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融與遷移:新疆多民族婚俗文化

2021-06-08 00:29阿卜杜外力·塔西卡熱排孜麗耶·瓦哈甫熱娜古麗·圖爾迪王雯莉古再努爾·熱合木江
炎黃地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婚俗伴娘新郎

阿卜杜外力·塔西卡熱 排孜麗耶·瓦哈甫 熱娜古麗·圖爾迪 王雯莉 古再努爾·熱合木江

婚俗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非物質的文化,幾千年來,這種文化遺產,對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樗资侨松Y儀的主要內容,也是各族人民創造的重要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人類的婚姻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任何民族的婚俗,既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也蘊涵著人類婚姻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共性歷程。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多民族婚俗文化研究是一筆豐厚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民族婚姻習俗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各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反映?;橐隽曀资艿揭欢ǖ膫鹘y習俗、道德觀念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反映了各民族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方式及民族的生活價值觀。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異,各民族的婚俗不盡相同。

對多民族文化交融與變遷的研究成為20世紀西方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并且促進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重要價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強調了應有效保護、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因此本研究著眼于我國新疆地區的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婚俗文化的調查研究,重點研究結婚過程、搜集整理多民族婚俗文化的共同特征,對婚俗進行細致入微的研究。

新疆多民族婚禮主要民俗文化事象

維吾爾族成婚的過程中,需要經過說親、定親、結婚等三個程序,每一個程序都有一定的講究和禮節。維吾爾族的婚禮充滿歡樂的氣氛,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里與親朋好友唱歌,跳舞,進行祝賀。新郎由親友們簇擁著走向新娘家。新娘的朋友們得知迎親的隊伍來時,迅速把大門關緊,條件是要禮物,得到禮物后才讓他們進來。當新娘離家出門時,需要和家人告別,這時她自然會哭。當迎親的隊伍來到新郎家里后,親友賓客便爭先來看新娘。新娘到達時,男方家門前要點一堆火,同時還要鋪一條從門口到新房的毯子,以表示對新娘到來的歡迎。

烏孜別克族長期與塔吉克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和維吾爾族等群眾生活在一起,與這些民族建立了感情,于是就和這些民族通婚。舉行婚禮時,新郎帶著迎親的隊伍出發,彈著樂器,唱著婚禮歌,熱烈地來到新娘家迎接新娘。這時,新娘早就穿好男方送來的婚禮服,然后分別和自己的父母和親友告別。之后,新郎和新娘在伴郎和伴娘的陪伴下,走在迎親隊伍的前面,又一次彈起了樂器,唱起婚禮歌,把新郎和新娘送到男方的家里。迎親的隊伍到了男方的家后,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親友們都會高興地出來迎接。這時院子里點起了一堆火,新娘必須繞著這個火堆走三圈,再向公公、婆婆行禮問候,然后通過地上的地毯走進新房。

過去哈薩克族不允許與其他人通婚,但是現在也有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和維吾爾族等民族通婚的。哈薩克族的婚禮分為出嫁和迎親兩部分,分別在男女家舉行儀式。在舉行過程中,還要舉行刁羊、賽馬等文藝活動。哈薩克族在姑娘出嫁之前,邀請老人在一起商量婚事。新娘出嫁的許多程序是在歌聲中而完成的。新娘向親人告別、新郎迎娶、親人向他們祝福等活動都是有一套完整的歌曲來表達。出嫁前要唱“薩仁歌”,新娘在家里聽到“薩仁歌”后就知道自己快要出嫁了,于是一邊做好準備,一邊坐在幔帳里哭泣。新郎的伴郎團唱完“薩仁歌”,便來到新娘的氈房前,掀開氈房的一角,又唱起“加爾”歌來。這只歌的節奏明快,其內容是勸說新娘高興地出嫁。

柯爾克孜族為了保持本民族的興旺,婚配的范圍沒有嚴格的限制,允許與其他民族通婚??聽柨俗巫寤橐鲞€是要通過提親、定親結婚三個程序?;槎Y在新娘家舉行,一般需要三天。在婚禮的前一天,新郎由自己的朋友們和一名伴郎的陪同,騎馬來到新娘家,并送上禮品。第一天早上,母親要陪著新娘沐浴,梳妝,將女兒頭上的小辮子解開,重新編成兩條大辮子。第二天,婚禮進入高潮,男女雙方的親朋好友們都來祝賀,舉行刁羊、摔跤、賽馬等文藝活動。晚上,新娘來到嫂子家,和新郎見面,當晚就住在嫂子家里。在婚禮期間公婆不能和兒媳婦見面,婚后,親朋友還要輪番宴請新郎和新娘舉行各種娛樂活動,表示祝賀。

塔吉克族的通婚沒有具體的限制,除同一父母生的子女不允許通婚之外,其他沒有多大的約束。塔吉克族的婚姻中,特別講究的是新郎和新娘的婚禮穿著,他們的服裝非常獨特。在塔吉克族婚俗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拜德爾汗”角色。這位人是經那男女雙方的證婚人,由女方推薦的。擔任“拜德爾汗”的人,必須是德高望重、子女健在的長者。塔吉克族要舉行三天的婚禮。當天,新郎和新娘在各自的家里進行打扮和各種準備,各自招待前來祝賀的客人。結婚第二天是迎親吉日,新郎同迎親隊伍來到新娘家舉行婚禮。第三天,新郎、新娘和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婚禮完整地結束。這個婚禮中,第二日的迎親活動是最精彩的。

新疆多民族婚俗的相互交融和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以及各民族之間的接觸與交流,都會引起文化的變化,包括內容、結構、形式、風格乃至意義的變化?,F在婚禮儀式中發生了一些變化。表現在婚禮場所,婚禮用品,禮品等方面。

以前婚禮通常在家里舉行,有時借用鄰居家的地方舉行,因為普通的房子一般都是帶庭院子的平房?;檠绾驼写腿说难鐣紩谕ピ豪锱e行,此外,由于會場,婚禮一般在夏季舉行以便于接待,客人可以在院子里舉行跳舞。但現在很多人結婚在專門的宴會廳舉行。

婚禮交通工具較之前截然不同。之前新娘坐在馬車上,前面某一位官員牽著馬,現在不同了,很多人會選擇轎車。接新娘的汽車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車的數量多,質量好,大部分加長車都會出現在婚禮上。

婚紗的變化是最明顯、最直接的體現。過去,新娘,新郎在婚禮上都會穿最傳統的服裝,后來,隨著社會發展,接受西方文化的男性開始穿西服,女性開始穿婚紗?;榧喌氖綐釉絹碓截S富,從傳統的服裝到婚紗,再到現在的定制婚紗,新娘的婚紗也在與時俱進。其次,婚禮開始出現伴娘組和伴郎組,伴娘從新娘中挑選自己最好的朋友穿統一顏色的衣服,陪伴新娘,新郎也是。伴娘組或伴郎組的禮服由新娘或新郎承擔,或由他們承擔一部分,另一部分由伴娘承擔。這也帶動了服務產業鏈的發展,即定制伴娘團體服裝。

過去,婚禮請柬都是用紙印的,一張紙的前面是婚禮請柬的時間和地點,背面印著玫瑰花,以及婚禮主人的姓名等信息,一般來說,有專門的人列清單和請柬,也有專門的人分發請柬。隨著通信媒體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應用和社交軟件的普及,邀請函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和電子化。不僅有各種形式的紙質邀請函,還有電子邀請函,電子邀請函是由新郎新娘的結婚照和結婚時間,地點等信息組合而成,通過網絡方式發送給親朋好友,現代技術的運用,體現了婚禮對現代元素的吸收和理解。

彩禮是中國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約定,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做出決定,現在動輒幾十萬的高價彩禮讓男方高呼“娶不起”。

人類社會在經歷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始終伴隨著制度的變更、文化的交融、經濟的發展,而多民族的文化變遷也在不同的歷史視域下發生著變化。新疆多民族的婚俗,是民俗文化中的精彩部分,也是人生禮儀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研究新疆多民族婚俗文化是發展和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的關鍵和基礎。雖然都是婚俗,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各民族完婚的手段和方式不相同。由于階層和群體生活的不同,各民族婚俗也有明顯不同。且各民族婚俗難點不同,需要分別詳加探討和更深入的研究。

課題項目:本文為西北民族大學2020年度西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資助項目(交融與遷移:新疆多民族婚俗文化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0-FY-07。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

指導教師:阿達來提

猜你喜歡
婚俗伴娘新郎
新郎與新狼
不能太美也不能丑 伴娘租賃成新興行業
讓新“婚”尚為愛減負
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
“鬧婚”時常過火催生“職業伴娘”
少數民族婚俗旅游價值分析及開發研究
羅源畬族婚俗研究
并非喧賓奪主的伴娘美甲
你的幸福我參與
《笑一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