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習作障礙

2021-05-17 03:47寧奇珍
科教新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圓球抗疫習作

寧奇珍

對學生而言,作文是一個難點。在歷年中考作文中,學生的作文得分很難達到優秀或良好的層面。而對很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來說,作文教學一直是難點問題,頗有“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那么,如何克服習作障礙?

高爾基說:“假如一個作家能從二十個到五十個,以至從幾百個小店鋪老板、官吏、工人中每個人的身上,把他們最有代表性的階級特點、習慣、嗜好、信仰和談吐等等抽取出來,再把他們綜合在一個小店鋪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這個作家就能用這種手法創造出典型來?!笨梢?,教師要以大習作的觀念解讀習作的奧秘。作文需要刻畫的人物遍及社會生活的不同層面,這就是一種大習作的觀念。無論記敘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只有文體的不同,沒有素材的區別。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建立大語文、大習作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不斷搜集平時在課本中沒有的素材。如在2020年的抗疫中,教師可在宣傳和介紹抗疫背景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抗疫中搜集和提煉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守望相助精神;風雨逆行,挺身而出的英雄主義精神;萬眾一心、全民抗疫的團結奮進精神;共同進退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等,將其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確保文章立意高,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思想是文章的眼睛,好的立意,習作就成功了一半。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最難攻克的難點就是文章的立意。如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夢想》習作時,學生習作的出發點,一般集中在自己的夢想、目標等方面,不會提高到家國情懷、價值觀念等高度。教師要適當點撥,分享名人具有夢想的案例。如童第周的奮起直追學習、錢學森歷經波折回國、鄧稼先堅守理想信念等,讓學生懂得夢想需要堅守,實現需要奮斗的道理,以此立意,結合自身實踐,就不難寫出佳作。

葉圣陶以“圓球”這一形象的比喻,論述了如何將材料組合起來,他說,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球這東西最是美滿,渾凝調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獨立的、有生命的文字的象征。圓球有一個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拱著。而各部分又必密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材的時候,一定要強調所有選擇的材料,都必須為中心(立意)服務,一篇文章的所有部分,都要環拱于中心,并將這些材料進行最適當的定位列次,才能讓文章邏輯科學,詳略得當。教師在指導時,要以名家案例、教師的下水文為分析模板,幫助學生分析例文中的材料對表達立意的作用,通過小練筆、片段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具備選擇素材的能力和意識。

猜你喜歡
圓球抗疫習作
“畫”說抗疫
團結抗疫
艷麗的芍藥花
抗疫中的“中國制造”
抗疫作品展
壘不高的圓球
小貓(小制作)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