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門診中學生呼吸道感染的統計與分析

2021-05-17 08:01蔡元康王葳劉丹丹胡峰耿寧果
中國衛生產業 2021年4期
關鍵詞:校醫院季度宿舍

蔡元康,王葳,劉丹丹,胡峰,耿寧果

南京農業大學醫院內科,江蘇南京 210000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TI)是日常診療中常見、多發的疾病類型,是各醫院門、急診就診患者的首位原因。呼吸道感染可為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中任一部位感染,也可合并多部位感染。 高校是一個集合學習、實驗、生活、社交多種功能的區域,空間密集度高,大學生出行頻率高,接觸人員多樣,教室使用頻率高,室內通風不足,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環境。 多項研究指出,呼吸系統疾病是學生至校醫院就診的首位原因[1]。 該研究統計分析校醫院門診2018年及2019年呼吸道感染就診情況,了解校園內呼吸道感染發病特點。在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給出適當提示及干預,同時為合理安排校醫院的日常門診值班人員提供參考,更好地為學校師生服務。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通過回顧分析南京農業大學校醫院在2018全年、2019 全年校醫院的電子病歷就診系統,以2018 學年及2019 學年在校全體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為研究對象,年齡在17~30 歲之間。

1.2 方法

統計呼吸道感染學生的就診時間、年齡、性別、病種。將門診呼吸系統疾病就診疾病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及扁桃體炎、氣管及支氣管炎、肺炎4 類,分別計算出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就診人次數和相對比例;對不同性別、年齡段、月份、季度門診呼吸道疾病的就診數進行比較。

1.3 統計方法

應用Excel 表格對數據進行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全年門診呼吸道感染學生就診總體情況

2018年:呼吸道感染疾病就診總數為14004 人次,最高的是第四季度5303 人次,季度構成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分別是22.96%、26.24%、18.11%、32.69%。2018年峰期為3月、4月、11月及12月,最高峰為12月,就診數為1886 人次,低谷期為8月220 人次。

2019年:呼吸道感染疾病13442 人次,最高的是第二季度4184 人次,季度構成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構成比分別是25.52%、31.13%、16.05%、27.30%。2019年峰期為3月、4月、5月及9月,最高峰為3月就診為1775 人次,低谷期為8月就診為254 人次。見表1及圖1。

圖1 2018 及2019年各月呼吸道感染學生就診情況

2.2 性別、年齡、年級、病種構成情況

2018年及2019年女生就診構成比分別是:62.7%、62.5%,均高于男生。 2018年及2019年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就診構成比分別是:17~21 歲40.68%、44.03%;22~26歲42.07%、40.72%,26~30 歲17.25%、15.25%。2018年及2019年不同年齡年級段學生的就診構成比分別是:本科一、二年級9.10%、15.69%;本科三、四年級31.60%、28.34%;研究生40.50%、36.07%;博士生18.80%、16.90%。2018年及2019年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學生的構成比分別是:上呼吸道感染就94.25%、89.33%,咽炎及扁桃體炎4.05%、6.40%,氣管及支氣管炎1.26%、3.97%,肺炎0.34%、0.25%。

2.3 2018年及2019年各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診人次不同組別的比較

2018年及2019年各季度的不同組別(性別、年齡、病種)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1 2018、2019年學生呼吸道感染門診就診時間分布(人次)

表2 2018年不同季度大學生呼吸道感染就診情況[n(%)]

3 討論

在該研究中第二和第四季度為呼吸道感染學生的就診高峰,季度變化在該研究中作為最重要影響就診人次的要素,更證明了氣象要素可作為上呼吸道感染的獨立誘發因素,春、冬季大風、低氣溫、低濕度降低了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2]。 早春、冬季節戶外的低氣溫,校園人群在室內的時間增多,食堂、圖書館、教室人員密度高,且為了保溫,通風不足,增加了病原體在室內傳播。一項高校宿舍通風量的研究示[3],宿舍內的高通風量,有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稀釋去除室內生物氣溶膠的作用。 背風側宿舍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更高,但背風側宿舍可以通過同時打開門窗,可使宿舍通風率接近迎風側宿舍,對個體的熱舒適產生負面影響。 在2019年一季度寒假期間就診人次明顯下降,但2019年春季學生返校后的第二季度,也出現了該年呼吸道感染的首個高峰,且近年冬春季季節性流感發病率高,這也與校園中呼吸道感染的就診高峰有一定相關性,南京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劇烈,晝夜溫差明顯,氣溫驟降時不注意及時添加衣被均成為校園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生的強烈誘因,不同季度的氣候環境差異直接影響該門診呼吸道患者的就診情況[4-6]。

表3 2019年大學生各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診情況[n(%)]

此次回顧分析發現,該校本科低年級組(一二年級)及高年級組(三四年級),學生人群規模相同,但本科高年級組學生的就診比例明顯高于低年級組,考慮高年級學生學習負擔重,未來考研、就業壓力大,影響作息,可能合并焦慮的情緒,使高年級學生機體的免疫力下降。焦慮、抑郁、不安等負面情緒,會干擾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的釋放,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7]。 多項門診統計中,包括該研究均顯示校園中女生的呼吸道感染的就診人次均明顯高于男生,一方面高校中女生占比就高于男生,且女生大多體質較弱,運動較少,為了控制體重長期不規律進食,營養不良性貧血比例較高[8]。

日常校醫院工作中,應注意培養和教育高校學生養成利于呼吸道健康的衛生、飲食、運動習慣。相關研究表示,接受過手衛生教育并配備使用洗手液的的學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數更少,曠課發生率更低[9]。 日常飲食中,食用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綠茶、藍莓、黑巧克力都富含黃酮[10]。 另外補充維生素D 可以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且對于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收益最大[11]。 高校中部分同學熱愛運動,但運動后3~72 h 是免疫力有所波動的時段,在此期間個體的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12],這與臨床工作中遇到很多劇烈運動后的同學,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增加相符。 但適當的、適應個體的體育鍛煉,能夠明確提高個體的免疫力,改善負面情緒[13-14]。

綜上所述,春季及冬季是校園在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校醫院在此階段給予呼吸道感染風險提示,建議在校內人員密集場所:如食堂、宿舍、教室、實驗室加強通風,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攝入富含黃酮及維生素D的食物,設立呼吸道感染門診,減少校醫院就診過程中的交叉感染,通過上述措施有望一定程度降低校園內呼吸道感染的人次。 加強校園中各種途徑的健康宣教,提醒廣大大學生群體養成有利于呼吸道健康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調節負面情緒,避免室內通風不足、營養不良、運動方式不當、手衛生不佳等負面影響呼吸道健康的影響因素。

猜你喜歡
校醫院季度宿舍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發射統計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發射統計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發射統計
熱得快炸了
基于校醫院視角的醫院感染管理方法
大學里比食堂挨罵還多的地方
學校到底是誰的
作品四
翻番的1季度與瘋狂的3月
熱得快炸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