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開州區的產業扶貧之路

2021-05-18 13:19朱明星張梓煜
農經 2021年3期
關鍵詞:產業扶貧精準扶貧

朱明星 張梓煜

重慶市開州區通過貫徹“讓貧困戶真正受益、持續增收、高質量脫貧”的理念,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穩步開展全區產業扶貧工作,構建扶貧產業體系,提高了貧困人口收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使扶貧產業集群發展;創建利益聯結機制,穩定貧困人口收入。

關鍵詞: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特色高效農業

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措施,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重慶市開州區通過貫徹“讓貧困戶真正受益、持續增收、高質量脫貧”的理念,尊重產業扶貧的一般規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穩步開展全區產業扶貧工作,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開州區開展產業扶貧的做法

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開展產業扶貧工作的根本保證,區委通過建立產業扶貧專項領導小組,統籌引導全區的產業扶貧工作。區農業農村委作為行業扶貧牽頭部門,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壓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抽調精干力量組建脫貧攻堅產業扶貧辦公室,協調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原則,引導村黨組織書記兼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支持村黨組織書記興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濟主體。推動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探索“黨支部+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黨組織+產業協會+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組建率達到百分之百。

構建責任體系。開州區建立產業扶貧“包片、包線、包鄉、包村”的“四包”責任機制,區農業農村委領導“包片、包線”,首席專家和產業指導員“包鄉、包村”,實行分級管理和分線作戰,壓實各方產業扶貧的責任,實現對貧困戶的全覆蓋。通過將工作責任到單位、到人,限時高質完成工作任務,同時將各級監督檢查和上級評估檢查結果與平時考核、年終考核直接捆綁掛鉤,有效激勵干部職工敢于擔當、主動作為。通過適時調度檢查,確保工作的推進與質量,推行“每月研究、每季調度、半年會商”產業扶貧工作制度,檢查督促工作進展,梳理問題,研究解決措施,推進產業扶貧落地落實。

精準發展到村到戶扶貧產業。開州區按照“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要求,立足地區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作用,在本地區建成一批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通過組織16名農業產業技術首席專家,制定24種到戶產業增收模式,對每種模式的投入、產出及收益做出具體分析,精準的發展到戶特色產業。將增收模式資料編印成冊,發給每個扶貧工作團、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幫扶責任人,推廣“雙對接雙選擇”產業到村到戶機制,指導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戶選擇1—2種脫貧產業。開州區結合貧困村自然資源稟賦,突出產業發展特色,聚焦扶貧產業發展,堅持綠色先行示范,精準優化產業布局,深化魯渝產業協作,推動區域主導產業向貧困村貧困戶覆蓋,精準的發展到村特色產業。

人才支撐。引入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技術資源,深入開展魯渝協作人才交流,推行區級首席專家扶貧制度,組建了果品、茶葉、養殖等扶貧行業協會,推行特聘員制度,構建了區、鎮鄉、村三級聯動產業扶貧指導制度。全區組建13個產業指導和定點攻堅工作組,優化選派了233名村(社區)級產業指導員,配備3735名貧困戶產業指導員,特聘扶貧農技員4名,產業指導員每月進村入戶開展產業指導一次以上,實現到村到戶產業指導的全覆蓋,保障扶貧產業科技指導服務。

資金保障。在財政投入上,脫貧攻堅以來,全區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3億元,支持發展水果、中藥材、生豬、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業養殖業產業基地,進行生產、加工、倉儲、營銷和基地產業道路基礎設施等全產業鏈建設。落實融資資金0.5億元用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和集中安置點搬遷戶菜園地建設,包裝產業項目71個,鞏固提升集中安置點所在村和分散安置村產業發展。在貸款貼息上,遞增式的落實貸款貼息資金累計0.2億元,對帶動貧困戶受益面大、就業人口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貼息補助,累計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達1200余個,提升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扶貧意識。同時鼓勵銀行發放信貸支持貧困戶和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扶貧產業,支持貧困戶發展農業增收產業。

開州區開展產業扶貧的成效

構建扶貧產業體系,貧困人口收入提高。開州區立足貧困村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山地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區域主導產業和貧困戶增收產業。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產業基地+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建立了與貧困戶穩定增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全區發展特色水果、道地中藥材、優質蔬菜、特色糧油和生態茶葉等扶貧特色產業120萬余畝,年出欄生豬達102萬頭、年出欄羊53.8萬只、水產品年產量達3.06萬噸,建成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業等扶貧產業基地2634個,實現了村村有增收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貧困村全部實現經營性收入。全區3.1萬戶貧困戶享受過產業扶貧幫扶政策,享受率達99.9%,利益聯結貧困戶達99.5%,產業扶貧帶動貧困人口年均增收2559元以上,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增幅高于全區農民人均增收水平。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扶貧產業集群發展。全區培育發展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6家、家庭農場1018家、專業合作社1710家、種養大戶5800戶和村集體經濟組織457個,領辦了扶貧種養業產業基地建設,建立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業基地+貧困戶”模式,聯結覆蓋貧困戶達99.9%,帶動了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了貧困戶長效穩定脫貧。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打造了100億級中醫藥產業集群、100億級生態畜牧產業集群、50億級柑橘產業集群、50億級生態漁業產業集群、10億級生態茶葉產業集群等。通過產業集群發展,統籌推進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

創建利益聯結機制,貧困人口收入穩定。開州區通過采取資產收益、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務工就業、產品代銷、生產托管、房屋聯營、租賃經營等八種主要聯結方式,重點推行返租倒包型、產業托管型、集體帶動型、合股經營型、訂單種養型、就業幫扶型等模式,建立貧困戶參與融入產業發展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全區建立了3.12萬戶產業到戶臺賬,產業扶貧利益聯結覆蓋貧困戶3.1萬戶,覆蓋率達99%,其中:資產收益3.09萬戶、土地流轉0.39萬戶、資金入股0.67萬戶、房屋聯營0.01萬戶、務工就業0.78萬人、產品代銷0.03萬戶、生產托管0.12萬戶。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建立與貧困戶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產業扶貧帶動貧困群眾年人均增收達2559元,促進了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致富。

開州區開展產業扶貧的啟示

壓實責任為產業扶貧提供保障。開州區通過建立產業扶貧“包片、包線、包鄉、包村”的“四包”責任機制,通過實行分級管理、分線作戰,壓實各方產業扶貧的責任,覆蓋了全區所有開展產業扶貧的建檔立卡戶,保障了開州區扶貧產業的發展。責任的落實在產業扶貧中十分關鍵,壓實各主體相關責任為產業精準扶貧提供了保障,責任落實的關鍵是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同時明確任務完成的期限與質量。落實好主體責任,根本又在擔當,將各級監督檢查和上級評估檢查結果與平時考核、年終考核直接捆綁掛鉤,激勵干部職工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全心投入到產業精準扶貧工作中。領導干部要形成“頭雁效應”,通過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匯聚精準產業扶貧的強大合力。

精準地合理布局扶貧產業。扶貧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精準布局,結合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與地域特色,推動扶貧產業向貧困村貧困戶覆蓋,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區域主導產業和貧困戶增收產業。扶貧產業在發展時需要全面地規劃,貧困地區在推進扶貧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即使有明確的依托資源和發展目標,但如果缺乏具體的規劃方案,扶貧產業的發展也容易產生自發、盲目、無序的局面。在發展到戶扶貧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要求精準布局,由于不同的建檔立卡戶自身家庭的情況不同,勞動強度和技術能力的差異,地方政府要為其精準選擇適宜的產業發展。

激發貧困戶開展扶貧產業的動力。產業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需要激發起貧困戶的自身動力,從“推動其發展產業”轉變為“我要發展產業”。開州區在推廣到戶產業時,對達到產業發展獎補規?;鶖狄蟮呢毨?,實行先建后補方式予以獎補;通過組建扶貧行業協會,推行特聘員制度,構建了區、鎮鄉、村三級聯動產業扶貧指導制度,實現到村到戶產業指導的全覆蓋,提高了建檔立卡戶的技術管理水平,使他們有信心發展好扶貧產業;開州區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作用,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支持帶貧主體在現有保險品種目錄范圍內應保盡保,降低了扶貧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這些方式都提高了建檔立卡戶發展扶貧產業的積極性。通過這些方式激發貧困戶的內生活力,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及自我發展能力。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猜你喜歡
產業扶貧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產業扶貧的實踐困境
廣西省產業扶貧探析
踐行“產業扶貧”農民增收超10倍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淺析迪慶州精準扶貧情況
“產業聯盟”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路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