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術后聯合不同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2021-06-06 04:18孔惠
保健文匯 2021年11期
關鍵詞:雌二醇體征內膜

文/孔惠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臨床常見且多發的一種婦科疾病,好發于育齡期女性群體中,臨床表現主要為不孕、月經失調、經期腹痛等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2]?,F階段中,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該病癥發生機制,認為與免疫炎癥、激素、干細胞及血管生成等因素有關,可造成內膜出現遷移、侵襲等現象,最終形成病灶[3-4]。對于該病癥治療,臨床以手術與藥物方式為主,但手術治療具有較高復發率,若單純以藥物治療,所得療效不佳[5]。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在腹腔鏡手術后,對患者實施藥物治療的價值,現展開具體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研究對象為8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疾病患者,分組方式選擇奇偶法。常規組年齡為20~37(29.5±5.4)歲,觀察組年齡為22~39(30.1±5.6)歲,對兩組基礎資料,采取統計學軟件展開比較,檢驗結果顯示P>0.05,差異較小符合臨床研究要求。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常規組在術后第2d時,給予口服孕三烯酮,每次服用2.5mg,每周服用2次;觀察組則在術后第2d時,經口服方式,給予服用米非司酮,每次服用10mg,1次/d,兩組均連續接受為期6個月用藥干預。

1.3 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1)統計臨床療效,結合臨床癥狀與臨床體征評價,分為無效(癥狀與體征并未得到改善,盆腔包塊減少幅度未超過30%)、有效(相較于治療前,臨床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未出現陽性體征,且盆腔包塊減少幅度超過30%)與顯效(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無盆腔包塊,經隨訪6個月后無復發);(2)統計雌二醇水平,在患者月經結束后第2日取其2mL靜脈血,對雌二醇水平進行檢測,分別在治療前后各檢測1次;(3)統計臨床癥狀評分、體征評分與子宮內膜厚度,其中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盆腔疼痛、性交痛及痛經;臨床體征主要包括硬結與骨盆疼痛,每項癥狀及體征評分為0~3分,分越高則癥狀與體征越嚴重;(4)統計不良反應,觀察指標包括體重增加、水腫、陰道出血與惡心嘔吐。

1.4 數據處理

數據分析應用SPSS18.0,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檢驗以x2;計量資料以t值表示,檢驗以(±s),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臨床療效

經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后,兩組均取得一定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例達38例,其中無效2例、有效18例、顯效20例,總有效率為95.0%;常規組治療無效、有效及顯效各9、15、16例,總有效例為31例,總有效率77.5%。經分析兩組療效,觀察組高于常規組,x2/P=5.165/0.023(P<0.05)。

2.2 對比雌二醇水平

治療前常規組雌二醇水平為(70.20±19.54)pmol/L,觀察組為(69.45±20.17)pmol/L,兩組差異較小,t/P=0.169/0.866(P>0.05);治療后常規組與觀察組雌二醇水平分別是(32.71±13.05)、(35.17±14.20)pmol/L,經分析兩組治療后雌二醇水平,觀察組高于常規組,但組間差異較小t/P=0.807/0.422(P>0.05);經分析兩組治療后雌二醇水平,均低于治療前,組內差異較大t/P=10.091/0.000、8.789/0.000(P<0.05)。

2.3 對比臨床癥狀評分、體征評分與子宮內膜厚度

由表1可知,相較于治療前,兩組各項指標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更優(P<0.05)。

表1 對比臨床癥狀評分、體征評分與子宮內膜厚度( ±s,)

表1 對比臨床癥狀評分、體征評分與子宮內膜厚度( ±s,)

組別 例數臨床癥狀(分) 臨床體征(分) 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 40 2.43±0.50 0.97±0.28 2.27±0.70 0.88±0.37 45.20±9.89 24.73±9.09觀察組 40 2.45±0.52 0.50±0.19 2.25±0.64 0.61±0.22 46.12±10.20 20.18±8.18 t值 - 0.175 8.785 0.133 3.967 0.410 2.353 P值 - 0.861 0.000 0.894 0.000 0.683 0.021

2.4 對比不良反應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有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常規組有1例出現水腫、1例體重增加、1例陰道出血、2例惡心嘔吐,總發生例為5例,總發生率是12.5%;觀察組中有3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其中體重增加、水腫及惡心嘔吐各1例,總發生率為7.5%。經分析兩組用藥反應,觀察組低于常規組,但組間差異較小,x2/P=0.556/0.456(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較高復發率,由于其復發率與發病率較高,易導致患者出現不孕,嚴重影響女性群體機體健康與生活質量[8-9]。目前,臨床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鏡手術與藥物治療,然而若單獨采取藥物治療,對于直徑>1cm病灶療效不理想,只能控制病灶發展,緩解患者癥狀;而采取手術治療,在手術分離期間異位囊腫易出現破裂現象,導致微小病灶殘存于患者體重,受雌激素作用易發生復發與增值情況[10-11]。本研究中,通過分析在腹腔鏡術后以不同藥物對患者展開治療干預的價值,結果發現與常規組相比,觀察組療效更顯著,臨床癥狀、體征評分及子宮內膜厚度較低,且相較于治療前兩組雌二醇水平下降顯著(P<0.05),但兩組用藥不良反應差異較?。≒>0.05),米非司酮屬于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睪酮衍生物,具備較高抗糖皮質激素與孕激素作用,通過和受體結合后,可對黃體酮進行阻斷,從而實現抑制卵巢功能、抑制異位內膜生長,對子宮內膜血管的生長功能造成一定影響,促使內膜血管生長凋亡,使得子宮內膜逐漸萎縮,有效緩解患者疼痛。

綜上所述,聯合以腹腔鏡手術與米非司酮藥物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展開治療,干預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雌二醇體征內膜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專性降解菌的分離篩選及降解特性
miR-145通過調控人子宮內膜基質細胞OCT4的表達促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展機制
戊酸雌二醇治療黃體酮膠囊配伍治療不完全性藥物流產的臨床觀察
絕經后子宮內膜增厚別大意
子宮內膜增厚需要治療嗎
基于AuNP—AuNP—UCNP三聯體結構的傳感體系高效檢測環境雌激素雙酚A和雌二醇
基于BP神經網絡的病人體征緩變監護方法
以高熱為主訴無明顯甲狀腺腫大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分析
骨關節炎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