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巨大原發性肝癌有效性分析

2021-06-22 04:53劉芳季良姜海燕陳男男陳志赫宋微杜寧
中國現代醫生 2021年13期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生存率有效性

劉芳  季良  姜海燕 陳男男  陳志赫 宋微  杜寧

[摘要] 目的 探討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巨大原發性肝癌的有效性。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治療效果、遠期生存率、腫瘤標志物和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30 d后,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42.5%,觀察組為7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在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0 d后腫瘤標志物水平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后,觀察組AF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放射性肝病、胃腸道反應、肝功能受損、骨髓抑制、肝區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應用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與常規介入治療相比,能夠提升患者的近遠期生存率,治療效果更好,而且能夠減少患者體內的腫瘤標志物,不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雙針微波消融;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原發性肝癌;有效性;生存率

[中圖分類號] R735.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13-0017-04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double needle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 carcinoma

LIU Fang1? ?JI Liang1? ?JIANG Haiyan1? ?CHEN Nannan1? ?CHEN Zhihe1? ?SONG Wei1? ?DU Ning2

1.Department of Infectio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2,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double needle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 carcinoma(HCC).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CC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double needle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he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 long-term survival rate, tumor marke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30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ive rate was 42.5%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The survival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lf a year, one year and two years l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mean survival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By comparing the levels of tumor markers before treatment and 30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rmor embryo protein (AFP)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While 30 days after treatment, AF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ation liver diseas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liver function damage,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and liver pain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ouble needle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an improv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HCC, with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but does not increase adverse reactions, with higher safe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Double needle microwave ablati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Hepatocel-lula carcinoma; Effectiveness; Survival rate

原發性肝癌是當前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而且巨大型肝癌患者比較常見,其病情進展比較快,很多患者在已經確診的時候就失去了根治術的機會,一般多應用介入治療[1]。臨床研究表明[2-3],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介入術是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法,能夠加速腫瘤細胞缺氧缺血壞死,并減少病灶血供??梢宰尰熕幬镌诨颊叩哪[瘤栓塞處得到緩解釋放,增強腫瘤細胞對于藥物的敏感性,持續性將腫瘤細胞殺死,從而控制病情進展與腫瘤細胞增殖。但是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應用于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的效果有限,會受到栓塞后側支循環建立、肝動脈解剖變異以及靜脈血供等因素影響,單純應用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難以完全殺死患者的腫瘤細胞,患者的肝癌復發率比較高。為了研究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文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納入標準:無雙針微波消融治療禁忌證;無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禁忌證;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為A級或B級;患者愿意配合治療;患者的腫瘤直徑≥5 cm;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伴隨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活動性出血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合并其他癌癥的患者;術前已經進行其他相關治療的患者;治療依從性差,隨訪與復查不規律的患者;伴隨嚴重腎功能、肝功能、心功能受損與嚴重基礎疾病患者。本研究已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術進行治療,應用Seldinger技術經股動脈穿刺置管,導管經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超選擇進入肝總動脈或分支。精確超選后進行造影檢查,明確病灶位置及供血動脈,將導管超選擇至腫瘤的供血動脈,經導管灌注洛鉑50 mg+超液態碘化油5~20 mL+5%碳酸氫鈉50 mL,最后采用明膠海綿栓塞供血動脈。治療后3~4周復查CT,并根據腫瘤大小、碘油分布狀況等確定是否需再次進行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應用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具體方法為:雙針微波消融,待經過1~2次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術后,2~4周內聯合雙針微波消融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患者術前通過相關影像資料確定進針的路徑,而穿刺的實際路徑需要盡量避開大血管、胃腸道以及膽囊等重要氣管,并對患者進行憋氣和吸氣訓練,讓患者能夠學會并指導怎么配合治療。在雙針微波消融術前,需要在螺旋CT的引導下,應用2根微波消融針經皮穿刺到腫瘤內部,并通過對微波天線角度和深度的調整,為患者進行多點位組合消融,依照患者周圍危及器官、耐受程度以及病灶大小等確定消融的時間與功率。待腫瘤消除完畢之后,在退針的時候對針道進行消融。需要在手術中注意觀察周圍重要器官的距離、微波天線工作區以及進針的深度等,避免對患者的周圍器官造成損害。具體消融范圍為超過腫瘤外界的0.5~1.0 cm為宜。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常規退熱、止痛以及保肝等治療。并于術后2~4周進行CE-MRI或者CE-CT檢查,如果發現有腫瘤殘留情況,需要對患者再次進行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或者微波消融術。

待患者病灶滅活完全之后,對兩組患者在1個月之后進行復查,進行常規MRI或腹部增強CT、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規等,并檢查患者體內的腫瘤標記物水平。隨后的半年、1年和2年對患者進行復查或電話隨訪。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在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0 d之后應用靜脈血電化學發光法測定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在生存分析之中,記錄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和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人數;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放射性肝病、胃腸道反應、肝功能受損、骨髓抑制、肝區疼痛等5項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應用美國肝病學會頒布的針對肝癌療效評估標準[4],將治療效果分為進展、穩定、部分緩解以及完全緩解,其中進展為病灶的直徑增大程度大于20%或者出現新的病灶;穩定為病灶縮小程度沒有達到30%或者增大沒有達到20%;部分緩解為出現部分壞死情況,且目標病灶直徑總和縮小程度大于30%;完全緩解,腫瘤完全壞死,復查之后腹部CT所有的病灶動脈期增強顯影消失??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近期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治療30 d,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2.5%,觀察組為7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0 d后AF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后,觀察組AF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放射性肝病、胃腸道反應、肝功能受損、骨髓抑制、肝區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當前,原發性肝癌在我國腫瘤致死病因之中排第三位,對人們的生命與健康產生嚴重威脅。而原發性巨大肝癌因為腫瘤的瘤體比較大,占位效應明顯,多數患者已經出現了周邊管道結構浸潤現象,為手術的切除造成巨大困難,因此多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中期肝癌患者首選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可以提升患者的遠期生存率[5-7]。而雙針微波消融術是一種重復性好、治療效果確切、創傷小的治療方法,逐漸被廣大臨床醫學者重視,并應用到了巨大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中。

微波屬于一種高頻電磁波,其頻率為2450 MHz或915 MHz的微波能夠進行消融治療。當微波天線在人體組織作用的時候,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分子和水分子會在這種電磁波影響下進行不規則的猛烈運動,從而造成分子相互摩擦膨脹,將動能轉化成熱能,升高肝癌患者的癌細胞溫度,在短時間之內可以達到60~120℃,讓腫瘤細胞發生壞死、失水固化或蛋白質變性[8]。相關實驗表明[9],活體組織細胞在50℃左右就會出現凝固型壞死或蛋白質變性情況,當達到105~115℃時,活體組織細胞會出現碳化生成水蒸氣,出現細胞迅速死亡情況。而雙針微波消融能夠擴大對患者的消融范圍,從而擴大幅度,對巨大原發性肝癌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與外科手術相比,微波消融作為微創治療的方法不僅具有手術時間短、對患者創傷小、后期恢復快的優點,還能激活患者抗腫瘤免疫機制,增加治療區域內免疫細胞比例、提升細胞免疫效果,增強患者抵御惡性腫瘤的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2.5%,觀察組為7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可以栓塞瘤床內血管和腫瘤,從而阻斷或減緩區域內血液流動。并且聯合了雙針微波消融后能讓溫度增加的更加均衡,讓腫瘤細胞壞死的更徹底。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還能夠讓腫瘤與周邊生成炎性物質,提升水分子含量,并提升微波熱敏性,擴大熱凝固范圍,因此兩者聯合治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張猛等[10]研究顯示,對肝癌中期患者應用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其治療總有效率為62%。王曉維等[11]研究顯示,對巨大肝癌患者單純應用雙針微波消融治療的總有效率為47%。本研究中,聯合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75.0%,證明兩者聯合治療效果更好;對比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發現,觀察組患者在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粝檩x等[12]研究證實,兩種治療方式聯合應用,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1年、2年生存率分別為76%、62%,與本研究結果相符。這是因為聯合治療后減少了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的治療次數,減少對患者的損傷,并且能夠更好地殺死癌細胞,減少患者的復發率[13];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0 d腫瘤標志物水平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AFP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30 d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原因可能是在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之中,說明聯合治療之后腫瘤負載比單純治療下降更加明顯。相關研究顯示[14-15],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巨大肝癌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降低,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發現,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放射性肝病、胃腸道反應、肝功能受損、骨髓抑制、肝區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患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情況,因此說明聯合治療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針對巨大原發性肝癌患者應用雙針微波消融結合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與常規介入治療相比,能夠提升患者的近遠期生存率,治療效果更好,而且能夠減少患者體內的腫瘤標志物,不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乾榮,張玲.原發性肝癌治療研究新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8,32(14):2275-2278.

[2] 劉炯,萬云燕,高義,等.手術切除與介入栓塞治療肝癌術后復發患者的臨床對比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7):3325-3327,3338.

[3] 艾寧,冀宏.TACE聯合放療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5(21):6144-614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7):635-647.

[5] 周勇志,馮斌,田應斌,等.TACE聯合RFA對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近期及遠期療效觀察[J].癌癥進展,2017,15(12):1457-1459.

[6] 趙鵬,鄭加生,張洪海,等.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聯合CT引導精準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及影響因素[J].中華腫瘤雜志,2016,38(2):138-145.

[7] 曹焱,姜峰,張超,等.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CT引導精準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患者療效及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7,10(4):468-471.

[8] 李四橋.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聯合CT引導精準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7,15(6):753-755.

[9] 趙永華,賈冰心.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CT引導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64-367.

[10] 張猛,高眾,譚貴芳.肝動脈化療栓塞聯合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9):168-169.

[11] 王曉維,付守忠,戴鋒,等.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射頻消融與聯合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9,25(8):673-676.

[12] 霍祥輝,張浩,李子祥.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聯合微波消融治療大肝癌的近期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4):677-681.

[13] 王亦秋,饒建華,劉鵬,等.射頻消融或微波消融分別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11):1441-1445.

[14] 張岳林,孫軍輝,聶春暉,等.肝動脈化療栓塞次數對肝癌根治術后復發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19,40(16):975-977.

[15] 鄧興,胡鴻,游箭,等.TACE聯合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9,28(4):524-527.

(收稿日期:2021-01-18)

猜你喜歡
原發性肝癌生存率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預測
日本首次公布本國居民癌癥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三維適形半野輪照放療技術治療局部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
消癌平片聯合TACE術治療老年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生命質量的臨床觀察
貝伐單抗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36例晚期原發性肝癌生存預后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