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2021-06-12 14:20駱應平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駱應平

【摘要】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傳統文化,同時傳統文化也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兒女創造的財富,還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基于民族文化所匯聚而來的文化形式之一。對小學生而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可以對小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促使小學生文化素養得到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承載傳統文化,并且要能夠引導小學生去感受傳統文化。因此,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拓展小學生的文化視野,進而促使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滲透

引言

語文學科不僅僅是一門基礎學科,還承載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師要將傳統文化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實現小學教育以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小學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擔負起引導者的責任,將傳統文化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養成優良的學習品格。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

(一)學生缺乏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模式主要是翻譯和背誦,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容缺乏了解,只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無形中使學生的學習任務增加了難度,讓學生深深的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同時,生活在當下的小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古詩和文言文的言語晦澀難懂,在小學生一定的知識水平基礎上很難理解這些傳統文化知識,更不用說有學習的興趣。由此可見,只有提高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才能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二)傳統文化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枯燥

通過對教學課堂的研究和以往積累的教學經驗可以總結出,小學語文主要是通過朗讀、背誦和翻譯三種方式來學習傳統文化,教師將傳統文化以單向輸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失去了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并且對傳統文化的內容無法吸收和思考,導致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無法得到發揮,更別說以此來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鑒賞能力。另外,受到教學模式和課程資源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純通過課本內容來傳授傳統文化,學生是被動接受文化的主體,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不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不能對學生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三)傳統文化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離

小學生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無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而且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忽視這一方面,導致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銜接發展一直都停滯不前。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并使學生能夠將傳統文化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引導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將傳統文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途徑

(一)優化語文教學模式

對傳統文化的滲透,需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比如,在《孔子拜師》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提問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來進行回答。同時,教師還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來搜集更多的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圖片資料、視頻資料等,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將這些資料向學生展示。再如,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晦澀難懂,對小學生而言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境創設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思。如在進行《江南》這一古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輕松舒緩的音樂來營造出相應的情境,同時在這樣的情境中去講解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詩傳遞的意思,感受故事中蘊含的豐沛情感。

(二)充分結合實際生活

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需要充分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這是因為結合實際生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比如,教師在講授我國的十二生肖時,不僅可以通過圖片或是視頻來向學生展示十二生肖的具體形象,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現實中去尋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生肖,如雞、狗以及羊等。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對生肖的整體形象以及種類有更深的了解。再如,在講授關于漢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來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含義。如“鸝”字,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這一漢字是美麗和鳥兒的結合,意思為美麗的鳥,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鳥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并且拓展學生的眼界。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相應的反思工作,保障結合生活實際教學的整體質量,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加強對古詩詞學習,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課本中融入了很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古詩詞、文言文以及神話故事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將傳統文化滲入到古詩詞等內容的教學中,使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同時也了解了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講解,以此來縮短學生和傳統文化間的距離,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掌握也了解了傳統文化的內涵,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能力。另外,學生在此過程中也實現了自主學習的目標[4]。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石灰吟》這首古詩時,要充分利用好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在講解新課前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作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另外教師在設計《石灰吟》的教學方案時,要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學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通過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而引導學生可以積極自主的學習古詩詞,并了解古詩詞內容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到教學中,深刻地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將傳統文化的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郎建琴.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學周刊,2022(10).

[2]余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08).

猜你喜歡
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