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班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2021-06-12 13:38謝梅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小班額小學階段實效性

謝梅

【摘要】由于國家有關教育政策的有效實施、農村學校布局結構的調整和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等因素,使得目前農村學校的生源出現了自然的萎縮。隨著學生人數的銳減,小班額教學已經成為農村小學開展教學的必然趨勢。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意識與學習方法培養的奠基期,并且語文科目在這一進程中占據較為主要的地位,此時重視語文教學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為此,基于小班額教學存在著的優勢和劣勢,我們教師應深入思索如何優化教學結構,充分發揮其長處,補足其短處,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班額;小學階段;語文科目;實效性

學生人數少是小班額教學的最大優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由于班級人數少,老師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樣由于人數少,學生學習的競爭力好像也在減少,不像大班額教學那樣,好的學生對學困生有帶動作用,學習的氛圍和競爭力會更加濃厚和明顯。不僅如此,在以下三方面也存在著問題:首先,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方法的培養進程較為緩慢,教師占據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參與,其無法在正確意識指導下高效開展學習活動,從而學習成效較低;其次,興趣是指引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學生未從教學過程中感知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中消極敷衍,導致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進程推進得較為緩慢;最后,師生之間缺乏良性的互動,使得本就因為人數較少的班級無法形成積極正向的學習氛圍。在此,我就從實現翻轉課堂、創設教學情境以及重視追問提問三個方面來說說如何利用好小班額教學的優勢,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夠更有效,讓學生能夠學得更輕松、更有收獲。

一、實現翻轉課堂,引導自主學習

當前教師的教學順序多為先教后學,學生的學習進程滯后于教師的教學進程,因此學生需要在教師教學結束后對知識進行回想以完成知識體系與框架的構建,這便導致學生容易對知識漏記或誤記,影響其學習成效。為此,教師應引入翻轉課堂這一形式,實現先學后教,例如:教師在講解《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并且標注其中的生字詞以及總結文章中的寫景順序,以此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前置;其次,在課程具體講解前,教師要求學生六人結為一組,組內自由討論其在預習過程中的所得所感,并且互相幫助解決部分疑問知識,以此實現合作式的學習,并且將這一環節放置在教師講解前;最后,教師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和難點,展開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促使其全面掌握課程知識。由此可見,教師實現翻轉課堂,強調學生主體,促使學生在其中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與方法,從而推進教學模式的創新,提高教學成效。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目前在教學中應用較多的方法,其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將其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興趣,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此,教師應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在講解《火燒云》這一課時,首先,教師運用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展示火燒云這一自然現象,引導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感受其美麗之處,為后續的教學活動開展奠定了基礎;其次,教師在講解完課程后,要求學生選擇一名同伴結為小組,結合所學知識,互相為對方介紹火燒云的成因以及其特征,以此創設合作式的教學情境,推進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環節中感受樂趣;最后,教師邀請三至五名學生結合所學,發言其在學習完課程后的感受,并且在其發言結束后,教師獎勵積極主動發言的學生,鼓勵其余學生積極參與,以此創設激勵教學情境,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由此可見,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其主動開展學習。

三、重視提問追問,良性師生互動

師生之間良好的對話形式可以推進師生關系的正向發展,其是為學生產生持續性學習興趣奠定基礎的重要因素,并且教學中的提問與追問是重要的師生對話形式,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思考,消減師生之間的距離感。為此,教師應注重合理設置提問與追問,例如:教師在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時,首先,教師結合課程內容設置問題“文章中闡述了什么道理?運用了哪些例子進行闡述?”隨后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以此通過提問指引學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引導其參與進教學中;其次,教師邀請學生回答問題,并且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文章內容,在學生對課文內的主題有了全面理解后,進行追問“課文中闡述的道理在當今時代還適用嗎?原因是什么?”以此通過追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章主旨,深化課文的教育價值。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提問與追問這一過程,有助于推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促使學生產生持續性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小班額這一教學模式目前已經被引入當前的教學體系中,教師應基于這一現狀,并且在明晰其長處與短板的基礎上,尋求科學教學方法揚長避短。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期,語文科目在這一時期發揮了重要的教學與教育價值,但是當前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教師應立足于教學現狀,重視小學語文的教學意義,探索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海邦.淺談小班額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28):1.

【2】鄭應順.小班額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0(21):1.00742DA8-EACB-4B78-8725-0B840DB76060

猜你喜歡
小班額小學階段實效性
籃球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實效性探究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試論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讓伏羲教育的陽光沐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小班額背景下學生作業批改方式的研究
試談小班額背景下“朝鮮族小學高年級學生漢語閱讀課自主學習
農村“小班額”模式下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