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探析

2021-06-10 03:01龔文亮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效果

龔文亮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三黃止血湯配合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療效滿意度、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72 h再出血率較低、住院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三黃止血湯聯合奧曲肽注射液,可以有效增強止血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滿意度,且不良反應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肝硬化是指肝細胞廣泛壞死基礎上產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形成假小葉,進而使肝臟正常結構和血供遭到破壞。肝硬化可分為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等,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疾病的發展,肝組織受到破壞,會出現食欲減退、無力、出血、蜘蛛痣等。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并發癥之一,主要因胃底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導致,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極大威脅,有效治療出血成為臨床的新問題[1]。本研究旨在觀察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49~58歲,平均年齡(52.14±3.6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65±1.34)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級[2]:A級24例,B級10例,C級2例。研究組男25例,女11例;年齡48~57歲,平均年齡為(52.24±3.43)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53±1.36)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0例,B級12例,C級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肝功能分級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配合度較強;本人及家屬知曉并同意此次實驗;符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標準;無任何血液系統疾病;未接受內鏡下治療。

排除標準:哺乳期與妊娠期者;患有血液疾病患者;心腦血管梗塞性疾病者,腎功能異常者;精神障礙患者;過敏體質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括吸氧、心電監護、血容量補充、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絕對臥床、積極搶救休克、禁食、PPI抑酸、抗感染等。

對照組同時給予奧曲肽注射液治療,20 ml生理鹽水+0.1 mg奧曲肽的靜脈推注(奧曲肽25 ug/h速度靜脈維持泵入),維持劑量因個體差異而定,每日2次,連續用藥2~3 d。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三黃止血湯治療,配方:黃連6 g、三七粉(沖服)6 g、黃芩12 g、生大黃15 g、熟大黃15 g、枳殼15 g、炒白術15 g、白及30 g、仙鶴草30 g。睡眠欠佳者,加五味子;反酸者加瓦楞子、烏賊骨抑酸;伴口苦者加龍膽草、梔子瀉肝火。冷水煎服,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持續治療7 d。

兩組患者給予相同飲食,禁食或是流質飲食減少食物對黏膜的損傷,預防出血;戒煙酒,減少胃酸分泌,促進創面愈合。同時嚴格遵醫囑用藥,切莫自行停藥,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告知醫生,調整生活作息時間,確保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防止感冒[3]。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72小時再出血率、出院時間及臨床療效滿意度進行比較。(1)顯效:治療后活動性出血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潛血試驗檢查連續3 d為陰性,無并發癥發生;有效:治療后出血狀況改善,黑便、嘔血等癥狀改善;大便潛血試驗檢查連續3 d為弱陽性或陰性;無效:患者上述標準未達到,病情未緩解甚至加重??傆行?(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2)臨床療效滿意度評價標準:十分滿意為90分以上,滿意為70~90分,不滿意為70分以下。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72小時再出血率、住院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72小時再出血率、住院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對臨床療效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肝硬化是臨床的多發病,難治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我國作為肝炎大國,肝硬化患者中可檢出病毒標志物者占70%至80%,由病毒性肝炎發展導致的肝硬化患者數量更是遠遠多于世界其他地區。上消化道出血作為肝硬最常見的并發癥,可出現嘔血、便血等癥狀[4~6]。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能會引起休克、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在對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可使用的治療藥物較多,但多數常規的治療方法很難對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使得患者的癥狀持續得不到有效改善,不利于臨床治療效果的體現。因此,針對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采用及時有效的止血處理,盡快清理胃腸道積血是治療重點,同時也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D7AB807F-15E8-4359-A685-18AB59EF10D4

在人體凝血和抗凝兩個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肝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當肝臟出現問題時,人體凝血系統同樣產生問題。治療時制止出血為首要任務。奧曲肽是由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長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具有抑制生長激素、甲狀腺刺激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及抑制胃酸的分泌以及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釋放,保護胰腺細胞的作用,時間持續較長。能降低胃的運動和排空,通過防止血管活性激素和胰高糖素等的分泌而減少內臟血流,降低門脈壓力,減少腸道過度分泌,增加腸道對水和鈉的吸收。有研究表明,由于分泌GH的垂體瘤可能擴散而引起嚴重并發癥比如視野缺損,所以,應在使用過程中仔細監測所有患者。

中醫認為,肝與膽相為表里,開竅于目,肝主藏血,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血證范疇,病因是肝郁化火,橫逆犯胃,胃絡受灼,血溢于外,清熱瀉肝,其治療原則為通腑化淤止血。三黃止血湯出自《金匱要略》,方中以黃芩、黃連、三七粉、生大黃、熟大黃、枳殼、炒白術、白及、仙鶴草、山梔、黑梔、茅根、桑葉、地榆、仙鶴草、甘草等為主。其中大黃清熱瀉火,祛瘀止血,“止血而不留瘀”,使熱邪及瘀血及時排除;黃芩、黃連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之功;三七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三七常用于治療咯血、吐血、便血等癥,《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的功效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地榆含有大量鞣質,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白及可以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仙鶴草亦有收斂止血;白術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諸藥合用具有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可使脾氣得健,氣機得暢,化源充足,全身臟腑得以濡養。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2 h再出血率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三黃止血湯治療,可以增強止血效果,縮短住院時間,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鄭盛典.奧曲肽結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14):209-210.

[2]符寧超.奧曲肽聯合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和不良反應評價[J].東方藥膳,2019(23):,88.

[3]劉曉東.中西醫結合方法作用于慢性肝硬化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效果[J].飲食保健,2020,7(6):94-95.

[4]張霞.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意義[J].健康之友,2020(4):114-115.

[5]胡建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硬化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7,10(455):200.

[6]黃慧.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硬化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7):14-15.D7AB807F-15E8-4359-A685-18AB59EF10D4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效果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觀察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3D—DSA與3D—CTA成像在顱內動脈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組合練習難度大,貼近實戰效果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