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跳高運動員基礎訓練的相關研究

2021-06-03 06:05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男子運動員速度

(佛山市順德區業余體校 廣東 佛山 528000)

前言

我國男子跳高運動是一個含有多種因素、具有多種層次,其發展過程受多方面的影響也是比較復雜的。它的整個發展過程,完全可以說是具有一個整體性特征。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這一過程目前的運行狀態雜亂無章,沒有一個可循的規律性,這也從而導致了我國男子跳高運動發展一度處于相對落后的局面,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可控制的過程,跳高運動在體能和技術上的要求較高,我國在這一類項目上一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充分認識和挖掘男子跳高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潛力,將能夠影響跳高運動的相關因素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針對目前男子跳高運動中存在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調整,就能夠推動我國男子跳高運動實現持續發展。

1、中國男子跳高運動發展背景

我國男子跳高運動的發展一直受到內外部大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國際發展背景,另外一方面是國內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國內社會因素的影響。就目前情況來看,在一眾因素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我國男子跳高運動發展的因素有兩個。分別是訓練體制和管理體制。50年代我們學習并借鑒了以前蘇聯為模式的訓練指導思想。出現了以馬翔龍為代表的優秀跳高運動員,他是我國第一位破兩米記錄的優秀男子跳高運動員。后來又有著名跳高運動員倪欽志,以2.29m的成績改寫了男子跳高世界歷史紀錄。80年代的著名教練胡鴻飛多次強調訓練的核心思想是速度,在后來的幾年里,朱建華在1983-1984年間連續三次打破世界紀錄,促使中國男子跳高項目走向了輝煌,但是后來原蘇聯選手帕克林打破了他的記錄。從此以后,我國男子跳高水平大幅下降,處于了低潮期。后來,國家體委曾多次舉辦跳高專題研討會,意圖經過多重努力盡快縮短與男子跳高世界紀錄的距離,甚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紀錄、實力與世界頂級運動員齊平,但事與愿違,這些努力都沒有一個好的成效,我國男子跳高運動一時徘徊不前。

2、中國男子跳高運動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

2.1、意識形態不清晰

在當下一部分的跳高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和弊端,一部分教練只是看中運動員們的賽場綜合成績。只是在乎一時的成敗,不會舉一反三,不會對每次比賽的不同的經驗進行一定的總結。具體行為體現在科研意識薄弱,在訓練過程中缺少觀察,沒有通過對運動員訓練的相關數據進行詳盡的研究分析,這就導致了教練無法對運動員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這也是現在訓練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成果的原因之一。

2.2、決策管理方法單一

在當下一些體校對運動員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科學的數據管理對于運動員訓練的重要性,觀念老舊、管理方法單一,沒有擺正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只懂得埋頭苦練,卻不懂得抓理論工作和科研工作,不懂得通過理論數據分析最高效的訓練計劃與模式,不能將有限的經費統籌安排在科研以及先進設備上。關于科研的資金投入量過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訓練條件差等后果。

2.3、跳高過程中存在問題

在跳高過程中,身高、腿長、心態、動作協調程度、空中協調能力、助跑步長、步頻、弧線以及技術、加速形式等等都是影響跳高整個過程的重要因素。助跑速度偏低是跳高過程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除此還有運動員在起跳的最后一步步長不合理,導致重心不穩定,這種情況下,運動員無法相聚開始的助跑速度轉換為過桿的垂直速度。也不能達到預想的高度。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起跳瞬間膝關節緩沖過大,要知道起跳的速度是很快的,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這個時候,運動員的膝關節沒有辦法完全的施展開。還有便是運動員對騰起高度的有效利用不足,經過助跑得到的重心最高點與橫桿存在較大偏差,這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過桿的失敗幾率。

3、跳高運動員基礎訓練的實施路徑

3.1、加強助跑技術訓練

以背越式為例,助跑是為了使運動員獲得最適合自己起跳的速度,為運動員起跳獲得適宜的位置,并為接下來的起跳做好準備。背越式跳高運動員采用曲線助跑,要保持勻加速的助跑狀態,每一步的步數都要快于前一步,最后四步弧線要短,同時跑的過程中要有彈性,動作幅度逐漸增大,上體保持前傾,身體重心盡量保持較小的波動狀態。這是在整個跳高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跳高運動員最為難以掌握的一個部分。根據大量研究,我們得出結論,背越式跳高運動員開始啟動時助跑方向在70°-90°之間,在開始進入弧線時的助跑方向為25°-35°。大多數運動員是跑8-12步,助跑過程也分為幾個階段,基本上從倒數10-5步為加速階段,倒數4-3步達到整個助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再到倒數第2步是一般為速度下降步,倒數第1步速度略有回升,并且轉入起跳階段。如果在助跑過程中速度不規律,呈現出來的跳高結果往往不盡如意。這一環節需要多次安排運動員進行訓練,由運動員自己摸索其中的規律,形成肌肉記憶。

3.2、加強起跳技術訓練

圖1

要想在起跳瞬間使運動員獲得適宜的身體重心角度,并且擁有最快的起跳垂直速度,就要從最開始的起跳,瞬間下功夫進行琢磨。背越式跳高運動員主要采用的是速度型起跳,起跳角落地過程中起跳腿垂直支撐,擺動腿彎曲大,但不超過起跳腿大腿,上體在起跳腿的內側,要求髖關節角為130°-140°,擺肩領先并高于跳肩,整個身體內傾。以朱建華為例,可見得其在踏上起跳點的瞬間時,微微屈髖屈膝。(如上圖)起跳腳離地時起跳腿的三個關節充分蹬直,擺動腿屈腿擺動,擺肩依舊高于跳肩,騰空角47°-62°。上體與起跳腿和擺動腿的角度數據如上圖。

此外,起跳點是否瞄準、起跳的時間、起跳的垂直速度、身體的內傾技術、擺動腿的方向和速度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的跳高成績。要將相關理論數據完整參透后應用于實踐。

3.3、培養運動員的專項能力

專項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與跳高運動員在整個跳高比賽中的成績直接掛鉤的,以關節的支撐能力為例,雖然有部分運動員的彈跳能力較好,但是在有些比賽當中,他的彈跳能力不能很好的發揮出作用。如果加快助跑這一過程,那么就難以完成整個起跳的支撐動作。經過分析研究,我們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自身跳高技術存在一定的弱勢外,還有便是跳高運動員的踝關節、膝關節、以及腰關節的力量弱。這就需要教練針對跳高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其踝關節,膝關節以及腰關節的力量能力??梢葬槍π园才胚\動員穿沙背心去跳萬能架等等。通過這些訓練能夠使得學生的關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此外還有發展運動員柔韌性的專項訓練,柔韌性對于運動員動作的速度和幅度都有很大的影響,對掌握整體的技術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練習柔韌性的訓練方法常采用的練習有擺振、壓腿、劈腿等等,這些簡便易行的訓練能高效的發展運動員柔韌性。

4、結束語

針對目前我國跳高運動的整體發展情況,在運動員基礎訓練中,要將先進理論高效的應用于實踐,狠抓基本技術,根據不同階段的訓練任務改變運動節奏,增加技術訓練的量和強度,把掌握基本技術和完整技術緊密結合起來,選擇重點環節進行多次訓練,如,重點練習起跳時的擺臂動作或是起跳前的助跑節奏等等。

猜你喜歡
男子運動員速度
行駛速度
速度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級分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從男子力保衛戰開始
年輕男子
比速度更速度——“光腦”來了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滿臉通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