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2021-06-15 15:43普華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1期
關鍵詞:生態養殖水產養殖技術

普華

摘 要 目前,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產養殖產品的質量,保證周圍的水體和生態環境不被污染,在滿足當前市場對水產品的需求的同時,推動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诖?,針對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應用的要點和關鍵進行簡要的闡述和分析,希望能夠提高水產養殖的品質和收益。

關鍵詞 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應用

中圖分類號:S96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85

傳統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方式在很多時候無法保證水產品的質量,很容易使其受到病害的影響和威脅,對養殖效益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周圍的水體和環境。生態養殖技術主要是將現代化的先進技術應用于水產養殖,構建一個適合水產品生存的模擬環境,科學合理地運用無公害、綠化飼養方式,以有效降低水產品病害的影響,提高水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1]。運用該技術養殖出來的水產品,更能滿足當前市場人們對于綠色食品的需求,有助于推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健康發展[1]。

1 生態養殖技術概述

生態養殖是當前水產養殖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其在應用的過程中使用現代化的技術代替傳統的人工養殖和管理,通過對周圍環境和水產品特性的全面考慮和綜合分析,模擬出更適合水產品生產的自然環境,從而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水產養殖的效益。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合理應用,有助于彌補傳統養殖方式的不足,在有效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重視品質的提升,促使水產品結構更加多樣化,有助于減少疾病造成的損失,使養殖的效率和效益更高??傮w上來說,生態養殖技術是一種高效、綠化、低消耗、低污染的養殖方式[2]。

2 水產養殖中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要點

2.1 科學合理選擇水產品種

無論使用任何一種養殖方式,科學合理地選擇水產品種均是重中之重,是首要考慮和分析的問題,直接影響著養殖的收益。應用生態養殖技術時,需要對周圍的生態環境、地理環境、水文條件、氣候條件等進行綜合的考慮和分析,再結合水產品的特點、抗病害能力、對環境的適應性等相關條件,科學合理地選擇最適合養殖的水產品種類和品種,最好做到因地制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水產品的存活率,有效降低養殖的風險,提高養殖的效益。然后根據選擇出的養殖品種的特點和生長習性,構建出多層次、更適合水產品生長和繁殖的環境,使養殖的池塘形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2]。

2.2 改善和優化水體環境

為確保水產養殖的質量和收益,需要為水產品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生態養殖對于水體環境的要求更高,要嚴格控制池塘環境,以避免水質不達標、環境污染等的影響。例如,所選擇的水體周圍的生態環境和水質需要滿足生態養殖的需求,不能有污染的水源和會污染到水體環境的工廠;盡量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進行養殖,從而降低運輸的成本,保證水產品的新鮮度。在選擇好池塘之后,需要盡量模擬自然水體環境對池塘水體環境進一步優化;做好池塘環境的監測工作,定期清理池塘,對水質進行檢驗檢測和分析,并詳細記錄相關的信息數據,以避免出現嚴重的水質污染問題,保障水產品養殖的質量和效益。

2.3 加大水體調控和飼料管理

在投入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先進的技術實時監控水池生態、水質環境、氣候溫度和水產品的生長情況,以便及時發現隱患和處理各類問題。例如,認真做好養殖過程中的水體調控、飼料管理等相關工作,實時檢測池塘的水體環境,當出現異常變化時及時進行調整,保障水質和環境符合生態養殖的標準;在夏季高溫和冬季寒冷的環境下,需要合理調控水溫,使其符合水產品生存的要求。在投放飼料時,需要根據不同種類的水產品的實際生長狀況,科學合理地確定種類和數量,以保證養殖過程中的營養結構合理。所選擇的飼料需要符合生態養殖的質量要求,不能使用添加激素、抗生素的飼料,以免對水體環境和水產品的品質造成影響。

2.4 強化疾病的預防和管控

疾病是影響水產品品質和水產養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重視加強此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手段,提高疾病防治的水平。生態養殖中,需要盡量不使用藥物防治的方法,避免對水產品的品質和周圍的水體環境造成污染??梢圆捎枚喾N水產品混養的方式,促使其共同生長,形成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疾病的發生率。在使用這種方式時,需要根據實際環境和養殖的情況,科學合理地控制混合比,以避免比例失衡造成損失。

2.5 樹立綠色生態的養殖觀念

未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需要將綠色、生態、健康、優質等理念貫徹其中,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進行。在管理實踐中,不能一味地強調規模的擴大,還需要做好質量和品質管理相關工作,以實現養殖效益的最大化。例如,為水產品提供優質的環境,通過科學化的管理提高其環境適應性和疾病抵抗力;選擇優質、抗病性強的苗種,并做好水體凈化等工作。通過提高水產品養殖的品質,提高其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進而提高養殖收益。

2.6 科學合理構建菌群結構

在水產養殖中,利用生態養殖技術可以構建相對比較系統完善的池塘微環境,為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提供穩定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水產養殖的抗風險能力,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進而提高整體效益[2]。例如,對養殖的水產品種類、實際情況和環境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和科學規劃,提前進行養殖試驗,不斷積累經驗,并記錄相關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考慮,構建更適合水產品在當地生長的自然水域菌群[2]。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實時檢測池塘內微環境和菌群的數量,以保證菌群的數量更加適合,維持池塘小生態系統的平衡;所選擇的菌種需要確保擁有良好的性狀,在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確保其有效性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規模的投放。

3 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

3.1 生態工程技術

將生態工程技術應用于水產養殖,就是運用先進的技術,在養殖地構建一個相對完善和健康穩定的生態養殖循環系統,以實現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該技術的運用需要根據養殖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和規劃池塘小環境內的食物鏈,并使構建的生物鏈和生態系統能夠與原來水體中的自養生物、綠色植物、水生動物、異養生物等構成一個和諧的多功能群組,分別扮演好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角色。一般情況下,自養生物、綠色植物可以為水產品的生長提供相應的營養和所需的養分,異養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解水產品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通過這一良性生態系統的構建,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養殖與自然環境的平衡,起到了減少水體環境污染、提高養殖品質的作用。

3.2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

該技術也是廣泛應用于當前水產養殖的生態養殖技術,其具體運用需要做好養殖過程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主要是針對已經被破壞的水體,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實施3級凈化,以起到恢復水體環境、優化水質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天然水體凈化,達到改善和優化水產養殖環境、提高養殖的品質的目的。例如,將人工浮床與水環境凈化系統有效地融合起來,起到一定的凈化養殖環境的作用,科學地引進微生物,促進池塘內的各生物之間的和諧共生。

3.3 生物共生生態養殖技術

生物共生生態養殖技術是一項普遍推廣和使用的技術,如魚稻共生生態養殖技術。其在運用的過程中主要是構建一個類似于自然的生態環境系統,促使池塘內的水產品和種植的植物和諧共生,植物為水產品生長提供所需營養,分解池塘內多余的飼料、糞便,以起到凈化和提升水質的作用,水產品能吃掉植物的害蟲和雜草,糞便可作為肥料。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池塘內水體的含氧量、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疾病的抵抗能力。

4 結語

生態養殖是我國養殖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趨勢,是一種高效、綠化、低消耗、低污染的養殖方式,需要重視生態養殖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未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需要將綠色、生態等理念貫穿其中,進一步創新和優化原有的養殖模式,實現精細化、高效化、高品質的養殖,以減少對周圍的水體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提高水產養殖的品質和效益,以推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實施時,需要進一步提高生態養殖的技術和養殖人員的綜合素養,提高其整體技能的水平,準確把握生態養殖的要點和關鍵,以改善和優化水產養殖效果,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羅旭輝.淺析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新農業,2020(01):72-73.

[2] 唐芳.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13):131.

(責任編輯:劉 昀)

猜你喜歡
生態養殖水產養殖技術
非洲斑節對蝦高位池生態養殖試驗
茭筍水田套養泥鰍生態養殖技術
試論柴雞養殖中的注意事項
小水體名優水產品生態養殖效果顯著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帶來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