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一年級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問題與對策

2021-06-12 08:32劉景景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聽障兒童語言發展融合教育

劉景景

【摘要】融合一年級聽障兒童剛從普通幼兒園升入普通小學,他們面臨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其根本問題就是聽說發展,其中語言發展是聽障兒童聽說發展中最重要的領域。本文將分析聽障兒童語言發展方面的問題,歸納語言發展的策略,幫助他們提升語言能力,更好地融入普通學校,最終回歸主流社會,同時也為聽障兒童隨班就讀的教育問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聽障兒童? ?融合教育? ?語言發展

一、語言發展的問題分析

由于聽力障礙,一年級聽障兒童在語言發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聽障兒童語言發展長期停留在初級、中級階段,高級詞匯和句式積累較少;語言發展落后,包括語言理解困難、語言表達能力差。語言發展在學習上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段落語言不能隨課復述、應用題不能讀懂,不能準確轉述老師不知道任務等等,導致與普通一年級小學生在語言發展及學習上出現很大的差異。

二、語言發展的重要意義

語言是思維和交際的重要工具,語言發展是聽障兒童聽力語言康復訓練中重要的發展領域。聽障兒童學習使用語言表達情緒情感和需求,通過語言建立和維護人際關系,借助語言學習新知識和認識世界,運用語言表達個人見解等。聽障兒童語言發展落后,必然影響其情緒情感、人際關系、學習認知及自我價值感等各方面的發展。改善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一年級聽障兒童才能更好地融入普通學校的環境中。

三、語言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年級聽障兒童由于詞匯量不足、語法混亂、語言理解困難,造成閱讀理解能力偏低,無法聯系上下文的語境構建文章的邏輯性,無法有效抓住文中關鍵詞,以及數學應用題不能讀懂等問題,使聽障兒童與普通兒童在語言方面差距懸殊。而閱讀和寫作是促進聽障兒童語言提升的最佳途徑,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熟悉的繪本故事進行完整講述

繪本閱讀,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要求。閱讀初期,可以用豐富的語調、互動讓聽障兒童愛上繪本,聽懂故事,從故事中獲得一定的詞匯、語言;隨著兒童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慢慢的要讓他們自己看圖講故事,再到最后能夠完整地脫開書本講出故事。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把故事背下來,而是在講的過程中,鍛煉聽障兒童的記憶力,同時發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聽障兒童會逐漸把這種能力類化,在遇到需要大段表達的語言時,孩子自然會用上他平時積累到的語言。

(二)發展看圖說話能力

1.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思維、表達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但聽障兒童的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需要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等。使聽障兒童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畫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合理想象,培養想象力。

看圖說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適當的提問,進行合理想象。有時也可以把靜止的畫面表演出來,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象自由馳騁。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3.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是將來進行書面表達,即寫作的有力基礎,有利于發展聽障兒童的思維。有計劃地進行“看圖說話”教學,可使孩子在認識事物、口語表達的反復實踐過程中,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發展智力。

聽障兒童善于模仿,喜歡表現自己,具體思維占優勢,但是由于孩子的聽障問題,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搭后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復,有時帶有語病,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平時練習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求不應過高。

(三)鼓勵孩子說日記或寫日記

引導聽障兒童用一雙明亮的眼睛,發現身邊的小事,體會身邊的小事,給爸爸媽媽講出身邊的小事。每天家長主動問問孩子,幫助孩子整理,讓孩子完整說出來。例如:

1.今天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流鼻血了,我好怕呀!很替他擔心。下課老師帶她去醫院了,回來后他爸爸把他接走了。我祝他身體健康起來,快點兒回到幼兒園和我們一起學習。

2.今天我們學校慶祝六一兒童節,很多小朋友跳舞、唱歌、表演節目,老師、爸爸媽媽還給我們送了好多禮物,我真是太幸福了。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聽障兒童,可以先想一想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做什么;然后說一說;再動筆寫一寫,最后讀一讀自己寫的話是否通順。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再鼓勵孩子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當然,聽障兒童在發展語言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持之以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嘗試并及時找出問題,對癥下藥,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孩子的語言也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發展。

總之,普通學校的環境與康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都不一樣,存在聆聽環境較嘈雜,他人說話時語速較快、音量小,且不會一遍又一遍地主動重復,一對一交流機會少等問題。一年級聽障兒童在融合環境中要克服各種困難,堅持聽能管理和高級聽能練習,養成閱讀寫作的好習慣,積累豐富的語言,提升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聽說能力全面發展,順利融入普通小學一年級,才能更好地接受融合教育!

參考文獻:

[1]丁勇.當代特殊教育新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余敦清.論聽障兒童隨班就讀教育的兩種理念[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0(2).

[3]付莉.基本康復聾兒隨班就讀康復初探[J].現代特殊教育,2009(9):18-19.

[4]余小燕.隨班就讀聽障兒童“回流”的反思[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7(1).F14D16B5-DEAC-41D5-B4C9-639970E6FC6E

猜你喜歡
聽障兒童語言發展融合教育
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的發展及教育策略探討
基于融合教育視角下國內學前特殊教育發展對策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方法研究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見
外來流動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培養的探索研究
早期閱讀在聽障兒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