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2021-05-18 13:10任珉
農經 2021年3期
關鍵詞:鄉村建設鄉村振興

任珉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是“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鄉村建設行動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是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軟件是加強農村的公共服務,同時要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現代化;鄉村建設;城鄉融合發展

在國新辦2月22日舉行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性行動,并且強調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今年一號文件也對此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要確?!皟蓚€開好局起好步”,其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要謀劃好、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鄉村建設行動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就是要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軟件就是要加強農村的公共服務,同時要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意義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的主動作為。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為了讓脫貧群眾從此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當,政策不留空白。在新的發展階段,鞏固和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將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潛力在農村,重點也在農村。目前,我國農村低收入群體仍占相當比例,拓展農民增收基本途徑,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將進一步激發農村市場活力。從消費看,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四五”期間將突破2萬元,增加的收入中會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消費??梢?,農村有廣大的市場、廣闊的投資空間。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在新的發展階段,特別需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否則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民族復興也無從談起。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鎖明表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對以往鄉村建設歷史經驗的傳承延續,也是當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舉措,必須突出重點,找準發力點。

首先,堅持正確原則,確保有序推進。一是堅持系統思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能單兵突進,不能大拆大建,必須立足各地實際。二是以人民為中心。廣大農民群眾既是鄉村建設的受益者,也是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主力軍,要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確立他們的主體地位,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格局。三是形成建設合力。鄉村建設具有綜合性,需要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協調好各類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形成齊抓共管之合力。

其次,按照規劃建議,聚焦階段任務。按照“十四五”規劃建議,當前尤其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h域城鎮建設具有龍頭牽引作用,要強化縣城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縣城+鄉鎮”同步發展格局,促進縣域內城鄉公共服務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二是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三是加大鄉村建設人才培養力度,一方面要就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農村基礎設施使用維護和公共服務職能提升打牢經濟基礎。

最后,堅持黨的領導,錘煉干部隊伍。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各級黨委要扛起政治責任,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以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要積極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培育和選拔一批政治站位高、勇于擔當的年輕干部充實各地鄉村基層組織,為貫徹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高素質干部隊伍支撐。

鄉村建設行動的具體部署

鄉村建設行動的具體部署有四方面:

一是抓好規劃編制。鄉村規劃是鄉村建設的施工圖,要堅持規劃先行,先規劃后建設,合理確定村莊的布局分類,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可以先干起來。同時要強調編制村莊規劃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展開,注重實用性。村莊要保持鄉村獨特的風貌,要留住村莊的鄉情味和煙火氣,防止千村一面。同時,要嚴格規范村莊的撤并,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迫農民上樓。

二是抓好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提升。下一步,將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要有序推進、分類推進、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重點抓好農村污水處理,切實增強農村宜居性和群眾滿意度。

三是抓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農村的水電路氣等基本都通到了行政村,但村莊內部基礎設施還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下一步,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推進往村覆蓋、往戶延伸。比如,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后要著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生活用電問題基本解決后要提高供電的穩定性,重點解決生產用電問題;行政村基本通了硬化路后要加快建設通自然村(組)路和村內主干道,包括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等。同時,打通倉儲、冷鏈、物流配送從鄉到村的最后一公里。還要健全長效管護運營機制,讓老百姓真正用得上、長期受益。

四是抓好農村公共服務的提升。目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有沒有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與城鎮相比、與農民實際需要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下一步,需要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農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

吳宏耀指出,一號文件也強調鄉村建設要強化統籌、突出重點,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行縣鄉村統籌,不同層級明確不同建設重點,滿足農民不同層面的需要,實現功能銜接互補、資源統籌配置。

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

建設鄉村,規劃先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鄉村形態快速演變的階段,有的村莊會聚集更多的人和產業,有的會逐步向城鎮融合,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一個重要課題。鄉村建設只有先規劃、后建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把握村莊演變分化的規律,才符合城鄉發展建設的規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不少地方立足實際,科學制定規劃,打造美麗鄉村。但與此同時,一些地方過去由于缺少村莊規劃的指引,村莊無序建設,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因此,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堅持繪好藍圖搞建設。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并明確要求2021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明確村莊布局分類。

鄉村點多面廣,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如何科學編制規劃?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對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盡快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對暫時沒有編制規劃的村莊,并不是就不搞建設,中央一號文件作出明確要求,嚴格按照縣鄉兩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確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設管理要求進行建設。

推進村莊規劃工作,要為農民群眾打造更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房質量作出要求,提出健全農房建設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監管體制,三年內完成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加強村莊風貌引導,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針對村莊規劃要注意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編制村莊規劃要立足現有基礎,保留鄉村特色風貌,不搞大拆大建。各地各部門要尊重鄉村現狀,不搞千村一面,注重保留鄉土味道,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規劃一定要尊重農民意愿,要因地制宜、穩扎穩打,不刮風搞運動。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迫農民上樓,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是農民的迫切期待。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取得了顯著成效。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網絡比例均超過98%,廣大農民看病、上學等基本公共服務更有保障。

但與農民的需求相比,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歷史欠賬多、城鄉差距依然明顯。為了讓農民享受到和城市大體相當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在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推進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圍繞建設更加宜居的現代鄉村,全面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動實現城鄉居民生活基本設施大體相當。

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上,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等。

在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上,中央一號文件對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振興鄉村,不能就鄉村論鄉村,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城鄉融合之所以聚焦縣域,一方面,無論從地理距離還是心理距離,縣域對農民的吸引力和親近度較高,當前約1.6億農民工在縣域內就業,需要通過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就地城鎮化。另一方面,當前農村還有5億多常住人口,他們享受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與縣域內城鎮居民有一定差距,農村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少短板。因此,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不僅切實可行,更是迫切需求。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作,要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統籌縣域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城鎮開發、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要做強縣域,提升縣域的承載力。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小城鎮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揮小城鎮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有條件的地區按照小城市標準建設縣城。積極推進擴權強鎮,規劃建設一批重點鎮。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提升縣域就業吸納能力是關鍵。不用遠離家鄉,家門口就能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農民自然而然愿意留、留得住。對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壯大縣域經濟,承接適宜產業轉移,培育支柱產業;推動在縣域就業的農民工就地市民化;鼓勵地方建設返鄉入鄉創業園和孵化實訓基地。

猜你喜歡
鄉村建設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廣州市從化區智慧鄉村建設的調查與分析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從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略窺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對現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啟示
鄉村建設運動對當前扶貧工作的借鑒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