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會代表委員為教育建言獻策

2021-05-17 03:47
科教新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建議教育

編者按:2021年全國兩會于3月4日拉開大幕,今年兩會期間,教育仍是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熱點,他們為教育改革發展帶來不少提案建議,覆蓋學生健康、鄉村教育、線上教育、教師隊伍、職業教育等多個教育領域,現歸納整理部分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以饗讀者。

關鍵詞:人工智能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建議將人工智能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予以統籌部署、推動落實,統籌多部門協同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管理鏈等環節,鼓勵并引導國內一線企業深度協同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度體系,采用教育牽頭、跨部門協同的方法規劃治理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政策。

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方面,建議鼓勵領先企業、行業服務機構與各級各類學校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協同搭建教師掛職鍛煉、產學研合作等人工智能領域工程能力訓練平臺;依托重大工程項目,支持高等學校加強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引導職業學校培養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鼓勵和支持國內學生赴人工智能優勢國家留學,多方式、多渠道利用國際人工智能領域優質教育資源。

同時,要依托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和人工智能社會治理試驗區,以區域為單位,推動人工智能助力在線教學全過程,推動將人工智能前沿創新創造技術及時轉化為在線教學新產品。

針對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核心問題,建議科技部門與教育部門可通過共建前沿科學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基地組織攻關研究;以交叉前沿突破和國家區域發展等重大需求為導向,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加快各類國家級創新基地的培育。

關鍵詞:職業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維朝:當前,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實行“普職分流”的雙軌制模式,即在學生初中畢業后根據中考成績進行分流。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社會生產服務對人才“理論”素養與“應用”技能的整合需求不斷提高,這一模式亟待改進。

建議調整高中階段教育模式,啟動普職并軌制培養體系,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打通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發展通道,切實優化我國中等教育質量。

建議創建以高三為教育起點的優質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制兩年。學生通過高二年級合格性考試,取得普通高中畢業資格后,可根據意向分普通高校方向與職業技能方向進行專項培養。

關鍵詞:鄉村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雁池鄉蘇市學校校長王懷軍:2021年是我省實施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新高考背景下應加強農村普通高中建設。

受師資配置和教室數量雙重制約,農村高中學校往往不能完全滿足學生選課走班需要,只能開設組合之下的行政班級。另外,由于物理與歷史成了“2選1”必選科目,導致農村學校嚴重缺乏物理、歷史老師,且選擇化學、政治學科的學生減少了,選擇地理、生物學科的學生增多了。

此外,農村學校的教學評價缺少必要的參照。沒有評價和競爭,就沒有動力,但農村學校規模小,半數組合只有一個班,并不利于進行教學評價和班級評價。

建議全國統一進行農村普通高中升級計劃,以省統籌,摸清目前尚在農村的普通高中的底數,中央、省級財政及縣級財政按一定比例配套資金,升級改造農村普通高中并增大教師隊伍儲備。

關鍵詞:弱勢關懷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湖南省委會副主委楊偉軍:建議為心智障礙者撐起“愛的天空”。許多心智障礙者就業面臨挑戰:康復培訓難、社會接納難、政策支持少。他們因缺乏工作機會而無法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功能退化嚴重,給眾多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建議建立專門的心智障礙康復訓練機構,提升心智障礙者職業技能。建立政策獎勵扶持制度,對安排心智障礙者及家庭成員就業的企業,按實際安排的就業人數進行補貼,并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

同時,鼓勵心智障礙者家庭成員參與心智障礙者所從事的社會勞動,創造良好的融合就業環境,幫助心智障礙者融入社會,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關鍵詞:教師隊伍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建議改革和調整中小學教師業績獎勵體系,突出教師教學業績的團隊獎勵,特別是學科教研組、行政班等教學集體的獎勵,而不是僅僅獎勵畢業年級的學科任教教師。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建議通過對教師工資免稅,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加大對義務教育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議通過實施退伍軍人教師培養計劃,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水平,創新師范男生招生、培養機制等方式,進一步改善當下中小學教師隊伍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孟安明:中小學教育的基地是學校,但各種有償補課班層出不窮,學生疲于應付、睡眠不足、體質不達標;家長苦不堪言,經濟負擔重。建議禁止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和個人開展中小學大綱規定的必修基礎課程(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的有償教育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建議開展系統變革,促進智能教育與教師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學方式上,借助慕課等在線教學資源、學習平臺的建設,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實施基于任務的學習。在管理方式上,借助智能化教室管理系統,對師范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及時開展有效指導。在教育實習環節,建設教育實習遠程管理平臺和移動聽評課系統,推行電子與紙質互補的教育實習檔案袋制度。

關鍵詞:特殊群體

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艷:建議有條件的地區組建公益托管機構,由政府出資采購康復器具,雇傭專業康復治療師,與養老機構、療養機構等合作,對符合條件的殘障兒童提供長期托管服務,并由專業康復治療師幫助其進行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的家長能參與社會工作,拿出一部分經濟收入交給托管機構,作為服務與康復費用,這不僅能緩解家庭經濟狀況,還能提高生活質量。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對受害當事人的教育要跟上,讓他們大膽指證犯罪分子,把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中。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建議對被性侵未成年人進行救濟,將精神損害賠償能夠納入到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范圍內;對被侵害未成年人轉學安置進行一個合理安排,建議相關部門為這類家庭涉及到的搬遷問題進行安置。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李靈希望小學校長李靈:要多方關愛“留守兒童”“回流兒童”。父母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學校應幫助回流兒童順利實現學業銜接;教師應定期評估回流學生的學業、交往及身心健康狀況;社會組織應加強“回流兒童”的心理支持建設。其次,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多措并舉保障“留守兒童”“回流兒童”健康成長。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建議在學校層面建立兒童防性侵教育體系,向未成年人教授相關知識,將相應課程納入必修課程。

關鍵詞:學前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辦主任楊善竑:長期以來,幼兒園編制沒有單列,導致幼教師資隊伍編制不足,不少公辦幼兒園不得不大量聘請非在編教師,幼兒教師無序流動,影響保教質量。建議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將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單列,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每年為城鄉公辦園核定一次編制,逐步提高幼兒園教職工的編制數量。有條件的地方要配備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炊事員、保安人員,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提高保教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民委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寒斍皩W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普及水平大幅提高,超過中高收入國家水平,但師資緊缺的矛盾仍非常突出。建議嚴格按照編制標準核定幼兒園編制,配齊教師和保育員;采取有力措施,抓緊補充高素質教師。

同時,進一步增加教師編制和相應的人員經費投入,強化國家與地方政府對于幼兒園編制的監管責任,將編制管理與編制標準的落實情況作為硬性指標,納入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和質量監管的范圍;強化幼兒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未取得教師資格證書者不能任教,未經專業培訓的中小學教師,不能轉任幼兒教師。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建議對標相同學歷、職稱和工作年限在編教師的工資待遇標準,給予非編教師相同的工資待遇并向社會公示。把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納入學前教育督導考核指標體系;逐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補助制度,在成本核算基礎上適當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扶持力度。引導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把更多的資金用于教師工資待遇的改善與提高,穩定和提升教師隊伍質量。

關鍵詞:學生健康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要對學齡前兒童的視力進行動態監測,建立視覺健康檔案。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李東艷:應積極挖掘數字技術潛力,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給校園食品安全打造“數字防火墻”。建議構筑“互聯網+智慧監管”機制,為校園食品安全插上“數字翅膀”。相關機構還應加大對校園周邊商店、飯店、流動餐車、外賣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綜合發揮打擊、監督、預防、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何氏眼科集團董事長何偉:建議青少年兒童每日光照和戶外運動不能少于兩個小時。近用眼的時間過長,一切防控方式都無法起到實際作用。提高公共意識對于青少年近視預防將起到關鍵作用。要借助基因檢測技術,預防高度近視發生。要筑牢筑實“四位一體”近視防控體系。由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家長、學校及醫療機構密切配合、聯防聯動,統籌協調全社會關系,通過大數據和創新科技賦能,筑牢筑實“四位一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張?。航陙?,教育硬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學校都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場館設施基礎,每所學??梢愿鶕陨項l件,選擇一到兩個項目建立高水平的運動俱樂部,在選拔“苗子”的同時,讓所有學生保證足夠的運動訓練時間,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體育職業學院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鄒凱:單項體育協會擁有專業的運動員資源,建議讓更多的專項協會走進校園,通過協會與學校加強合作,在培養體育師資、舉辦社會性賽事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讓更多的青少年受益。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航ㄗh增加小學體育課課時至每周5課時,保證小學生每天都有1小時運動時間,以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建議中小學體育課采用分級授課的模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體能、體質和特長狀況,分為不同的體育級別,跨班級甚至跨年級上課,而無須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課的方式,把統一化的體育課堂轉變成有趣多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投身體育運動的興趣課堂。

關鍵詞:線上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馬瑞燕:建議由教育部牽頭,整合高?,F有20多個線上平臺的3萬余門課程,搭建統一便捷的在線教學資源共享大平臺,方便廣大師生查詢、學習、共享豐富課程資源,讓優質課程惠及更多師生,尤其是貧困家庭學生;在晉升、考評方面,對線上優秀教師予以適當激勵,促進優質師資的共享;加強線上課程學習成果認定,建立學生線上課程學習成果認定機制,鼓勵開放式學習。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應該加強對人工智能學習類產品廣告的專項督導,嚴格建立準入機制,降低黃金時段、頭版頭條等宣傳此類產品的比率,減少學生、家長焦慮;進一步強化問責機制,人工智能學習產品出現問題,加大對相關媒體的處罰力度;還要加強對學校、教師的監管,針對學校、教師有償推廣人工智能產品的情況,要從嚴處理。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在線教育的主動權不能掌握在資本手中。建議推動中小學教育專網建設列入國家新基建項目規劃,在補齊農村地區網絡短板的同時,有效統籌在線教育的監管服務,共同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有力推動教育公平,更好地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建議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加快建立統一標準的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體系,鼓勵社會各主體積極參與,讓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網”更牢固。首先,政策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將網絡安全教育全面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其次,在政府部門指導下,鼓勵互聯網企業參與網絡安全教育;最后,推動全社會形成關注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的氛圍。

關鍵詞:留學生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楊建德:建議嚴把留學生準入關口。在國家層面建立專業的招生機構,加強對高校招生監管,防止為吸引生源擅自降低標準。健全入學篩選體系,嚴格執行漢語篩選標準,并將道德標準、心理測試納入考核體系。加強日常道德評價,對入校后出現重大惡劣事故的一律退學。優化留學生教育體系,改革現行獎學金制度,加強融入中國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湛如:建議調整課程設置,結合實際活學活用,把認同中華文化落到課程實處,以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知華、愛華人才。他強調,還要增強服務意識,為留學生結束課程后的發展、創業提供各種幫助。此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歸國學生來中國參觀訪問、招商引資等活動。

關鍵詞:激活末梢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要將辦好鄉村學校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在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中,明確將教育作為鄉村的首位公共事業,合理布局鄉村學校,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學點,不可盲目撤并鄉村學校。建立健全鄉村教師激勵機制,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支持師范院校定向為農村學校培養高水平師資,增加農村教師培訓機會,加強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將鄉村學校校長隊伍建設納入組織和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校園內外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建議呼吁健全網絡貸款法律法規,加大網絡貸款監管整治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大對不良網絡借貸的監管力度,要求任何網絡貸款機構不得向在校學生發放貸款。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廣州市委會主委于欣偉:構建和完善高?;閼俳逃w系,將婚戀教育設為高校學生必修課。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建議“十四五”期間,建立健全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教師繼續教育機制;同時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保證有資質、有良好素質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輔導老師。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建議圍繞大學“強基計劃”專業內容與要求,參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選修課程體系,納入一部分職業類基礎性課程,研發30門左右的“大學先修課程”。以創造力、真實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為主要考核目標,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多次考試,允許“雙一流”高校自主設定科目要求及分數權重。借助智能化教育平臺,開發頂尖學者、著名教授在線課程,為面廣量大的基層高中建立與高校貫通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提供高質量的課程載體與現實可行的路徑通道。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建議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數讀人工智能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三代人的建議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