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男孩危機”的家庭成因及其對策

2021-06-12 07:22陳莉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教養方式危機男孩

陳莉

【摘要】有教育專家發出了“拯救男孩”的呼吁,并總結任務男孩出現了學業、心理、體質、社會的四大危機。但是回頭看會發現,男孩危機并不在于男孩和女孩的心理和生理發展上有特別大的差異,而是教養方式造成了男孩危機。就像麥子不能栽進水稻田,寵愛對于男孩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女孩,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得退縮、不獨立。

【關鍵詞】男孩;危機;教養方式

一、引言

自20世紀末以來,市面上出現了一系列討論“男孩問題”的書。199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書中說,當代男孩“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遠不及”當代女孩。1999年,記者蘇珊·法呂迪在著作《Stiffed》中認為,冷酷的全球經濟使美國男人失去雄性。2000年,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哲學家克里斯蒂娜·霍夫·薩默斯批評女權主義正醞釀一場“針對男孩的戰爭”。2002年,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稱,“最后的美國男人”只生活在阿巴拉契亞山的帳篷里。這些書無奈地關注著令人失望的當代男孩,憂心忡忡地展望他們的未來,同時也勾起人們對往昔美好歲月的懷念。

二、男孩危機產生的原因

我們小班有一個小男孩,從入學那天開始,不吃飯,不上廁所,不睡覺,問其原因,他說:“我不會吃飯,自己吃飯會噎住;我不會上廁所,不會脫褲子;我不喜歡睡這個床……”和他的家長進行溝通,父母居然是默許他的這種行為,并和我們老師解釋說孩子還太小……一個六歲的男孩,寧愿尿褲子也不愿上廁所??墒墙涍^我們老師一個月來的引導,現在的他很能干,其實他不是不會做這些,只是他不敢做,是他的父母覺得他沒有能力!為什么會這樣?

很簡單,其實是男孩被當成了女孩養,誰都看過這個實驗:一只從小在動物園長大的老虎,吃的都是飼養員配好的飼料,而當有一天,一只活雞飛進了它的籠子,百獸之王居然被撲騰的公雞嚇得走投無路。本能決定一切的自然動物都能被后天環境改造得面目全非,更何況是人呢?

研究證實,從胎兒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發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趕上女孩。在動作發展上,女孩的精細運動技能走在男孩前面。在身體發育上,女孩達到成年身高的一半、進入青春期及停止發育的時間都比男孩早。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上,男孩的大腦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夠走向成熟,有研究指出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域發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在心理發育方面,英國學者Geoff Harman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歲時,男生口語能力、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發育水平分別比女生晚11、12和6個月。研究還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語發展上,男孩的落后尤為突出。因此家長撫育男孩的方式也會影響男孩子的性格。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差別有多大,他們心理上的差異就有多大。既然有差異,就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否則就像把麥子栽進了水稻田,到了秋天必然是顆粒無收。在寵愛面前,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變得自信起來,而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得退縮、不獨立。

小孩子都會因周圍環境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征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怎樣教育才能讓男孩重新找回快樂?讓他們擁有一個愉快的童年?

三、男孩家庭教養的正確方式

3.1 松開庇護的手

放養不是讓孩子放任自流、不聞不問,而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時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約束一言一行,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必需的寬容、理解和忍讓,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壓制男孩的反抗行為,而要反思和理解反抗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否則可能會阻礙男孩的心理發展

3.2 適當的挫折教育

家長可以適度給男孩一些挫折教育,讓“生雞蛋”經過蒸煮,內心變得堅強。其一,可要求男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照料一盆花,每天澆水,定期施肥,讓孩子體會到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其二,孩子往往行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不是很強,做事有頭無尾。家長可適時鼓勵孩子,讓他們學會自我激勵,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其三,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幫孩子客觀分析原因,引導其以正確心態面對挫折。如“這次雖然沒得到名次,但比以前有進步”;“唱歌不行,可你數學不錯,爭取參加奧數競賽”等。

3.3 讓他盡情地玩

科學家發現,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個不停,喜歡探索。在爸媽眼里,他們是整天煩躁不安、調皮搗蛋的臭小子。男孩調皮搗蛋的背后卻意味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強。家長要合理利用這一特點,不干涉男孩的創造性活動,不要給他們過多的限制和保護。無論對孩子來說多難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樹等,都該先讓男孩去試一試,就算是最終放棄,也該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媽的阻止。特別鬧騰的男孩不妨先隨他去,讓他跑夠了、瘋夠了,能量釋放完了,再陪他玩些安靜的游戲,或畫畫、看書等。

3.4父親的言傳身教

現在的孩子,媽媽陪伴的時間遠遠多于爸爸,這和社會大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但研究發現,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于2小時的男孩,和那些一周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比,人際關系更融洽,更具有進取精神和男子漢氣概。

男孩的性別認同與父親的榜樣效應分不開。幼兒期的男孩需要從對媽媽的依戀中走出來,逐步接納爸爸和其他人。此時父親的疏遠,會使男孩更加依戀母親,他們長大后很難融入集體,被自卑心理包圍。因此,父親千萬不能缺席男孩的生活。

隨著成長,父親越來越成為男孩的典范。生活中,男孩會以父親的行為方式為模仿對象,假如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男孩也會理所應當地不做家務。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這樣的印象——做家務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

總結

當下對男孩缺乏陽剛氣的討論,背后的教育問題已然成為一種共識,但說實話,這種考量并沒有將其放置于社會變遷的抽象宏觀背景當中來看待,只是更注重現實問題的糾偏。而社會變遷所改變的審美文化,也必然會導致不同群體之間的價值裂痕。從這個意義上看,男孩缺乏陽剛氣,到底是要改變男孩這一群體,還是改變整個社會審美認知,確實需要整個社會去反思。

參考文獻:

[1] [美]里奧納多·薩克斯,2009,《家有男孩怎么辦》,中國青年出版社。

[2]許思安、張積家,2007,《教師=的性別角色觀:“陰盛陽衰”現象的重要成因》,《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猜你喜歡
教養方式危機男孩
中國男孩的成長
親愛的“老男孩”
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教養方式對少年兒童運動行為習慣影響的研究
留守初中生看護人教養方式對問題行為的影響: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聲”化危機
河口正陷入危機
家庭教育的現狀分析
瓶中妖怪
危機來襲/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