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市無償獻血者HCV感染流行病學調查

2021-06-17 03:15南麗霞鄒紅梅黃梅
人人健康 2021年11期
關鍵詞:綿陽市無償獻血者獻血者

南麗霞 鄒紅梅 黃梅

(綿陽市中心血站 四川綿陽 62100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簡稱丙肝)的病原體,1989年由美國學者Choo等[1]首次從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標本中分離,能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HCV感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同的地區流行情況不同,中國各地HCV感染率各不相同。綿陽是中國科技城,是西南地區較大的城市,了解綿陽市無償獻血者HCV感染的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導無償獻血宣傳招募策略的制定,從低風險人群中采集血液,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F對綿陽市近5年來無償獻血者抗-HCV檢測情況進行流行病學的調查分析,筆者從陽性率、年齡、職業、性別、學歷、婚姻狀況、民族、居住區域和血型等方面進行詳細地統計分析,現匯報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站采集的無償獻血者血液標本256544份,經雙試劑抗-HCV檢測呈陽性的847名。

1.2 儀器與試劑

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FAME1620和FAME2420,瑞士HAMILTONGS公司);全自動加樣儀(Xantus150,瑞士SIAS公司);全自動酶免分析儀(U288,深圳愛康);全自動核酸篩查系統(cobas s 201,瑞士羅氏診斷)。ELISA抗-HCV試劑盒分別來源于北京萬泰(國產)和DiaSorin(進口)公司。HCV核酸檢測試劑是cobas s 201配套的2代試劑,羅氏6混樣檢測模式(陽性拆分)。

1.3 檢測方法

使用2種ELISA試劑(國產和進口各一)檢測獻血者標本的抗-HCV,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及HCV檢測標準操作規程檢測,1種及以上試劑有反應性,均用同種試劑做雙孔復試,任一孔有反應性,即判斷為陽性。所有雙試劑抗-HCV檢測合格標本再進行核酸檢測。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獻血者HCV感染流行趨勢分析

2015年~2019年綿陽市無償獻血者抗-HCV陽性率為0.330 %,見表1。

表1 2015~2019年綿陽市無償獻血者抗-HCV檢測情況

2.2 綿陽市抗-HCV檢測呈陽性的獻血者的流行病學分布特征,見表2~4。

3 討論

我國是HCV的中、高流行區,普通人群中抗-HCV陽性率平均為3.2%,中西部地區的感染率高于東部地區,以長江為界,北方(3.6%)高于南方(2.9%),西南、華東、華北、西北、中南和東北地區分別為2.5%、2.7%、3.2%、3.3%、3.8%和4.6%。[2]1998年10月1日我國實施無償獻血,并且頒布了一系列提升血站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各地報道的無償獻血者中查到HCV感染率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從1997~2000年的4.6%下降至2000~2001年的2.3%,從2003年的0.41%~0.46%下降至2003~2007年的0.335%[3-5]。我們對綿陽市2015年至2019年參加無償獻血的256544個標本進行檢測,其無償獻血者抗-HCV陽性率為0.330%,高于報道廣州的0.289%[6],深圳的0.19%[7],衡水的0.17%,十堰的0.24%,荊州的0.27%,低于鄭州的0.46%,石家莊的0.38%,咸陽的0.41%,常德的0.42%,茂名的0.74%,湖州的0.84%,由此可見綿陽市無償獻血者抗-HCV陽性率處于中低下水平。

表2 2015~2019年綿陽市847名抗-HCV檢測呈陽性獻血者的年齡分布特征

表3 2015~2019年綿陽市847名抗-HCV檢測呈陽性的獻血者的血型分布特征

表4 2015~2019年綿陽市847名抗-HCV檢測呈陽性的獻血者的職業分布特征

從筆者統計的數據分析來看,近五年綿陽市無償獻血者抗-HCV檢測陽性率變化趨勢有顯著差異(X2=16.64,P<0.01),整體呈現下降趨勢,這與綿陽市中心血站近年來不斷加強無償獻血宣傳,嚴把血液篩查質量關,提升血站質量控制有關。對抗-HCV檢測呈陽性的獻血者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發現在性別分布特征上,無顯著性差異(X2=0.64,P>0.05),在年齡(X2=24.90,P<0.01)、職業(X2=69.74,P<0.01)、學歷(X2=76.8,P<0.01)、婚 姻 狀 況(X2=92.42,P<0.01)、民 族(X2=186.18,P<0.01)、居住地(X2=84.94,P<0.01)和血型(X2=16.74,P<0.01)分布上,均呈現顯著性差異。

輸血是感染丙型肝炎的途徑之一,從2015年我站開始核酸檢測以來,還未出現一例HCV核酸陽性,但是提升血液質量,減少窗口期帶來的風險,還是需要從源頭上減少高危人群獻血,建立一支高效的、固定的無償獻血隊伍,在血液供應緊張的時間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從統計數據分析,綿陽市抗-HCV陽性人群主要分布在40歲以上人群,農民及自由職業,初中以下學歷當中,結合以上分布特點,制定無償獻血宣傳招募策略,多傾斜于高中以上學歷,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軍人、教師等,可以避免血液資源的浪費,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同時保障血液安全,還需要做好采供血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包括獻血前征詢和體檢、獻血前ALT初篩、采集、分離制備、檢驗、儲存、運輸等,從而形成一條質量在控的血液保障鏈條。

本組數據分析抗-HCV陽性的標本,為兩次酶免檢測的結果,沒有進一步做HCV確認實驗;同時,本站核酸檢測模式是酶免檢測合格的標本做核酸檢測,本次分析的陽性數據沒有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不排除存在假陽性,這是我們今后開展類似研究需要注意和改進的。

猜你喜歡
綿陽市無償獻血者獻血者
綿陽市多措并舉推進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綿陽市青少年宮作品
綿陽市網絡作家協會成立
綿陽市圖書館孫桐生自藏《繡像石頭記紅樓夢》初探
優質護理對無償獻血者護理效果及血液質量的影響分析
分析重復獻血者與初次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廣州地區1022172例無償獻血者檢測結果分析
7666名互助獻血者對無償獻血知識認知及獻血心理調查
2005~2012年無錫地區無償獻血者輸血感染檢測指標分析
無償獻血者血液感染HBV/HCV/HIV的兩種檢測方案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