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初中數學的培優補差工作

2021-05-14 16:47阿旺巴姆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工作

阿旺巴姆

摘要:培優補差是以生為本,實施分層教學的體現。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不影響課程進度的情況下,培優補差是一種有效教學的必要措施。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如何做好初中數學的培優補差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優補差;工作

引言

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水平以及個人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若是出現學習能力不平衡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各年齡段的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并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基礎,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能力,并向學生傳授知識。本文從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重視備課環節、了解學優生和學困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從而進行分層教學,針對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從不同的側重點著手,提出相應的培優補差教學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縮初中生之間的差距。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優補差的意義

數學理論性極強、思維要求高,且越學難度越大。因此,隨著學習內容的豐富及難度的加深,部分學生可能會掉隊,而部分學生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吃不飽”現象。就一個班集體而言,如果出現后進生進步很慢的極端現象,是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生成的;而不能給學優生提供提升的空間,也是有違素質教育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優補差的運行有課堂教學的現實性意義,也有學生長遠發展的意義,既要求教師科學施教,又要有效落實培優補差的措施。在培優補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建團隊,建立學習小組,讓學優生幫助后進生。學優生在此過程中既可以對已有知識點進行鞏固、思維提升,又可以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而后進生在學優生的指導下,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課業成績,還可以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最終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二、初中數學學科培優補差策略

(一)明確培優補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師進行完整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教師可以在完成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由于培優補差工作的進行要求教師不僅考慮到教學內容本身,還要將學優生的能力提升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確培優補差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優生需要提升的具體方面和學困生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然后將之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由于數學課堂主要以簡單知識講解和題目分析為主,教師應該根據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異,確保他們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講解基礎數學知識時,充分照顧到學困生的理解能力,保證班級內的全體學生都能理解這些內容,在組織例題分析時,對于難度較小的題目,重點提升差生的掌握,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要重點觀察學優生的反應,對其進行拔高訓練。

(二)教師要重視備課環節

在備課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采用培優補差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加深對于書本知識的理解。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與學生的學習規律相契合,不斷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讓學生在歸納和總結中發現問題。教師通過及時講評這些疑問,使講解更加有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了解學情,建立學習檔案

一個班級中,總會有不同學習態度、能力的學生。就數學學科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反饋中、在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中判斷他們的學習能力、成績處于班級的層次。只要教師關注學生,不斷地分析,逐漸就會對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之后,教師便進一步和那些急需幫助的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讓他們獲得教師的指導,感受到教師的殷切期望,讓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改變認識,積極奮進。當然,建檔之后,教師要精準定位,了解哪些學生學習潛力需要激發、哪些學生急需幫扶。一般來說,培優對象是那些數學基礎扎實、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強。

(四)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活動

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優生取得較好成績的原因與其學習方法得當有關,學困生學習情況難以改善也與其學習方法不夠科學有關。為了促進培優補差工作的有效進行,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方法,在學優生講解自己學習經驗時,學困生能夠將自己的學習方法與之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我。對于學優生自身來說,每一個學優生的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聽別人講解的過程也是自己查缺補漏的過程,并可以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解決自身已經存在的學習問題。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期中與學期末分別舉行一次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學期中的學習交流主要集中于前一階段所學習具體知識的經驗,由于不同單元的知識體系不同,對學生的要求有所差異,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學期中的學習經驗交流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學習意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期末的交流活動主要集中于整冊書以及整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提高來說有較大的幫助。

結束語

培優補差教學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教師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使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的知識訴求都能得到滿足,教師要選取恰當的教學手段展開有效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避免讓學困生感到自卑,同時也不能讓學優生感到驕傲自滿,教師要把握好教學中的平衡,帶領整個班級的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詹志武.淺談初中數學培優補差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9):88.

[2]殷信.初中數學教學中培優補差工作探究[J].新課程(中),2017(07):118.

[3]曾觀福.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培優補差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6(04):23-24.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工作
不工作,爽飛了?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選工作
厭煩工作了該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與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