來看,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結語

“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的應用”其一是應該掌握并深刻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為設計提供豐富的設計資源,其二是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就要求在文化應用的過程要適宜的選擇,無論思想意義的傳達還是元素的提取,都有不同的意義。其三在應用過程中要發揚創造性的設計,以推動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應用的創新發展。本文只是對漢文化的精髓內容、漢文化在公共環境空間應用的特征表現及應用的手法進行拋磚引玉的探討,更多的內容還待諸位研究。

參考文獻

[1] 程靜宇.中國傳統中和思想[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5(1)

[2] 趙明,薛敏珠.道家文化及其藝術精神 [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9(2)(3)(4)

[3] 徐群英.儒釋道思想文化下中國建筑藝術探析[N].藝術科技,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2018-07-29(5)

[4] 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設計類.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王澤霖(2000.6.3),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單位(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學歷本科,職稱學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文化內涵設計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陳國興設計作品
對中國傳統錫工藝傳承的思考
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對比分析
淺談法語習語的文化內涵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